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信贷、市场地位与商业信用管理

2019-11-17 17:50吴钗
国际商务财会 2019年6期
关键词:商业信用银行信贷

吴钗

【摘要】本文基于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05~2017年的样本数据,探讨了银行信贷、市场地位与公司商业信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司从银行获取的借款越多,其提供给客户的商业信用越多,其占用的商业信用越少,说明商业信用和银行信贷存在替代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司市场地位越低,其银行信贷的“二次分配效应”更为明显,即缺乏市场竞争力的公司获得的银行信贷越多,其为了提高市场地位,会向其客户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而商业信用融资和银行信贷的“替代关系”在市场地位高的公司更为明显,即市场地位高的公司获得的银行信贷越多,其占用的商业信用越少。由此可见市场地位高的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策略和资金需求灵活地调整商业信用,而市场地位低的公司更依赖正规融资渠道。

【关键词】银行信贷;市场地位;商业信用

【中图分类号】F832.4

一、引言

商业信用是企业短期融资的重要方式,一方面,企业在销售商品时延期收款为客户提供资金,以扩大企业的销售额,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企业在购买商品时占用供应商资金,以获得融资。企业是否提供商业信用以及是否占用商业信用,是基于融资需求和市场竞争等多因素权衡的结果。从商业信用供给的角度看,企业让渡自身的流动性,以赊销行为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企业的资金时间价值,对于本身缺乏现金流的企业而言,赊销会挤占企业资金,特别是当企业本身面临较大的融资约束时,其外部融资不可得,赊销无疑会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充足的现金流或较强的外部融资能力是企业提供商业信用的基础。从商业信用占用的角度看,市场地位决定了企业在供应链上下游中的议价能力和话语权,市场地位高的企业转换供应商的成本相对较低,其会以此相威胁,迫使供应商以商业信用为隐藏的优惠条件,而供应商为了保持稳定的客户关系以及为出售的产品质量提供保证,也会向主动向市场地位高的企业提供商业信用。可见,市场地位决定企业是否拥有灵活调整商业信用的自主权,市场地位高的企业可以在自身经营策略和资金需求之间权衡,决定商业信用的配给。

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对商业信用存在的原因给出了不同的理论解释。替代性融资功能是早期关于商业信用的研究重点,Petersen和Rajan(1997)发现商业信用是企业不能从传统渠道获得银行借款时的替代性融资选择,已成为美国企业非常重要的外部融资方式之一。而近些年来,学者们越来越关心商业信用的竞争性作用,Fisman等(2004)研究表明市场地位是决定企业信用规模大小的重要条件,即企业市场竞争力越强,拥有越高的垄断力量,则会获取更多的商业信用;Van Horen(2005)发现供应商主动向销售商提供商业信用,将商业信用作为一种竞争工具使用。

商业信用同时起着替代性融资功能和竞争性工具的作用。但目前鲜有文献同时从银行信贷和市场地位两个方面分析其对公司商业信用的影响,也少有文献同时从商业信用的提供和占用两方面分析企业的商业信用管理问题。在当前正规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的情况下,融资难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而商业信用融资无疑对企业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公司提供商业信用,让渡自身的流动性,现金流被供应商占用而失去货币时间价值。而金融市场环境、经济发展态势等外部因素可能导致公司外部融资约束困难,对于自身现金流不足且面临融资约束的公司提供商业信用会给公司经营带来很大的风险。可见,公司产生充足现金流或获得外部融资是其对外提供商业信用的基础,对于易于获得银行借款的公司会更有能力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

吴昊旻等(2017)提出,当不完善的正规金融市场阻碍企业有效率地融资时,面临不同财务状况的公司会基于客户和供应商关系的考量将银行信用在供应链上下游進行调配,面临融资困境的公司可以从财务状况好的公司获得商业信用,即银行信贷“二次分配”。企业如果难以获得银行借款,可能会将商业信用作为替代方式融资,而供应商鉴于双方合作关系的考量,可能主动或被动地提供商业信用。客户和供应商之间的赊销行为为公司提供了替代性的融资渠道。

H1:公司获得银行信贷越多,其提供的商业信用越多,其占用的商业信用越少。

从商业信用需求方来看,公司占用供应商的资金,体现出其在供应链中具有较强的溢价能力,传递出公司经营状况良好的信号,特别是对于市场地位较高的公司而言,占用供应商资金是一种低成本的借贷方式。刘欢等(2015)研究发现市场地位越高的公司商业信用规模越大,特别是本身存在融资约束的公司越倾向于凭借市场地位占用商业信用。

从商业信用供给方来看,市场地位低的公司可能为了提高市场份额,被迫向客户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张会丽和王开颜(2019)发现公司所在的行业竞争程度越高,其提供的商业信用水平越高。但商业信用的提供以公司的融资能力为基础,市场地位低的公司可能本身面临融资约束而缺乏提供商业信用的能力。而反之市场地位高的公司可能正是以应收账款的形式实现了较高的市场份额,其可能向市场提供商业信用,二者相互作用。公司融资能力大小决定了其商业信用提供能力,而市场地位又从多方面影响了商业信用提供的意愿,因此二者的关系难以确定。

H2:公司市场地位越高,其获得的商业信用越多。

公司将商业信用和银行借款作为公司经营所需资金的来源,二者的成本以不同的形式存在,而公司在一定时间内所需要的运营资金是相对稳定的,其将在两种融资方式之间进行权衡,选择较低成本的融资方式,所以,赊销和银行借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替代。特别是对于市场地位高的公司而言,其凭借买方客户的强势地位而低成本占用供应商资金,而市场地位低的公司则将商业信用作为一种促销活动,以谋求市场竞争力。石晓军和李杰(2009)发现下游企业偏好占用上游企业提供的商业信用。

公司能否自如地选择银行借款和商业信用,一方面以公司融资能力为前提,另一方面取决于商业信用的可获得性。对于市场地位低的公司而言,其如果有能力获得银行借款,则会向客户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而即便获得银行借款,因需要向客户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其对供应商的资金占用不会大幅减少,因而其银行借款对商业信用占用的替代作用弱于市场地位高的公司。反之,市场地位高的公司可以更自由地选择银行借款或商业信用。

H3:相比于市场地位较高的公司,市场地位较低的公司获得的银行信贷越多,其提供的商业信用越多,即市场地位低的公司银行信贷的“二次分配效应”更明显。

H4:相比于市场地位较低的公司,市场地位较高的公司获得的银行信贷越多,其应付账款越少,即市场地位高的公司银行信贷与商业信用的“替代关系”更显著。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5~2017年的样本数据,从CSMAR数据库中获得全部数据,并对样本进行筛选:1)剔除ST和*ST以及金融类的上市公司;2)剔除财务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本文采用winsorize方法,对全部连续变量按照1%和99%分位数进行了处理,剔除极端值影响。最终得到22 809个公司年度数据。

(二)模型设定及变量说明

为检验前述假设,本文使用以下模型进行分析:

被解释变量分别为TCS、TCD,TCS表示公司提供的商业信用,定义为应收账款与总资产的比值;TCD表示公司获取的商业信用,定义为应付账款与总资产的比值。解释变量为Bank、MP,Bank定义為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之和占总负债的比重;MP表示公司的市场地位,本文借鉴张新民等(2012)的做法,若公司市场占有率(公司i年度的销售收入占整个行业年销售额的比例)大于行业中位数,则取值为1,为市场地位较高的公司;反之,则赋值为0。

借鉴以往研究,在模型1中,本文控制了公司规模、上市年限等多个因素对TCS的影响;在模型2中,本文控制了公司规模、公司上市年限、销售收入、现金占比、公司提供的商业信用、存货占比等多个因素对TCD的影响。主要变量定义如表1。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列出了主要变量的基本描述性统计,TCS的均值为0.105,TCD的均值为0.09,总体而言,应收账款大于应付账款,说明上市公司向非上市公司提供了商业信用,因为非上市公司融资渠道受到限制,他们会更依赖商业信用融资,而较少提供商业信用。银行信贷的均值为0.324。

(二)单变量分析

表3给出了银行信贷、商业信用提供、商业信用获取在市场地位不同的公司之间的单变量对比分析。总体而言,市场地位高的公司应收账款更多,应付账款更多,获取的银行借款也更多,这表明市场地位高的公司更容易获得商业信用和银行信贷,同时,为了保持较高的市场地位,公司也会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给客户。而市场地位较低的公司能占用的应收账款较少,银行信贷融资能力有限,其提供的应付账款也相应较少。可见,市场地位影响了企业商业信用融资和银行信贷融资的能力,也对商业信用和银行信贷二者之间的替代关系有一定影响。

(三)多元回归结果与分析

表4检验银行信贷、市场地位与商业信用提供之间的关系。以企业提供的商业信用为因变量,用应收账款与总资产的比值衡量。我们发现Bank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公司获得的银行信贷越多,公司提供的商业信用越多,公司获得的银行信贷显著增加了商业信用提供,验证了银行信贷“二次分配”理论,假设1得到验证。MP的系数显著为正,市场地位高的公司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反而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这可能是市场地位高的公司主动提供应收账款以维持较高的市场份额,二者的相互作用导致其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表4中交叉项Bank*MP的系数显著为负,假设3得证。说明市场地位高的公司即便能获得银行信贷,其提供的商业信用仍少于市场地位较低的公司,其原因在于市场地位较低的公司在市场中缺乏议价能力,为提高市场份额,需要以赊销的方式吸引更多的客户。可见,对于市场地位低的公司,其将获取的银行信贷以商业信用供给的方式进行“二次分配”的效应更明显。

表5检验银行信贷、市场地位与商业信用之间的关系。以企业占用的商业信用为因变量,用应付账款与总资产的比值衡量。我们发现Bank的系数显著为负,银行信贷越多,公司的应付账款越少。假设1得以验证。MP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市场地位越高,商业信用融资越多,占用商业伙伴的资金越多。回归结果验证了假设2。表4中交叉项Bank*MP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整体而言银行借款与商业信用存在替代关系,市场地位高的公司,其获取的银行借款越多,其占用的商业信用越少,银行借款和商业信用的替代关系更为显著。假设4得到验证。市场地位高的公司既容易获得商业信用融资,也易获得银行借款融资,而市场地位低的公司往往需要为客户提供商业信用,应付账款的增加并不能导致银行借款大幅减少,因此其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的替代性相对较弱。

(四)稳健性检验

为了验证本文结果的稳健性,以企业提供的商业信用为因变量,用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预付账款之和与总资产的比值衡量;以企业占用的商业信用为因变量,用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预收账款之和与总资产的比值衡量,对样本再次进行回归,研究结论依然成立。

五、研究结论及相关建议

本文探讨了银行信贷、市场地位与公司商业信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银行信贷越多的公司会提供更多的商业信用,特别是对于市场地位低的公司而言,银行信贷是其提供商业信用的基础,为了提高市场份额,其获得银行信贷越多,提供的商业信用越多;银行信贷越多的公司会占用更少的商业信用,而市场地位高的公司获得的银行信贷越多,其占用的商业信用更少,二者的替代性融资关系更明显。

以往研究形成了银行信贷二次分配理论与商业信用的竞争性假说两种理论,本文试图将其结合起来分析公司信用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发现二者共同解释了公司商业信用管理的逻辑,商业信用的供给以银行信贷为前提,而市场地位最终决定了公司商业信用安排。市场地位低的公司不但难以从供应商处获得商业信用借款,还需要将银行借款提供给市场地位较高的客户,因此,市场地位低的公司商业信用融资与银行借款融资的替代关系比市场地位高的公司弱。而市场地位高的公司能根据自身经营策略和资金需求更自由地调整其商业信用。本文因数据限制,主要研究的是上市公司,整体而言,上市公司为非上市公司提供了商业信用,对于市场地位低的中小企业,尤其是非上市公司而言,面临着融资困境,而商业信用管理无疑是企业获得融资的重要途径,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改善提供了企业微观层面的实证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Biais B,Gollier C.Trade credit and credit rationing[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1997,10(4):903-937.

[2]Fisman R,Raturi M.Does competition encourage credit provision Evidence from African trade credit relationships[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04,86(1):345-352.

[3]Ge Y,Qiu J.Financial development,bank discrimination and trade credit[J].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2007,31(2): 513-530.

[4]Giannetti M,Burkart M,Ellingsen T.What you sell is what you lend Explaining trade credit contracts[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11,24(4): 1261-1298.

[5]Petersen M A,Rajan R G.Trade credit: Theories and evidence[J].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1997,10(3):661-691.

[6]Van Horen N.Trade credit as a competitiveness tool: Evidence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R].Munich Personal RePEc Archive,2005.

[7]劉欢.市场地位、商业信用与企业投资效率[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9(01):51-66.

[8]刘欢,邓路,廖明情.公司的市场地位会影响商业信用规模吗 [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5,35(12):3119- 3134.

[9]饶品贵,姜国华.货币政策对银行信贷与商业信用互动关系影响研究[J].经济研究,2013,48(01):68-82+150.

[10]石晓军,李杰.商业信用与银行借款的替代关系及其反周期性:1998-2006年[J].财经研究,2009,35(03):4-15.

[11]王化成,刘欢,高升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产权性质与商业信用[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6(05):34-45.

[12]王彦超,林斌.金融中介、非正规金融与现金价值[J].金融研究,2008(03):177-199.

[13]陆正飞,杨德明.商业信用:替代性融资,还是买方市场 [J].管理世界,2011(04):6-14+45.

[14]吴昊旻,王杰,买生.多元化经营、银行信贷与商业信用提供——兼论融资约束与经济周期的影响[J].管理评论,2017,29(10):223-233.

[15]余明桂,潘红波.金融发展、商业信用与产品市场竞争[J].管理世界,2010(8):117-129.

[16]张会丽,王开颜.行业竞争影响企业商业信用提供吗 ——来自中国A股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9(02):64-73.

[17]张新民,王珏,祝继高.市场地位、商业信用与企业经营性融资[J].会计研究,2012(08):58-65+97.

猜你喜欢
商业信用银行信贷
银行信贷的风险管理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政府控制层级、商业信用与信贷资源配置
家电制造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问题及改善措施
电商背景下网络经济发展创新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商业信用对货币紧缩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综述
新常态经济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
浅析马克思主义信用理论
债务融资与公司投资效率关系的研究
银行信贷规模、结构、效率与产业结构互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