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应面向“生活世界”

2019-11-18 17:06李广良
团结 2019年1期
关键词:生活世界诗意美育

◎李广良

一、“五育并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是 “五育并举”的教育,即 “德育”、 “智育”、“体育”、“美育”和 “劳育”全面发展的教育。在这 “五育”之中, “德育” “智育” “体育” “劳育”四者概念明确,当无可争议之处。 “德育”是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教育,旨在培养政治忠诚、道德高尚、遵纪守法、心理健康的合格公民; “智育”是自然科学知识教育,旨在传授科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科学态度,发展学生智力; “体育”是锻炼身体教育,旨在通过各种有规律的身体运动以增强学生的体质,以养成身体健康的国民; “劳育”是劳动技术教育,旨在使学生通过参加生产劳动以形成劳动之习惯,培养其正确的劳动观和热爱劳动的精神。在我们的教育实践中,“德育”和 “智育”是重心所在, “竞技体育”因关系到国家和地方的荣誉、利益等,也颇受重视,而 “非竞技性”的 “健身体育”则应付了事, “劳育”更是似有若无。若这种 “五育偏举”的局面不改变的话,教育的全面发展颇有成空的危险,教育学者、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当深入研究此中存在的问题,以寻求可行的解决之道。本文不拟就 “四育”问题置喙,而仅就“美育”问题谈些一孔之见。

二、美育的本质

“美育”是 “审美教育”或 “美感教育”的简称,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审美能力,提高人的审美水平,发展人的审美创造力,帮助人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以造就理想的人格,造就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如席勒所说, “理想的人格”、“自由全面发展的人”应是感性和理性完美融合所造就的 “优美的灵魂”,而 “优美的灵魂”的实现,其必经之路就是美育。

美育主要是通过审美活动来进行的,而人的审美活动又都是感性的、“情景交融的”,所以美育的根本特点就在于:它不靠理论证明,不采取强制手段,而是通过审美形象的直观、感染,因而完全出自个体内在的自由选择。它始终是以真实的情感活动为中介,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的目的。 “自然美”的审美,如赏月、观花、游山、玩水等,皆是对自然美景的 “观照”,以达 “心”与 “物”合之 “无我之境”。 “艺术美”的审美,无论是听音乐、看戏、看电影还是读诗、赏绘画书法,皆是“心”在艺术境界之中的自由运动, “心”中所发生的,乃是 “纯粹、不杂的” “审美”感动。 “社会美”的审美,是人的语言、行为、思想之美在个体心灵上引发的审美感情,尽管不具有自然美与艺术美的 “纯粹性”,也需在审美的情境中以美本身的力量打动人,不能把“社会美”的教育与 “德育”混同。没有 “意象”,没有 “境界”,没有 “情感”,就没有美育。

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艺术审美教育,即通过文学、电影、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艺术的审美活动来实现教育目的。这些种类的艺术,各有其 “美”之所在。美育让人进入艺术世界,开显出艺术作品的 “美”,让作品 “活起来”,人的审美能力也就在 “艺术美”的开显过程中不断生成和提高。但是美育并不是一种专门的艺术教育,而是一种“通识教育”,一种 “通达”天地万物的 “美”(“原天地之美”)的教育。美育不是专门艺术人才的训练和培养,更不是艺术院校的考前辅导。许多家长 “逼着”孩子练钢琴、学舞蹈,试图将孩子培养成 “艺术家”乃至 “艺术大师”,这不是在开展 “美育活动”,他们是在进行一项长期的 “投资”。功利性的 “投资”活动与 “美”的非功利性本质相冲突,所以各种艺术培训班都不是在进行 “美育活动”。学校的美术课、音乐课乃至课外的各种文艺活动可以说都是 “美育活动”,但是现在这类课要么极不受重视,要么被 “意识形态化”、“概念化”,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 “手段”、“工具”,因而丧失了美育和艺术教育的 “本性”。这样的美育,不是让人热爱艺术,而是让人远离艺术;不是让人对美 “敏感”,而是让人变得 “迟钝”,变得 “麻木不仁”;不是让人 “全面发展”,而是让人变得“畸形”、“片面”。纵观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育史,在学校教育中,真正的、纯粹的美育似乎从来就没有出现过,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虽有一些真正的美育,但并不普及。

三、“生活世界”的 “美”

要克服现实中美育的弊端,实现真正的美育,我主张实行面向 “生活世界”的美育。“生活世界”指的就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也可称之为 “本源的世界”、“基本的世界”。这个生活的世界是一个 “活的世界”,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现实世界。我们并不在这个世界之外,而是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其中,与之 “血肉相连”。在我们与世界的 “血肉相连”之中,“生活”和 “世界”也在时时刻刻向我们呈现着 “意义”,而 “美”就是这种 “意义”的基本形式。

“美”不是一个 “对象”,不是 “对象性的属性”,用自然科学、经验科学的方法分析不出 “对象”的 “美”来,但我们仍然可以产生“审美经验”或 “美感”,可以对事物形成审美判断 (叶秀山在 《美的哲学》一书中,对 “生活世界”有极为精彩的论述)。所谓审美判断可以采取如 “这朵花真美”的命题形式,但有时候不说出 “美”字似乎有深沉蕴藉的美感。“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里就没有用到“美”字,但那种审美的意境浓到了极致。古人所谓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即是此意。

“生活世界”的 “美”是一种本源的经验,是 “生活”和 “世界”本身的 “真实”的显示,是万物自身的 “德性”、“物性”的独立、自由的显示, “美”就是让 “万物”自由。“万类霜天竞自由”,橘子洲头的 “美”就在“万类”于“霜天”中 “竟自由”的境界里。“万物”、“万类”此时不是认识或实践的 “对象”,不是可资利用的 “资源”,作为 “对象”或 “资源”的 “物”是不自由的,因而无所谓“美”的。即使是人造之物,当它一出现在世界上,也就获得了独立的存在性,也只有当我们让其自由、让其自身的 “意义”显现时,它也才有真正的美可言。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首诗中没有一个 “美”字,而只有“生活世界”的存在现象与基本经验的显现,而这种显现就是 “美”。

美育,就是要让人保持与 “生活世界”的本源关系,保持心灵的开放,以便让世界的本源意义显示出来。脱离开 “生活世界”的本源经验,概念式地宣讲 “生活是多么美好”、“世界是多么美好”,这种 “美育”必然不能打动心灵,因而一定是 “无聊的”、“没有意思的”。

四、面向 “生活世界”的美育

人天然是诗人、艺术家。 “人”之所以是诗人、艺术家,是因为 “人”本来就 “诗意地存在着”。所谓 “诗意地存在着”,一方面是指“人”本身就有七情六欲,有理性,有意志,有想象力和创造力,人在劳作中创造着 “人生的意义”,创造着自己的 “本质”。而创造正是“诗”和 “艺术”的本质性特征。人人皆会 “歌唱”、“吟诵”、“舞蹈”、“游戏”,这些感性和理性统一的活动就既是 “诗意”的,也是“艺术的”,而且人的 “生”、“死”之中就有“诗意”和 “诗性”在。所以在哲学的意义上,人人皆是诗人、艺术家。但人们通常都 “忘了”这一点,不知道 “人”本来就是 “诗意地存在着”,觉得自己与 “诗人”、“艺术家”有着“本质的”差别。叶秀山先生在 《美的哲学》中说: “‘诗人’、‘艺术家’之所以为 ‘诗人’、‘艺术家’,不是因为他们有什么 ‘特别之处’,而正是因为他们没有 (或 ‘取掉’)什么特别之处; ‘人’本来就是 ‘诗意地存在着’,只是因为人事纷繁,一般人常 ‘忘了’这个 ‘本来’之处,而 ‘记得’这 ‘本’的,反倒显得 ‘特别’起来。”真正的美育就是要让人去体会基本的生活经验,让人重新意识到自己就是诗人、艺术家。美育不歧视任何一个人,而是面向所有人,向所有人开放的。

美育要让人 “进入”或 “回归”到艺术。“人”本来就是 “艺术的”,但现实社会中的人大多不知这一点。现实社会是按一定规则组织、构建起来的,是受科学、技术 (包括社会和管理技术)支配的,现实社会的 “艺术”成了 “意识形态”、“思想形态”、“观念形态”,成了 “经济”、“政治”、“宗教”等的 “工具”。这种 “艺术”其实是本真的艺术的异化形态。美育要引导人 “进入”或 “回归”的就是本真的艺术世界,而不是把本真的艺术归结为 “社会”、 “历史”等等。有人讲艺术欣赏时热衷于讲作品的 “时代背景”、“社会历史条件”、“艺术家的生平”等等,就是不讲作品本身的 “存在”,不讲作品所指向的 “基本的、活生生的生活”。但他们却忘记了,面向“生活世界”的美育恰恰要讲的就是 “作品本身”。所谓进入 “艺术”,就是要进入作品所指向的 “基本的生活世界”。

面向 “生活世界”的美育,不是要在这个喧闹的世界上勉强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也不是强行灌输我们的审美和艺术观念,更不是去“纠正”人们的 “错误”并重新 “塑造”人们的生活。真正的美育在于 “通达”天地万物的“美”, “倾听”艺术作品本身发出的声音,“领会”人及世界的 “诗意”。

猜你喜欢
生活世界诗意美育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诗意地栖居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邂逅周庄,诗意盎然
宋明理学的美育之道
——《宋明理学人格美育论》评介
冬日浪漫
美育教师
关注学生发展,从作业批改开始
马克思实践哲学:回归生活世界的合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