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莲,盖志芹
(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人民医院,山东 滨州 256500)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进步,降低院内感染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重视,对相关医疗器械清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我科作为复用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以及供应部门,一直将提高医疗清洗质量作为重点,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思考。为了对医院感染进行有效的控制,消毒供应室应将提高医疗物品的清洗质量作为重中之任,保证所供应的复用医疗器械达到了无菌的要求[1]。在以往,我科一直采用常规的人工刷洗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其所带来的清洗效果并不佳,对物品的缝隙、齿槽等死角难以清理到位。近年来,这种清洗方式的弊端更加显露无疑,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医疗器械的清洗要求。目前,负压超声波清洗机的使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先进的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医疗物品的清洗质量和清洗效率[2]。本研究主要探讨消毒供应室负压超声波清洗机的使用与清洗质量的护理效果,详细情况如下。
收集200 件被污染的医疗器件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清洗方式的差异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件。对观察组采取常规人工刷洗的清洗方式,而对照组则采取负压超声波清洗机进行清洗。两组均包含了刀柄、手术剪、穿刺针、注射器等常用医疗物品,两组在器械种类上无明显差异,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采用常规人工刷洗的清洗方式对相关医疗物品进行清洗。同时对照组采用负压超声波清洗机(型号:PC-150 L)对相关医疗物品进行清洗,主要操作方式为:将污染的医疗物品放置流动性水下进行冲洗,初步处理污染物后将器械直接放入负压超声波清洗机内,启动器械清洗流程,大约1 h 后清洗流程结束,将清洗后的器械装载架拉出,晾放10 min后及时检查包装、灭菌,防止医疗器械受到污染。
研究结束之后,分别对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清洗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医疗器械表面及关节、齿牙处无血渍、污渍及残留物为优;医疗器械表面及关节、齿牙处有血渍、污渍及残留物为差。优良率=(优-差)/总件数×100 %。
使用SPSS 20.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χ2和(%)检验及表示计数资料,P<0.05 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与对照组清洗质量优良率相比,观察组清洗质量优良率为73 %,对照组清洗质量优良率为95 %,两组差异较为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清洗质量优良率对比[n(%)]
消毒供应室器械清洗质量在医学上一直都是广泛关注的问题。复用诊疗器械在回收至消毒期间,多数依附着病人的体液、脂肪以及血液等污染物。其主要是由有机物与无机物所组成[3]。比如管腔的医疗器械具有管径狭小等特点,容易在其内部积聚患者的血液或者分泌物,使微生物繁殖几率增加,最后造成污染。若未及时对其进行清洁,长时间的凝固则会加大后期清洗的难度。因污染物长时间残留在医疗器械之上易产生较为坚固的生物膜,对医疗器械造成腐蚀,进而对其产生损害[4]。并且残留的有机物极容易造成器械生锈,加快其老化速度,从而使器械的使用寿命缩短。而器械上的微生物也会对灭菌因子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使得灭菌效果大大减弱,从而使医院感染率提高。因此,对医院器械采取有效的清洗手段十分重要[5]。
目前,采用负压超声波清洗机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的应用较为广泛,能够满足目前高质量的清洗要求,相比其他的清洗方式,负压超声波清洗机具有巨大的优势[6]。在多数地区,负压超声波清洗机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刷洗模式。甚至被国际公认为是清洗效果最佳、效率最好的一种清洗方式[7]。不管医疗器械构成有多复杂,将其放入到负压超声波清洗机中,只要液体能够接触,便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清洗,并且在短时间就能完成清洗,对器械无任何损伤。在传统的人工刷洗模式下,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和物力,并且长时间对复杂的医疗器械进行手工清洗,其清洗效果并不佳[8-12]。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清洗质量优良率为73 %,对照组清洗质量优良率为95 %,可见采用负压超声波清洗机清洗模式之后,不但使劳动环境得到了改善,还极大地提高了医疗器械的清洁质量和清洁效率,从而使医院感染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综上所述,采用负压超声波清洗机对医疗器械进行清洗,可以达到更佳的清洁效果,以及显著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在人力和物力上都起到了一定的节约作用,有效地降低了医院感染率,使医院安全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因此,负压超声波清洗机可以进一步推广到消毒供应室的清洗护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