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文
摘要:德育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小学生的关键任务,不但要学习基础文化知识,而且要掌握做人的道理。现在新课标中提倡教师注重德育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中要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数学属于一门基础性科目,学生在接受小学时,一直到中学到大学都有着数学科目,学生不光要学习到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技巧,还要学会做人的道德品格。为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采用有效的教学对策,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现在小学数学教师的工作职责。
关键词:小学数学;德育教育;教学对策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德育教育,对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刻画学生的人格等角度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另外,怎么挖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方面,研究德育教育的方式,是现在小学数学教师要探究的关键课题。但是,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呢?大家都产生了困惑。为此,要有效的将德育教育渗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是现在每位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拥有的基础素质。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德育教育是学校工作的关键构成部分,它落实在学校工作的不同方面。而且小学教育是奠定了学生的学习基础,而数学科目是十分重要的,它的特殊知识有着其他科目不能比较的育人作用。但是,以前都是覺得只有语文学科才可以渗透德育教育,我们通过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得知,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
从大方面来看,新课程教育目标是需要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遵守国家纪律和社会公德;明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社会主义职责感,乐于帮助大家,要培养学生变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从小方面来讲,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渗透思想教育,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但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中,教师就需要将德育教育作为教学目标。所以我们看出,德育教育体现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在不同学科教学中展示德育教育知识,了解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重结合思想品质教育,是需要完成的教学工作。所以教师不可能只设定教育目标,但忽略了实际教学情况。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达到德育教育目标,进而能够达到教书育人的教学效果。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对策
(一)采用课本,挖掘德育教育知识
在小学数学课本中,有着很多的思想品德教育知识,教师要仔细研究课本,应用课本中的德育素材,找到合适的时机进行德育教育。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分、秒”时,学生在初次学习知识概念时,教师能够采用为学生开展读书、跳绳等,使学生能够体会1分、1秒的时间有多久,能够做些什么事情,进而教育学生了解时间的宝贵,掌控时间。因此,身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找到数学知识有关的德育素材,在教学时合适的融合德育进行教育,有利于学生综合发展。
(二)根据教学过程,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课程有着自己的特征,不和其他学科一样进行讲解教育,只能根据教学过程找到德育素材进行教育。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乘法时,为学生提前准备好几道题目,4*8/5*9/8*6等等,安排学生去黑板进行演算,学生写完8*6=54时,大部分学生都回答有道题写错了,然后教师没有处理学生的错误,进而说出为什么你们只看写错的这题呢?为什么不关注前面正确的题呢?所以,我们都善于观察别人的缺点,忽视了学生的优点,在我们面对别人时,要看到他的长处。教师这样的方式有效的渗透德育教育,达到教书育人的教学效果。
(三)联系实际生活,在合适的时机渗透德育教育
数学是属于联系性较高的科目,数学知识来自生活,并应用于生活。所以,教师要想发挥数学德育教育作用,在课堂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日常实际情况,学会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选择和德育相关的知识,进行德育教育才可以收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教学“统计”后,安排学生统计在学校门外道路中车辆通行情况,为交通局设计车辆分流方案提供借鉴。通过学生生活实践的过程中,了解到生活中有着数学知识,认识数学知识的重要性。
三、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十分关键,但需要注重教学策略,不能盖过数学教学的本质。教师要按照数学科目特征,仔细研究课本,找到小学数学课本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点,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针对性教学,让学生受到良好的品德教育。这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而且教师还可以言传身教,用榜样作用感染着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才能够有效的达到德育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刘正存.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6 (09)
[2]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研究[A].潘小敏,何燕,钟伟红,谭应新,张雁凤.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五卷)[C].2018
[3]德育渗透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A].党喜莲.2018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