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政法所 阿如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九大报告通篇贯穿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提出了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体目标和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这些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和执政为民的责任担当。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切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在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上,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十九大报告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内蒙古作为欠发达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怎样摆脱落后贫困的旧貌,跟上新时代的步伐,从根本上说就是要解决教育的问题、人才的问题。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改革、提高质量、促进公平、扩大开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创新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应对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可能产生的入园高峰,有效解决学前教育入园难、贵的问题;大力推进城乡基础教育协调发展,着力解决“乡村弱、城镇挤”的突出问题,切实落实“四个统一”和消除“大班额”的有关要求,健全完善十二年免费教育制度机制,缩小区域、城乡优质教育资源配置差距,全面推进教育公平;坚持民族教育优先发展方针,对民族教育实行优先谋划、优先投入、优先配置公共资源,与普通教育协调同步、适度超前发展,保持我区民族教育在全国的先进水平;加快建设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职业教育体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技能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需求对接,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更好技能专业人才;推进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提高高等院校教学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优势特色专业和重点实验室,健全完善我区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促进就业增收。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就业和收入是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最现实最直接的方式。我们必须要大力抓好就业和增收工作,不断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让全区2500万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红利,不断提高其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一是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战略和政策。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始终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目标,不断丰富和完善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注重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优化就业结构,实现扩大就业与宏观经济政策协同联动。二是要开展好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扩大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的规模,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劳动者能力素质,注重化解结构性就业矛盾。同时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强孵化平台建设,提供更多更广泛的创新创业机会,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三是要破除体制机制弊端,营造更加公平和谐的就业环境。建立完善平等就业的规章制度,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畅通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通道,为劳动者施展才华、实现价值、谋求发展提供有效途径。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牧区转移劳动力、去产能分流职工就业工作,特别要做好贫困群众的就业扶贫帮扶工作。四是要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行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最低工资随经济社会发展调整机制,持续增加一线劳动者工资报酬,完善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努力实现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充分利用财税、社会保障等政府再分配的职能,缩小城乡、区域和行业收入差距,着力促进农牧民收入较快增长,扩大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明显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形成合理有序的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社会保障制度是民生保护网、风险缓冲剂、社会稳定器。十九大报告提出,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十九大报告的这一新论述,为下一阶段进一步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结合自治区实际贯彻落实好。一是要兜底线。按照社会保障覆盖全民的要求,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救助、福利、慈善、优抚等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城镇和农村牧区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确保覆盖所有困难群众,不留空白。二是要织密网。要推进全民参保登记制度,将游离在社会保障之外的人员都纳入进来,充分体现社会保障制度的普惠性。要完善养老保险参保缴费和转移接续政策,整合城乡居民医保政策和经办机制,稳步提高保障待遇水平。三是要建机制。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诉求,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制度,提升有关制度文件的规格,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制定出台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不断提高社会保障工作的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程度。四是要实现住有所居。认真落实“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要求,采取立法、财税、金融和土地等综合手段,确保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大力推进住房保障工作,扎实开展棚户区改造,将进城落户农牧民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帮助住房困难家庭逐步实现安居梦。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十九大报告提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是我区“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让全区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这关系到我们能否与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全面小康。我们一定要把脱贫攻坚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明确责任分工,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抓住重点、攻克难点,确保按时完成任务。要进一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建立健全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机制,切实做好建档立卡和“扶贫云”平台建设工作,确保项目、资金、措施、力量和成效精准落到每一名贫困农牧民头上。要扶持扶贫特色产业发展,按照资源禀赋,有针对性地发展农、林、牧、商、游等产业,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要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发展条件,将扶贫脱贫工作与新农村牧区建设、“七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妥善安置异地搬迁群众,积极推进低保与扶贫衔接,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公共服务水平。要充分发挥脱贫攻坚的合力,积极发挥内力的同时要用好外力,深化京蒙帮扶协作,统筹推进定点帮扶、对口支援和社会扶贫工作。总体上说就是要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三到村三到户”的要求,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到2019年我区国贫、区贫旗县全部摘帽,贫困群众全部脱贫。
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要把人民群众的健康放在重要位置,大力推进健康内蒙古建设,为建设现代化内蒙古、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提供坚实的健康基础。一是要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力求在分级诊疗制度、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民医保制度、药品供应保障制度、综合监管制度等重点改革上取得明显成效。加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加快建设医疗卫生三级网络,提高基层服务能力。二是要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充分体现公益性原则,健全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取消以药养医,大力推进医务人员薪酬制度改革,保障医务人员权益,破除改革阻力,使便民惠民举措能够得到更好地推广应用。三是要大力发展蒙医药中医药,推进蒙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发展,建立传统医药知识保护制度,保护重要蒙药中药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加强蒙医药中医药标准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蒙中医药科技创新工程,促进民族医药振兴发展。四是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促进计生政策与有关经济社会政策的衔接配套,全面实施二孩政策,改善计生服务工作,提高人口素质,确保人口均衡发展。关注人口老龄化问题,积极采取科学应对措施,使老龄化压力减缓,劳动力供给增加,保证人口安全。五是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普及科学有效的健身知识和方法,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巩固发展我区足球改革的成果,不断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协调发展。
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内蒙古自治区是祖国的北大门、首都北京的护城河,有四千多公里边防线,加强社会治理、建设平安内蒙古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既是重大政治责任,也是重要奋斗目标,一刻都不能放松。一是加强社会治理体制建设。加强党委对社会治理工作的领导,注重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提高法治化水平,把法治思维贯穿到社会治理全过程,用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提高智能化水平,注重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提高专业化水平,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严把食品药品质量关,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要充分运用专项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和源头治理等多种治理方式,建立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格依法打击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护好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和人格权。在社会治安管理工作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不能忘记维护群众权益的初衷,防止出现简单、粗暴、不规范、不文明行为。四是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要加强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提高社会心理服务能力,及时帮助社会心理不健康人群疏导情绪、端正认知。要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对社会舆论的引导,培育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及时准确发布舆情信息,回应社会和群众关切。五是加强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建设。社区管理是社会治理的基础。要将社会治理的重心下移基层,尽可能把资金、服务、管理下放基层,积极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更好地为广大群众提供精准有效服务。重视化解社会矛盾,尽量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嘎查村和社区,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