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摘 要:概念是基础知识的起点,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学生对数学概念掌握不够透彻,不仅严重影响后续的学习,还限制思维发展。文章作者认为应通过设计操作性、变式性和对比性练习,来深化概念内涵、突显概念本质。
关键词:课堂练习;概念掌握;巩固运用;发展思维
小学数学的概念不仅多而且抽象,如数感、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模型思想等。对于小学生来说,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并不是一蹴而成的,而是需要借助动手操作,形成表象、变式对比凸显本质属性、多种形式的表征进行理解并掌握。
如何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概念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以课堂练习为突破点,达到巩固概念教学的目的,在理解概念的同时发展学生思维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操作性练习——深化概念内涵
新课标提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的、活泼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教师设计操作性的练习,能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
如笔者听过厦门实验小学黄苏萍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六上第五单元“圆的认识”,她设计的课堂练习让学生经历了六次画圆的过程。
(一)用铅笔画圆
第一次徒手用铅笔画圆后,黄老师让学生辨析画出的图形是否是圆。学生提出“是圆”,因为它是封闭的、有曲线的平面图形;也有学生提出“不是圆”,因为它不圆、不平滑,学生们通过凸出来的线条,在辨析中初步认识圆。
(二)借助实物轮廓画圆
第二次画圆,黄老师问学生:“你能借助实物的轮廓画圆吗?”学生通过比较圆的大小,发现圆的大小被限定了。
(三)用圆规画圆
第三次尝试用圆规画圆,对比发现学生“出现首尾线条不相连”等情况,引导学生在思考原因的过程中,发现可能是圆规针尖移动了,也可能是两脚距离变化了。因此学生们明确了圆心和半径的特征,明晰了画圆的注意事项。
(四)用圆规精准画圆
第四次再用圆规精准画圆,这一次突破了圆大小的限定,学生又进一步认识圆的直径等特征。
(五)借助生活中各种工具画圆
第五次借助生活中各种工具画圆,总结出圆的特征是定点与定长,一周同长也。
(六)用各种工具创造圆
第六次用各种工具创造圆的组合图形后,学生自发感叹圆是最美的图形。通过上面一系列不同层次的动手操作画圆,学生逐渐增加了对圆知识的感性认识,并在操作中获得圆的表象,加深了对圆的概念的理解。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比较缺乏感性经验,我们可以有目的地设计操作性练习,帮助他们获得直接经验,概括知识。特别是数学这样具有高度抽象性的学科,更需要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历观察、分析、比较,以实现对概念的深入理解。
二、变式性练习——突显概念本质
所谓变式,就是不断地变换所提供事例或材料的呈现形式,改变非本质属性,突显本质属性,由此帮助学生准确形成概念。在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中,巧用变式,对于学生形成清晰的概念有明显促进作用,学生能透过现象看到概念的本质,更加突出概念的本质属性。例如,教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3页例4解决问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教参要求学生经历形成策略的过程、理解数量关系、掌握这类题型的数学模型、建立模型思想。笔者在教学时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建构解决这类問题的数学模型。
(一)画图策略理解数学信息
师:如果让你用一句话表示你画的圆跟老师画的圆之间的关系,你会怎么表示呢?
生1:老师的圆和我们的一样多。
生2:老师和我们画的都是12个。
生3:12和12同样多。
师:你认为哪句话能够反映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呢?
学生一致认为12和12同样多不仅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而且更简洁。
师:现在请你再用一句话表示你们画的圆跟老师画的圆之间的关系。
生1: 我们画的比老师多3个。
生2: 15比12多3。
教师板书:比12多3是( )。
师:再用一句话表示你们画的圆跟老师画的圆之间的关系。
生1: 我们画的比老师少4个。
生2:8比12少4。
教师板书:比12少4是( )。
师:现在比比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表示你的圆跟老师的圆之间的关系。
当数量比较大,不好画,怎么办?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得出可以用语言表示。
A.与6同样多 B.比20多1 C.比100少1
(二)说一说生活中这样的问题
师: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类似这样的问题吗?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解决了吗?
生:比25多3是几?比45多7是几?比94少5是几?比35少7是几?
通过举例,学生发现在生活中类似的问题数不胜数,并且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数学模型。
通过以上变式练习以不同形式进行表征,建立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数学模型,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找了解决类似问题的策略。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综合、推理等思维能力。
三、对比性练习——避免概念混淆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掌握的概念逐渐增多,有些概念的文字表述相同,有些概念内涵相近,学生容易混淆。
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例5相遇问题,对比速度跟速度和、路程跟路程和,在解决相遇问题时有很大帮助。如何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相遇问题概念的特点,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释。
(一)旧知导入,复习行程问题数量关系
(1)小林骑车每分钟骑250米,骑了5分钟,一共骑了多少米?
250×5=1250(米) 速度×时间=路程
(2)小云每分钟骑200米,一共骑了1000米,小云用了多长时间?
1000÷200=5(分钟) 路程÷速度=时间
(二)探究新知,画图明确数量关系
A.小林行的路程+小云行的路程=总路程 B.小林的速度×时间+小云的速度×时间=总路程
C.(小林的速度+小云的速度)×时间=总路程 D.速度和×时间=路程和
从数量关系上对比两道复习题,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学生通过比较得出,相同点都是速度、时间、路程三个数量的关系,不同点在于相遇问题解决相遇时间,运用的是两人的速度和、时间、路程和三个数量的关系。将速度和、速度跟路程和、路程这些相近的概念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和区分,既能培养学生自觉地对易混概念进行比较的习惯,也能提高学生理解概念的能力。
将抽象的概念进行反复动手操作,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通过分析变式、凸显本质属性、明晰概念、将相似或相反的概念进行对比,可以避免概念的混淆。教师唯有不断学习、不断反思、精心设计,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巩固概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华应龙.个性化作业设计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