福建
高效课堂指通过有效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掌握理解知识的效率,从而取得教师预设的目标。近年来关于高效课堂的研究颇多,而“问题导学”常常被提及。“问题导学”能促进师生对话,拓展学生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从本质上说,这就是对传统课堂的一种改变,也是对新课改的响应。
问题导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将课堂还给学生,但是这也存在弊端,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对文本的理解也受旧有的知识结构影响,所以如果只强调学生主动学习,教师无法落实教学目标,亦无法实现学生能力的培养。问题导学强调“以问为导,以学定教”,将提问机会留给学生,但教师也不能只做回应者。因为学生的问题在没被引导的情况下,可能天马行空,那么教师的教学目标也难以实现。
由此可见,导与问的关系不是一句概念就可以总结的,首先,问题导学中的提问环节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仅应该是教学的重难点,还应该是学生渴求了解的内容;其次,问题必须有引导作用,要创设出可以调动学生兴趣的合理情境,使学生进行结构化学习,大胆质疑,为学而问,发问有度。
作为一线教师,理论学习是必不可少的,但更重要的是知行合一,在教学实践中厘清问题导学中“问”与“导”的关系。下面是笔者的一次教学实践。
《十八岁出门远行》(文章具体内容请扫描文末二维码获取)是先锋派作家余华的作品,小说讲述了一个十八岁的男孩初次出门远行时遇到的挫折与收获。本文的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把握文章主旨,理解旅店的含义,体会荒诞的语言艺术特点。文本的题目明确点明了主体事件,指出主人公的年龄,本文似乎非常容易理解,但事实上大多数学生阅读此文后都摸不着头脑,感觉文章不知所云。基于对学情的调查,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不能理解文章情节,首先,学生疑惑主人公为什么脏话连篇;其次,为什么他一直提起旅店,却又不担心;再次,司机为什么前后态度反差巨大,而且完全没有人情味;还有,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哄抢苹果,司机却无动于衷……这些粗俗幽默的语言,无理而又荒谬的情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形成巨大反差,学生无法产生共鸣。想让学生了解作者为什么选择这样的表达方式,教师就要通过合理的问题设置来创设情境,先帮助学生了解这些“荒诞”的情节。
问题一:主人公经历了什么?
教师引导:请全体同学自主完成思维导图,要求画出一条经历路线图,标注主要地点和事件(抛开琐碎的细枝末节)。
笔者设置这项任务的目的是降低文本的难度,引导学生先关注主人公都经历了什么,而不是奇怪于作者为什么这么写。思维导图内容概述如下:
主人公首先走上公路,然后遇到司机,接着汽车抛锚,司机做操,苹果被抢,最后主人公躲进车里。
梳理路线之后,文章得到简化,此时笔者再抛出第二个问题。
问题二:每个阶段主人公心情如何?
教师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请小组成员讨论,先抛开对不合理情节的对抗情绪,从文本中找寻能表达主人公心情的关键词,在相应事件旁标注主人公心情,画出心情变化图。
这时,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心情体会,会提出不同质疑,所以小组探究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先讨论解决,如果仍然存在问题,可以提出。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小组成员一起完成。心情变化图如下:
①刚走上公路时:主人公谈起自己的胡须,谈起风景—一点都不累,不担心旅店—哈哈大笑,兴致勃勃;②遇到司机想搭便车时:兴致勃勃打招呼—冲司机吼叫—自认为与司机交好;③汽车抛锚:不知该怎么办—想着旅店;④苹果被抢:高兴询问—目瞪口呆—奋不顾身、大骂—垂头丧气,愤怒的力气也没了;⑤躲进汽车:遍体鳞伤、无限悲伤、恐惧、冰凉—暖和。
两次发问层层深入,笔者明白自己教了什么,学生从中掌握了什么,这有利于创设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参与,养成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学习观。问题导学的设计强调在适当时机,用高级认知问题来激发学生思维,那么在进入高级阶段前的教学引导一定是循序渐进的,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规律,在记忆与理解的基础上进入应用、分析、评价、创新阶段。有了好的问题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才能让学生有规则地提问,有方向地思考。孙绍振教授曾提到,我们培养一个人,培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就要丰富其精神,活跃其思维,使其语言丰富多彩。要从哪里开始?从提问开始,从提出问题开始。提出问题,潜台词就是要“优质提问”。教育家陶行知说“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孩子”,如果问题偏离了学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所以笔者特别关注“以学定教”,当学生完全没办法读懂文本时,我们不妨采用这种让学生自主、清晰地陈述的方式来减轻他们的阅读压力。设置的问题要能引导学生摆脱干扰,跳出对文本人物及事件的不合理的困惑,由浅入深地寻找突破口。所以笔者进行不合理的“转移”,其实就是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事件发生的顺序中,将不合理的人、事、情感按照合理的顺序一一梳理出来。这就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最终帮助学生掌握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当学生从导图中看到主人公基于不同事件情绪发生变化,再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就会感同身受:十八岁第一次出门,会兴奋,也会担忧,碰到事情会希望得到帮助,年轻气盛要讲义气,被人抛弃会伤心无助。接下来,学生再次对比文本时,就不会纠结于文本的语言风格和事件的不现实性,他们会真切地感受到主人公的真实情感。
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知识重新建构,主动思考探究的兴趣也被调动起来,这体现了“问题导学”“为想学而教”的理念。两次发问旨在将问题细化,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研究,将最终要关注的问题凸显出来,使学生能够掌握继续思考的线索。时机成熟,笔者就抛出最初学生困惑的问题:文中的夸张语言和非常理性的情节。
问题三:既然文章情节不合理,是否能删除一些情节呢?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文章片段进行修改(要求更改后的情节合乎常理,但也应表达出原文的主人公的心情),然后学生将自己更改后的作品与原文比对,看看谁的语言、情节更加传神。
笔者随后选出大部分学生觉得不理解的情节“为什么司机被抢却无动于衷,还哈哈大笑,反而嘲讽主人公”,然后展示学生更改的情节,比如删去司机的哈哈大笑,改成写司机的悲伤痛苦……修改之后,请学生自主发言。学生渐入佳境,在对比分析之前先绘制情绪导图,据此,他们能很快感知主人公那种遍体鳞伤、恐惧、内心冰冷、无限悲伤的情感被削弱。显而易见,没有这些匪夷所思的情节,后期的疼痛似乎来得不那么强烈。因此,作者采用这样的写作方式的原因不言而喻。学生明白强烈的、不合理的语言和情节是有内在的逻辑的,它们能否完美配合决定了小说的质量。通过这个环节,笔者再和学生们探讨小说的语言艺术,学生反而觉得这些无理荒诞的剧情和幽默夸张的语言别有风味。
为人师者,当授生以“渔”。在倡导高效课堂的大背景下,教师应真正了解问题导学,将问题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认知等因素进行关联,更加明确问题的可操作性,精准有效地以“问”“导”学,让学生互学、师生互动得到真正落实。
[注]扫描上方二维码可获取文中提到的《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文本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