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生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是对同一个国家,实施两种不同制度,覆盖三个单独关税区,涉及四个中心城市,管辖五个机场及周边地区,制定全面深化全方位合作的规划纲要,是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具有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主题词是全面深化合作。即在充分尊重不同的法律和社会制度之上追求“和而不同”的包容合作;在充分尊重不同单独关税区之间的“界”的基础上推动人员、资金、商品跨境往来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在充分尊重不同中心城市及不同都市圈的权益和发展意愿基础上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推动落实“一国两制”下的全方位合作。这是《规划纲要》最独特、重要和首位的特点,也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体制创新和模式创新。
“一国两制”:粤港澳政府与市场作用存在明显的差异。香港的经济自由度连续25年被评为世界第一,营商环境效率和便利化被评为世界第四,投资环境、税收环境和法治环境的效率和开放度名列世界前茅。同样,珠三角地区的创新活力、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潜力巨大的国内市场和经济腹地、全产业链的集群集聚等,都具有世界级比较优势。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要跻身于国际一流湾区,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就必须推动体制创新,解决好“一国两制”的合作机制问题。
“三个单独关税区”:在不同关税区之间进行人员、资金和商品跨境流动,要求必须对“界”进行有效管理。由于内地是有近14亿人口的大经济体,港澳是小经济体,三个单独关税区之间的合作涉及宏观微观等不同层次的协调机制问题,方方面面都有着巨大差异。因此,这个“界”是必须保留的,否则会带来严重的制度和管理问题。
“四个中心城市”:《规划纲要》明确,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建设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要充分发挥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的引领作用,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发挥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并形成三个极点带动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等节点城市高质量发展。
“五大战略定位”:《规划纲要》提出分2022年和2035年两步走,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通过科技创新对标旧金山湾区,现代金融对标纽约湾区,现代制造服务对标东京湾区,建立全方位合作机制;通过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成为国家未来发展新的动力源和创新策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