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英童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及艺术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种软材料在艺术创作中的使用价值显著提升,需要充分了解软材料具有的特性,结合实际需求对其进行合理运用,从而提高艺术创作的水平,使创作者的情感得以充分表达。为充分发挥软材料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价值,本文就从软材料的物质特性、软材料的精神性表达、软材料的情感呈现、被观念化的软材料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探究软材料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方法,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效参考依据。
关键词:艺术创作;软材料;运用方法
软材料是艺术创作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其本身体现出质地轻柔、温和等特点,比如纸质、面粉、土、棉麻布匹、纤维类、化纤类软质材料等等,可以选择不同的创作手法将其制作成各色各样的空间艺术作品,从而给观众带来不同的感受,且能够与创作者产生共鸣,充分感受到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虽然我国艺术创作中软材料的运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在某些方面依旧存在一定不足,这就需要加强对這一方面的研究,便于提高创作者对软材料的运用能力,实现推动艺术创作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一、当代艺术创作中软材料的涵盖及思考
在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背景下,软材料的种类越来越多,使得软材料的界定存在较大的难度,这就必须要从人类的日常生活方面着手,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软材料划分为面形、线形、现成品、任意形等等。其中面形的软材料包括了棉布、毛毯、丝绸、薄膜塑料等等;线形的软材料包括了纤维、丝线、棉毛线、植物茎叶、橡皮筋等等;现成品的软材料包括了布娃娃、鞋袜、帽子、衣服、书本等等;任意形的软材料包括了羊毛、纤维、泡棉、海绵、棉花、人工合成的软质材料等等。
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创作者可以充分利用软材料具有的“软”这一特性,但是也要认识到“软”并非是软材料独有的特性。从情感层面来讲,某些软材料能够给人带来恐怖、无力、温馨的感受,与人的情感相呼应,使得软材料在艺术创作中具有良好的运用价值。从精神层面来讲,通过软材料能够将太极阴阳的精神呈现出来,这也是软材料在当代艺术创作中常用的运用方式。从思想层面来讲,软材料不仅是一种物质材料,还能够成为各种各样的象征性符号,通过作品表现出艺术创作者的思想观念。总之,软材料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运用比较广泛,能够起到不同的作用,其运用的方式、创作的理念方法及规律也各不相同。
二、当代艺术创作中运用软材料的理念方法及规律
(一)物质特性
与硬材料相比,软材料的物质特性体现在“软”这一方面,能够在外力作用下出现形状上的变化,使得软材料被广泛应用到艺术创作中,可以起到硬材料无法实现的独特作用。比如在进行中国传统绘画的时候,创作者普遍都是选择软性的毛笔、水墨、宣纸、矿物颜料等等,但是这些材料的物质特性也带来了一些限制,必须要控制好绘画过程的力度,避免出现因使用蛮力破坏画面的情况。同时,在采用软材料进行绘画创作的时候,需要按照由内向外不断延伸的方法,用心感悟质变的转换,使其能够出现微妙的色调深浅变化。从当代艺术创作这一方面来讲,软材料是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前提,也是作品本身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无论是绘画,或是立体的软雕塑,都能够展现出实验性的力量。例如李红波的《教具》就是以软材料创作出来的纸雕作品,这些作品表面看是比较坚硬的,但是在这些作品受到作用力的时候就会出现形状上的变化,且十分柔软,这主要是因为纸张本身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能够赋予作品独特的物理特性[1]。
(二)精神性表达
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可以借助软材料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精神进行表达,实现不同观念的有效结合,进而促进观众的深入思考。比如在我国传统剪纸艺术的创作过程中,可以利用软材料将太极阴阳的思想表达出来,也可以通过中国传统绘画将这一哲学思想充分体现出来。随着当代艺术观念与传统文化精神的有效结合,皮影、剪纸、水等各种软材料在当代艺术创作中体现出更高的价值。在剪纸的艺术创作中,可以在纸张上进行花纹剪刻处理,通过掏空的纸型来展现阴的一面,通过花样的纸型来展现阳的一面,实现阴阳形态的艺术表现。例如吕胜中的《小红人》就是对剪纸“招魂娃娃”进行转化后的创新型作品,实现了当代语境下剪纸的语言转换。总之,与硬材料相比,皮影、剪纸等软材料能够起到精神性象征的效果,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更多机会,实现对传统技艺的当代转换。
(三)情感呈现
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创作者可以借助软材料来进行情感呈现,比如在史密尔德的“云”系列作品中,对室内的光线、湿度、温度进行控制,使其能够符合艺术创作的要求,之后采用喷雾剂向空中喷雾的方法,使空中能够形成一朵云,而云出现的时间较短,但是能够给人带来美的感受。同时,结合艺术创作的需求对不同的软材料进行选择,可以将不同的情感呈现出来,比如暖光能够带来温暖的感受,羊毛能够带来柔软、温馨的感受。通过软材料将艺术家的创作情绪展现出来,通过作品与观众产生共鸣,使观众能够充分理解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比如麦克·凯利用大量的旧娃娃构建出一个让人怜悯的童年场景,能够在改变软材料造型的基础上,将创作者的情感与软材料本身立场的对比和反差体现出来,实现对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情感状态的完美呈现。
(四)被观念化的软材料
在艺术语境下,可以将各种各样的观念赋予软材料,在保证观众能够充分了解作品附带的信息的同时,产生更加深刻的思考。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创作者选择观念化后的软材料进行艺术加工,其本身就是软材料代表的观念与创作者思想的融合,该作品包含的思想是艺术创作加工的过程,也可能是艺术创作加工的结果,还可以是观众接触作品后的思考。艺术家黄永砯将《中国绘画史》《现代绘画简史》放入洗衣机进行搅拌,使其成为不分彼此的纸浆,比喻“东西方绘画”的结合,展现出创作者对不同文化对抗的思考。又比如莫瑞吉奥·卡特兰采用独特的方法将香蕉粘贴在墙上,将某种特殊的意义赋予香蕉,这本身就是对软材料的观念化,与艺术家杜尚的《泉》起到了同样的效果[2]。
三、当代艺术创作中软材料的运用方式
(一)物理层面的运用
将软材料运用到当代艺术创作中,可以从软材料的物质特性这一方面下手,无论是纸张、书籍,或是棉花、泡棉等等,这些软材料都体现出较强的可塑性和柔软性,能够利用这些材料的柔软性进行艺术创作,实现表达创作者思想及情感的目的。具体来讲,可以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同时选用棉花和红砖,使棉花的软与红砖的硬能够起到良好的对比效果,以便创作者能够对自身的思想及情感进行表达。正是因为纸张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及柔软性,可以将其加工处理成纸浆进行艺术创作,为创作者表达思想提供更多的可能。
(二)精神层面的运用
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软材料进行精神性的表达,可以将棉花制作成燃烧中的火焰,将棉花制作成具有束缚能力的金箍,可以将其制作成凳子下的支撑腿,甚至可以将其制成作品中的“红砖”,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柔克刚”的精神呈现出来。同时,创作者还可以利用纸浆流淌的造型将阴阳平衡的精神呈现出来,使软材料具有的精神表达功能得以充分发挥[3]。
(三)情感层面的运用
艺术创作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创作者可以利用软材料将自身的生活情感表达出来,使制作出来的作品能够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起到情感传递的作用。比如纸张展现出来的形象、棉花泡棉展现出来的形象,或是纸巾、充电器、蜡烛、耳机等等,这些软材料都能够对创作者的真实情感进行表达,且能够通过作品将其传递给观众,使观众能够与创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或是对创作者表达出来的情感产生否定的意识。
(四)思想层面的运用
在進行艺术创作的时候,可以将软材料的软的形象转化为硬的形象,且还能够与其他软材料进行结合,使其能够成为一种新的造型。比如对泡棉进行艺术创作加工,使其能够成为作品中的“红砖”,还可以与棉花进行结合运用,在产生新造型的同时,两者融为一体。通过作品中的“红砖”能够表现出生活中的坚强,通过棉花能够表现出生活中的柔软。总之,将软材料运用到当代艺术创作中,可以通过作品将创作者的观念传递给观众,并促进观众对其产生进一步的思考[4]。
四、结语
综上所述,软材料在当代艺术创作中体现出较为重要的作用,能够将创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表现出来,实现创作者与观众的情感及思想上的沟通。为充分发挥软材料在艺术创作中的价值,需要遵从创作者的所思所想,采用合理的创作手段及全新的方式进行艺术表达,使软材料在传递情感、思想、精神等各方面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秦冈.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软装饰材料的运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27):96-97.
[2]颜明峰.软装饰材料在室内环境设计的艺术价值研究[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9,28(03):104-108.
[3]张彩凤.纤维材料软雕塑艺术初探[J].染整技术,2019,41(04):23-25.
[4]徐瑞萍,聂毅.软装饰材料在茶楼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策略[J].福建茶叶,2018,40(1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