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玉斌 刘友田
高校是意识形态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当前,一些非法宗教、邪教组织将高校作为重点渗透目标,将大学生作为重点渗透对象,这使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5年1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加强校园反邪教宣传教育工作。”为此,高校应努力认清非法宗教、邪教的本质及其带来的严重危害,准确把握反非法宗教、邪教的工作特点及其面临的挑战,切实制定反非法宗教、邪教的对策和路径,不断提升高校师生辨别和抵御非法宗教、邪教渗透的能力,将非法宗教、邪教试图渗透高校的目的扼杀在萌芽阶段。
“宗教是把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异己力量幻想地反映为超人间、超自然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体制化的社会文化体系。”宗教不仅是一种浓烈的情感体验,还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而非法宗教、邪教组织是反科学、反人类、反社会、反政府的。高校必须提高警惕,坚决遏制非法宗教、邪教对校园的渗透。
非法宗教、邪教对高校的渗透活动严重阻碍了校园先进文化的发展,造成了校园秩序的严重混乱,影响了高校师生的健康成长。第一,阻碍校园先进文化的发展。非法宗教、邪教宣扬的理念是消极的,与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氛围格格不入,它破坏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减弱校园文化的育人效应,严重阻碍校园先进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第二,造成校园秩序的混乱。非法宗教、邪教宣扬的理念是反动的,具有制造混乱的特点,与团结奋进、协调有序、和谐美好的校园秩序大相径庭,从而造成校园秩序的严重混乱。第三,影响师生的成长进步。非法宗教、邪教宣扬的理念是虚幻的,具有腐蚀人心的特点,与高校师生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截然不同,它腐蚀师生传播科学知识、先进文化的职责使命,削弱师生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昂扬斗志,严重影响师生的成长进步。
第一,价值观的激烈碰撞与冲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流、沟通、合作日益频繁,高校师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国外的新事物、新思想,这给非法宗教、邪教的传播提供了机会。
第二,高校师生缺乏相应的宗教知识。目前,高校缺乏对师生进行相关的宗教法律法规、宗教政策以及宗教知识的教育、普及和宣传,这导致高校师生对宗教概念、宗教活动、宗教教义等相关宗教知识缺乏深入地了解,加之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使高校部分师生的信仰缺失。
第三,高校学生的社会阅历不足。高校学生涉世不深,参加的社会实践和活动较少,缺乏足够的社会阅历和社会经验。同时,高校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使他们对新生事物充满兴趣,这就可能导致高校部分学生对非法宗教、邪教缺乏足够的辨别力。
高校应努力掌握非法宗教、邪教对高校渗透的新特点和新动向,有针对性地抵御非法宗教、邪教组织对高校师生的蛊惑和渗透。
第一,增强新时代高校反非法宗教、邪教渗透工作的紧迫性。种种迹象表明,高校反非法宗教、邪教渗透的工作已刻不容缓,必须将其放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中之重。高校反非法宗教、邪教的渗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以正义反对邪恶,以科学压倒迷信,以真理战胜谬误的战争。高校在反对非法宗教、邪教的渗透活动中不仅要揭穿其不良用心、揭露其巨大危害,更要加强对师生的思想教育,坚定师生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提高他们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使非法宗教、邪教无处藏身、无处立足。
第二,深刻领会新时代高校反非法宗教、邪教渗透工作的重要性。高校是科研、教学和育人的重要场所,高校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我们要扎实做好高校反非法宗教、邪教的渗透工作,筑牢高校师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基础,坚定“四个自信”,坚决遏制非法宗教、邪教组织对校园的渗透,为高校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营造积极向上、生机勃勃的校园环境。
第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内涵,彰显着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先进品质,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时代性与价值性兼具的最新指导思想。在高校反非法宗教、邪教渗透的过程中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其融入教学科研全过程,“把反对非法宗教、邪教宣传教育由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把反对非法宗教、邪教纳入到学生的社会调查课题之中,纳入到学生的社团活动之中,引导大学生做反对非法宗教、邪教的时代先锋”。
第二,巩固意识形态阵地,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具有强大的真理力量。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在于它的实事求是的理论力量、改变世界的实践力量和与时俱进的生命活力,在于它是真正的‘时代精神精华’和‘文化的活的灵魂’,在于它为创建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使其成为反非法宗教、邪教渗透的鲜亮底色和有力武器,高校师生应将马克思主义真正学起来、用起来,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真研、真承,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反非法宗教、邪教渗透有机地结合起来,旗帜鲜明地抵制非法宗教、邪教的渗透活动,理直气壮地壮大马克思主义主流声音。
第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高校是优秀文化、红色文化、先进文化传承和弘扬的主要场所,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高地。新时代,高校反非法宗教、邪教渗透活动应统筹规划校园文化建设,坚持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文化创新相结合,秉承知行合一的文化实践要求,以高雅文化反对低俗文化,以主流价值观念抵制非法宗教、邪教,以坚实的校园文化软实力赢得反非法宗教、邪教渗透的新胜利。
第四,加强唯物论、无神论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的、彻底的唯物论。加强唯物论、无神论教育就是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物质和意识观念,辩证地分析现实问题,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通过加强唯物论、无神论教育使高校师生真正做到热爱科学、崇尚真理,依据科学原理和科学方法决策,按照科学规律办事,真正做到崇尚科学、反对迷信,敢于同非法宗教、邪教作斗争,做坚定的唯物论、无神论者。
第五,健全相关体制机制,为校园文化安全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高校反非法宗教、邪教渗透离不开体制机制的保障。新时代,完善高校反非法宗教、邪教渗透的体制机制保障,最重要的是在推进反非法宗教、邪教渗透的斗争中,建立切实有效的校园文化安全机制。
总之,邪教不除,高校秩序难安;邪教作乱,高校师生受害。高校反非法宗教、邪教渗透的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有效统筹推进。反非法宗教、邪教渗透的工作是长期的、复杂的和艰巨的,高校务必常抓不懈,须臾不可放松。为此,高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意识形态教育,严厉打击非法宗教、邪教在校园内的渗透活动,积极开展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和源头治理,努力开创新时代高校反非法宗教、邪教渗透工作新局面,为高校师生的健康发展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