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孙爱东
内容提要 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干部提出了“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要求。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论断,包含了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深刻把握。深刻剖析这一论断中所蕴含的哲学内涵,对于新闻工作者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识,切实提升业务能力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为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1]
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既明确了新闻工作者本领能力的内涵,又指明了提升这种本领能力的方法路径,体现出很高的辩证思维。具体深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论断包含了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论、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的深刻把握,蕴含着深厚的哲学内涵。深入探析并把握这一论断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对于新闻工作者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认识,切实提升业务能力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和基本的观点。认识的来源是实践,认识的标准是实践,认识的动力是实践,认识的目的也是实践。只有在实践范畴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超越了以往的全部哲学,才构成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一)锤炼脚力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必然要求。新闻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反映。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如何“求真”?习近平的回答是,“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2]如何才能做到“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唯一的办法就是“拔脚就走”,到实践中去、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生活中去,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摸爬滚打,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身在高楼大厦,人在机关大院,是不会发现生活之“真”的。正如李瑞环同志所批评的那样:靠“打电话、听汇报、办公室里编套套”无济于事,靠“找上几个人儿,出上一个题儿,关上窗户门儿,作上一篇文儿”也不解决问题。[3]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才能取得成效。
(二)锤炼脚力是记者履行职责的必然要求。1953年7月,中央讨论新华社国内部报道工作时,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央给记者的任务就是如实反映情况,记者反映情况就是执行自己的职责。”要想忠实履行党中央赋予的神圣职责,新闻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深入调研,熟悉基层情况,向党中央做出全面真实的反映。2018年以来,半月谈记者深入实际调研发现,基层存在检查频次多项目多,多头重复、重留痕轻实绩,地方和基层应接不暇、不堪重负等问题,及时采写编发了《督查的多,抓落实的少!基层困局如何破?》《警惕!“痕迹主义”在基层流行,已成形式主义新变种》等十余篇稿件。稿件刊发后引发社会强烈反响,中央领导高度重视并做出批示,后来中办印发《关于统筹规范督查检查考核工作的通知》,对记者反映的问题做出了回应。这些稿件之所以取得如此好的效果,是与记者深入基层发现问题分不开的。
实践也恰恰表明,真正有用的经验大都蕴藏在地方、蕴藏在基层、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而只有不断锤炼脚力,我们才能善于从地方、从基层、从人民群众中去发现和捕捉新鲜经验。
(三)锤炼脚力是加强作风建设的有效路径。随着现代通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些编辑记者,特别是刚入职的年轻记者,以为采访很容易,将有关部门提供的现成的材料照抄照编,或用电话采访和网络查询代替直接采访。有的采编人员不向权威部门核实,仅仅根据非权威机构和人员提供的信息,擅自发布重要政策信息。有的记者在写稿子时,经常用“某地”“某人”来代替,如发稿人具体追问是哪一省哪一地,什么人说的,他则说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某地某人是一个代指。这样的现象实际上犯了“客里空”毛病。“客里空”是苏联话剧《前线》里虚构的一个文学人物。作为一个记者,“客里空”最大的本事和特点是能坐在屋子里把不存在的事情编成新闻,并且活灵活现。1948年,毛主席对“客里空”式的虚假报道进行了严厉批评。今天要想避免“客里空”的毛病,除了锤炼脚力别无他途。
(四)锤炼脚力是坚持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最终决定社会发展的力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宗旨。新闻工作者面对的是广大群众,做的是交流思想、沟通心灵的工作,尤其需要增进群众感情、树立大众情怀。只有我们走近群众、融入群众,同群众面对面、心贴心,才能了解普通百姓的生活条件、生存状态,才能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才能对群众有真感情,才会自觉自愿地服务群众,才能在群众的需求中找准新闻报道的切入点结合点。
归根结底,锤炼脚力的要求就是要我们把“根”扎在基层,扎在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扎在人民群众中。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内在的矛盾运动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必须坚持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在新闻实践中,要想增强眼力,增强观察力、发现力,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掌握了唯物辩证法,好比拥有了“显微镜”“广角镜”“望远镜”,可以透过表象抓住事物的主流和本质,发现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逻辑和相互联系,抓住关键点和要害处,挖掘新闻价值和典型事例,练就新闻报道的“火眼金睛”。
(一)坚持全面的观点。我们在观察世界时,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利的一面;既要看到自身的优势,也要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既要看到发展的机遇,也要看到存在的风险与挑战。同时,既要看到各个方面,也要分清主流与支流、主要和次要。比如,在解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既要讲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讲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既要讲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又要讲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既要讲如何分好“蛋糕”,又要讲如何做大“蛋糕”;比如看中美贸易争端,固然存在一定的危机,但危中有机。有时没有喘不过气来的压力,就不会有壮士断腕的动力。由于中兴事件的发生,我们才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早前的告诫:“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由此,全社会形成了强烈的共识和浓厚的创新氛围。
讲“两点论”就要防止“一点论”,防片面性,比如把点上的问题说成是面上的问题,把个别问题说成是整体问题,把局部问题说成是全局问题。现实生活是个复杂的多面体,新闻工作者一定要跳出“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正像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讽刺的那样:“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4]说好就是绝对的好,说坏就是绝对的坏,缺乏分析,难免会流于片面和绝对。比如,在如何正确对待基层干部这个问题上,如果两眼只盯着他们的毛病,可以“信手拈来”;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想一想,基层干部处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第一线,精准脱贫工作、维护稳定工作、改革发展工作、落实上级文件政策工作等等繁忙事务,让很多干部长期处于“白加黑”“五加二”状态。另外,很多的问题是由于体制机制、上级政策不合理等历史与现实原因造成的,不能简单地归咎于基层干部。如果换位思考,就不会过于片面和绝对。因此,在基层调研中,我们不仅要报道基层存在的问题,也要报道问题存在的历史原因、现实困境、基层难处,这样的报道就会全面,就会让被批评的人心服口服。
(二)透过现象看本质。人们认识事物,就是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这是一个艰苦、反复的过程。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对多方面现象的分析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实现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
透过现象看本质,就要理解问题前因后果,而不是被事件的表象、无关要素、感性偏见等影响了判断。由此,在认识事物本质的时候,首先不要被表象、假象所蒙蔽,误将表象当本质。互联网时代,大家经常说有图有真相。但有时,有图未必就是真相。前几年“上海女逃离江西”等网络新闻都包含了图片,但是这些新闻都最后被证实为假新闻。图片一般反映的是真实的瞬间,但事件往往处于一个动态的过程。所以说,有时,图片的瞬间真实,代表不了整个事件的真实。一位评论家曾经说,新闻出现时要考虑三个层次的问题,即“辨真假”“判对错”“析利害”。作为新闻工作者,在做新闻报道时,我们一定保持冷静,让理性多于感性。
如何透过现象抓到事物的本质?首先要尽可能地占有丰富的一手材料,反映不同利益方的意见,弄清楚各方面的情况,使材料丰富并合于实际。其次,在认识大量现象的基础上,开动脑筋,冷静思考,把材料掰开了,揉碎了,分析综合改造加工,得出正确的结论。在此过程中,一定要要把真相和假象区别开来,进而揭露假象所掩盖的本质。
作为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一定要不断锤炼笔力,以简洁优美的文字,生动活泼的表达,让人耳目一新,达到引人入胜、余音绕梁的效 果。
(三)坚持运动发展的观点。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矛盾贯穿于一切过程的始终。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一切过程都有始有终。旧过程完结了,新过程发生了。新过程又包含着新矛盾,开始它自己的矛盾发展史。在复杂局面下引导舆论,必须用运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思考问题。
坚持发展的观点,就要注意研究“势”、把握“势”。看待形势,不能孤立静止地去看,不能只看眼前,要看到长远,看到发展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因势而谋,就是要提高洞察力,对那些趋势性、苗头性的问题进行敏锐观察、做出科学判断;应势而动,就是要提高应变力,在看到事物发展的“势”之后,及时行动、沉着应对,加强引领引导,不能落后落伍;顺势而为,就是要提高驾驭力,既发挥主观能动性,又借助事物自身发展的力量,有所作为,有效作为。
坚持过程论,才能真切理解并把握国家大政方针的变化。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一书中说:“由于人类自然发展的规律,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5]根据变化了的实际,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我们观察问题的视角,解读政策的基点,提出方案的依据就要随之发生变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新闻舆论单位领导班子和当家人要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不仅要做业务专家,而且要有政治家的头脑,有政治眼光和政治智慧,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善于把政治导向、政治要求体现到工作中去。要牢记社会责任,党的新闻舆论战线的同志不是自由职业者,不是自由撰稿人,而是党的事业的一分子,要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新闻工作者应该坚持什么样的价值取向问题。增强脑力,首先要增强政治判断力和政治辨别力,提高政治敏锐性,大事小情都要讲政治,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判断形势、组织报道,把握好新闻报道的时度效,切实做到一切以人民为中心。
(一)坚持党性原则。党性原则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根本原则。任何媒体都要表达立场、传递思想、影响人心,都或多或少带有意识形态属性。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必须抓在党的手里,必须成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做到爱党、护党、为党。
坚持党性原则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媒体报什么、不报什么、怎么报,都体现着鲜明的舆论导向。有人认为,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应该讲舆论导向,都市类报刊、新媒体等则可以“网开一面”。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新闻舆论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决定了各种载体、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要自觉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坚持正确导向,就要做到所有工作都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这就要求我们新闻舆论工作,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团结稳定鼓劲,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寻找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马克思说“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三个根本”,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价值追求,也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就要做到,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重点监督什么,曝光什么;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渴望什么,就重点反映什么、报道什么;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把群众作为报道的主角,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作为新闻工作者,在采访报道中尤其要细心倾听群众呼声,善于体察群众情绪,把群众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通过我们的报道把群众的真实意见反映出来,引起党和政府的重视。同时在对一些社会热点事件或问题发表看法时,必须注意从群众的觉悟和意愿出发,看看多数群众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特别是在一些群体性事件中,媒体不能随意批评大多数群众做法,而是要引导群众正确认识自己的利益,理顺群众的情绪。
互联网时代,民众的情绪开始在网络上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就要重视网络民意、网民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网民大多数是普通群众,来自四面八方,各自经历不同,观点和想法肯定是五花八门的,不能要求他们对所有问题都看得那么准、说得那么对。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对建设性意见要及时吸纳,对困难要及时帮助,对不了解情况的要及时宣介,对模糊认识要及时廓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总而言之,我们要让互联网成为同群众交流沟通的新平台,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三)坚持时度效统一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度效是检验新闻舆论工作水平的标尺。不管是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成就宣传,还是突发事件报道、热点引导、舆论监督,都要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讲究时度效的统一原则,是新闻舆论工作坚持党性原则、人民性原则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如果做了很多工作,下了很大力气,效果不好甚至适得其反,就很难说真正地坚持了党性原则和人民性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应当有机统一。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毛泽东对“动机是好的,只是结果起了坏作用”的错误认识曾进行过批评。他指出:“效果问题是不是立场问题?一个人做事只凭动机,不问效果,等于一个医生只顾开药方,病人吃死了多少他是不管的。又如一个党,只顾发宣言,实行不实行是不管的。试问这种立场也是正确的吗?这样的心,也是好的吗?事前顾及事后的效果,当然可能发生错误,但是已经有了事实证明效果坏,还是照老样子做,这样的心也是好的吗?我们判断一个党、一个医生,要看实践,要看效果;判断一个作家,也是这样。”同理,判断一个新闻工作者,主要也是要看实践、看效果。
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动机与效果有机统一,处理好“时度效”三者辩证统一关系,找准党和政府要说的与人民群众要听的结合点,人们思想认识与利益交汇的共同点,把握好说的时机,掌握好传播的火候,把传播的社会效果作为报道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增强笔力的含义就是,新闻工作者要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创新表达方式与传播形式。改变文风,多一些鲜活人物,少一些抽象概念;多一些生动故事,少一些空洞口号;多一些群众语言,少一些呆板说教。多用老百姓的语言,多说老百姓关心的事,多写“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使报道让群众爱听爱看。
新形势下,增强“笔力”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新传播形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闻舆论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的事业。当前,我国已有8亿网民,手机网民也已超过7.88亿。人民群众在哪里,新闻舆论阵地就应该在哪里。形势发生了变化,舆论引导的思路和手段也要相应调整。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正是正视这一现实、顺应信息化发展新趋势的必然要求。面对新媒体形态的多样性,发布信息的快捷性,编读之间的交互性,过去我们有些有效的做法已经开始落伍了。那些依靠“一篇通稿打天下”的思维,先发纸媒再上网的操作路径,只注重稿件前期生产不注重稿件发布效果的行为,都提醒我们“不日新者必日退”。面对变化了的实践,我们必须打破思维定式,加快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才能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二)不断改进文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动权”“正面宣传要用心用情做,让群众爱听爱看,不能搞假大空式的宣传,不能停留在不断重复喊空洞政治口号的套话上,不能用一个模式服务不同类型的受众,那样的宣传只会适得其反。”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技术怎样发展,新闻报道的内容永远是第一位。新闻报道如果面目可憎、干瘪无味,就不会有阅读量,更不会有传播力,影响力就更无从谈 起。
我们党历来重视文风问题。毛泽东在延安时期批评“党八股”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对于改进文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短实新”的明确要求。而且他身体力行,曾在“之江新语”专栏发表系列文章。这些文章语言简洁明快,观点敏锐清晰,形式生动活泼,说理浅显易懂,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作为一个优秀的新闻工作者,一定要不断锤炼笔力,以简洁优美的文字,生动活泼的表达,让人耳目一新,达到引人入胜、余音绕梁的效 果。
(三)敢于表达现实。“笔力”问题,不仅是一个传播问题、文风问题,也是一个勇气问题、品格问题。所谓勇气问题就是,敢不敢面对现实、反映现实,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事情的本来面目说话办事。比如,当面对领导讲话与事实、政策文件与事实、权威人物的意见与事实、多数人公认的东西与事实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还能否做到尊重实际、重视现实?这时,考验的不仅是我们的常识,更是我们的胆识。作为新闻工作者,不仅要善于表达,还要做到敢于表达。将实践观点贯彻到底,就是要勇于用实践标准检验我们的文件、观点、计划、方针、政策是否合乎客观事实,以大无畏的勇气,排除干扰向中央、向社会反映真实情况。
1978年,面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认识和政治压力,党的理论工作者与新闻工作者表现出大无畏的理论勇气,果断推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评论员文章,开启了真理标准大讨论,解放了全国人民的思想禁锢,为改革开放做好了思想准备。今天,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就要在事关政治原则等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交锋、敢于亮剑;在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上要敢于发声、善于监督,绝不能因为一己私利或权力干预就习惯性失明、选择性失语。
非凡脚力出眼力,勤想多思著华章。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层层递进的实践逻辑,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构成了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习 近平总书记对新闻工作者提高“四力”的论断,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辩证法与认识论的统一,价值论与方法论的统一;既是对新闻舆论战线的殷切希望,也是提高本领能力的根本方法,为我们做好新闻舆论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本领能力绝非天生,而是需要在实践锻炼中练就。我们只有认真学习,积极作为,学深悟透,才能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进而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有效履行职责,开创新闻舆论工作的新局面。
【注释】
[1] 习近平.习近平出席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并发表讲话[N].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
[2] 习近平.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N].人民日报,2016-2-20.
[3] 李瑞环.学哲学用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1.
[4]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8.
[5]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