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俊生 左浩淼
摘 要: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立了立德树人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本质规律,指明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立德树人既有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础,又是我党一以贯之重视之处。当前,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还存在着理念不到位,实效性有待提高,教育者队伍有待加强等问题。由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德立学”、“因事而化”、“因势而新”、“以德施教”“全员育人”,五个方面的现实对策。从而更加有效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新时代;立德树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DOI:10.15938/j.cnki.iper.2019.04.025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9)04-0129-06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刻阐释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明确指出了教育战线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职责和使命,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理念。
一、立德树人在新时代高校教育中的地位
1.立德树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
以立德树人作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这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把立德树人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这彰显了我们党对这一教育理念的高度重视,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从认识层面开始注意解决“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在新时代,立德树人在党的教育方针中的地位得以加强。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立德树人是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本质的核心所在。立德树人是事关学生成长成才,关系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性工程。立德树人还是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的必然要求。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大学的关键就是坚持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就是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占领青年人的思想高地。
2.立德树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过程育人的中心环节
立德的目的是為了树人,也就是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而树人的标准是什么,树人的方法和途径如何,这些问题的解决成为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现实逻辑,“树人”做的好与坏事关高等教育培养的质量,这一价值导向更加明确了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的落脚点和归宿。将立德树人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既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高校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中心环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归根到底是要做人的工作,不能离开育人这一中心,为此立德树人自然成为高校全过程育人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是立德的有效途径,专业教育则是树人的重要渠道,立德树人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专业教育,专业教育也要打造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成为高校各种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育人要求,贯穿高等教育的全过程。
3.立德树人:高等教育的立身之本
高校存在的价值就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输送合格人才,立德树人理所当然就成为了大学的立身之本。虽然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赋予了大学越来越多的功能,然而不管功能如何庞大,其立身之本还是培养合格人才,失去人才培养功能的大学,也就失去了大学存在的价值。而大学绝不是培养一般的人,而是要培养为国家效力的栋梁之才,为此大学的其他功能都要聚焦立德树人这一基本的育人功能,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教师都要回归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本真,都要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育人的职责和义务。高校的办学方向要立足于中国自己的国情、中国自身的实际、中国自有的文化传统,办社会主义大学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方向前进,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而解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本遵循依然是要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如果失去了这一理念,高校的办学方向势必迷失。
二、立德树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成效及问题 1.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成效
(1)贯彻立德树人理念的教育手段不断丰富 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指引下,各大高校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视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机遇和挑战。通过采取讨论、辩论、观看视频等形式逐步取代以“灌输式”课堂教学为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一步调动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的主角由老师转为学生,克服“学生参与性弱,教育效果不明显”的教育弊端。同时,高校还将传统的理论教学与新兴的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鼓励同学们参与社会调查、暑期支教等活动,使其真正深入基层,切实了解国情民意。此外,高校逐步加强针对“第二课堂”的建设,组织大学生们参观博物馆、革命老区、红色革命景点等,让革命精神直观地展现在同学们眼前。可以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不断多样化和新颖化,是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的重要手段。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显著增强 高校作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主阵地,承担着学习研究宣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使命。做好立德树人理念的落地生根,抢占高校意识形态主阵地,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贯彻立德树人理念是加强和改进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思想引导,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高校积极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动掌握思想政治教育领导权,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体系全覆盖。目前,不少高校已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体现在大学章程和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中。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产成协同效应。立德树人理念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宣传思想阵地建设得到有效加强。大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活动扎实推进,网络阵地建设也在同步推进。
(3)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素质显著提升 配齐建强思想政治工作教师队伍是贯彻好立德树人理念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严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師标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青年教师日益成为思政课教学的主体力量,许多高校评选的“本科生最喜爱的教师”中每年都会有思政课教师入选。在各地各高校,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行动持续开展,为思政课教师配助教,聘思政课教师为特聘教授,思政课教师的地位,立德树人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腰杆硬、底气足地思想政治工作教师队伍正在逐渐形成合力,他们在推动立德树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努力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方面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
2.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面临的问题
(1)立德树人的本质内涵认识模糊 立德树人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成为了高校教育中的一个流行词,各种会议、师生群体、各种场合言必称立德树人,然而究竟什么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的标准是什么,未必能说清楚,这就显现出立德树人在认识层面存在模糊。人们经常把立德树人的本质与立才树人相混淆,未能把两者的关系彻底理清。前者立足于有德之人的培养,后者偏重有智之人的孕育。高智商的人未必是德性高的人,真正澄清立德树人与立才树人的关系,是从历史眼光和时代眼光去把握教育根本任务的关键问题。我们应该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样一个历史坐标上去思考当代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区分两者的异同,在这一前提下去理解立德树人的真正本质与深刻内涵。思想政治教育者没有认清德育为先教育理念的重要性,立德树人理念在高校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德育素质有待提升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发挥着其他教学渠道、教育方式无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高校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较为单薄,思想道德水平不高,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存在重知识讲授、轻德育育人的问题,影响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在高校教师的招聘过程中,部分学校仅注重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学历资质,对教师师德师风情况考察较少,思想政治教育者仅仅发挥“教书匠”的“授业”作用,而没有肩负起“引路人”的“传道”职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知识、轻育人”的传统教育模式未能转变,课堂教学并没有发挥出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和没有展示出自身的道德人格魅力,致使担负言传身教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角色缺位。因此,书本上的知识未能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无法真正触及学生灵魂,育人的效果不佳。
(3)立德树人理念未能进入教育对象头脑 立德树人理念在高校的落地情况并不乐观,并没有深入人心、入心入脑。当代大学生受成长环境、教育水平、社会阅历等因素的影响,自身的价值观还处在形成阶段,极易受到校园文化、家庭环境和社会周边环境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整体素质尚可,但少部分学生由于原有的认知水平较低,加之社会阅历缺乏,思考问题过于肤浅、单纯,导致他们易受到外部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容易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侵袭和非主流文化的冲击。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等现象在某些学生身上有所体现,同时大部分在校大学生都属于独生子女,好比温室里的花朵,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过度张扬个性、自律性差等问题,道德水平亟待提升,这致使立德树人理念只停留在口头上、书面上。
(4)立德树人教育载体未形成合力 高校立德树人教育载体,既包括传统课堂教学也包括课外实践教学,既包括对理论和书本知识内容的教材载体。也表现学以致用道德情感体验的实践载体,除了上述载体外还表现为网络在线课程、手机电子载体等拓展形式。作为承载教育的根本任务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立德树人的实现载体现在还多局限于对理论知识系统的完善与学习、对书本知识的开发处理与灌输式推广的阶段。然而,高校立德树人不同于一般性的知识教育,立德树人载体必须突破知识教育的禁锢,必须把立足点放在对人心理变化、道德情感体验的关注,必须善于将网络平台载体与新型课堂载体有机融合。立德树人的载体在新媒体环境下,除了过去的传统课堂教学,还必须利用网络在线课程、实践教学等等载体。现实中立德树人的载体合力尚未形成,传统课堂载体的鲜活力不够,被教育对象束之高阁。实践载体口号喊得响亮,真正落实时物质保障、人员安全、考核测评效度等托辞甚嚣尘上,网络教学活而混乱,花样多了,手段新了,但是学生的注意力却散了,应用存在明显短板。
(5)立德树人的课程教育效果不佳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是课堂,这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又发挥着主阵地的作用。然而在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作用发挥不明显,具体体现在:一是高校专业课程教育缺少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大多数情形是教师在课堂上人为割裂专业知识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对两者有无必然联系缺乏正确认识,立德树人任务的完成单纯倚赖思想政治教育课。二是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兴趣度不高,以致课程的抬头率低。尤其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很多大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理论知识离自己太远,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解,教师讲授的理论性太强,学生理解吃力,很难形成学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共鸣。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大都以大班合班上课为主,上课过程中也多以教师灌输,学生倾听为主。甚至在个别高校中,一个班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多达数百人,致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对的教育对象机器复杂,很难做到因材施教。这也进一步促使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流于形式,学生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立德树人课程教育效果佳。
三、贯彻立德树人理念,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实现立德树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有针对性的解决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从而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1.以德立学,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第一,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再次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积极回应新时代的新问题新挑战,发挥价值引导,讲清道理、以理服人的德育教育作用。習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饱含自信、奋斗、担当的精神状态,积极引导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用自己触动心灵的教育方式,潜心研究教育教学方法,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成学生们真心喜欢、终生受益的课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成情真意切、发自肺腑、激情澎湃,点亮学生成长成才的精品课程。
第二,思政课教师争做为学为人的楷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上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教师要发挥自己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古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思政课教师要传道与学生,自己首先要信道,自己必须先把理论问题搞清楚。教师自己如果没有真正的信仰,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就不可能让学生相信你,为此,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理论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在立德树人理念贯彻中的关键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又强调,“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熟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思政课教师只有知行合一,用理论视野解读学生的现实困惑,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才能将真善美的种子真正播撒在学生的心灵。
第三,创新思政课教育教育,增强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思政课的内容创新至关重要。要立足中国实践,创新思政课话语体系,及时将党的创新理论,尤其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把这些创新理论植入教材、进入课堂、进扎根学生头脑。“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绝不是教条般的说教,而是踏踏实实的践行。思政课教师要擅长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进行理论讲授、用贴近生活的教学素材充实教学内容,用身边的故事感染学生,引导学主动去思考理想、责任、人生和信念,进而立鸿鹄志、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思政课教师要把守正与创新相结合,以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激发课堂活力,提升育人效果。当代青年具有面对教师敢于表达、乐于沟通的新特点,这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了更多倾听学生在精神发育中的不同需求及人生困惑,为思政课教师因事而化、因势利导,在思想启发、释疑解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启发性的引导比传统简单教条式的灌输更有效,思政课教师要和学生在教学相长与坦诚探讨中,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启迪学生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扣好“拔节孕穗期”的每一粒扣子。
2.因事而化,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第一,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一是要通过课堂教学完成政治认同、价值传递的任务。通过开展人文教育、通识教育、经典阅读等形式,引导学生产生科学的政治信仰,养成正确的政治认同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通过课堂教学,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学生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砥砺前行,实现人生价值。二是要要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通过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历史传统,结合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环境的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应积极弘扬校风、校训、校史,通过开学典礼、升旗仪式、毕业典礼等重大仪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同时依托重大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目前,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时,较为忽视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使得社会实践活动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薄弱环节。社会实践活动是检验学生学生认识发展的标准,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环节。要通过有效的手段解决实践活动和知识学习脱节的问题,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学以致用,造福社会的有用人才。一是要加强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实践教学,使学生能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检验所学知识,巩固已有知识、改正错误知识,从而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二是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充足的保障。有关教育部门应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活动,磨练大学生的意志、锤炼大学生的品格,促进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第三,开发网络在线课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和教育联系日渐融合,为现代教育教学方式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新媒体的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也应充分发挥这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从而提高育人效果。如何通过网络媒体平台很好衔接课堂教学,延伸到实践教学,形成三者统一的立体化育人模式,网络教学给学生鲜活形象的情感体验,课堂教学展示教育者的言传身教,实践教学将学生的情感体验、道德教化转化为自身的行动自觉和道德践履。一是要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大学生接触网络的时间较多,学校应利用好网络这一教学平台。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接受程度出发,积极开发适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为学生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网络平台。网站的内容可以是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可以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上时事政治的传播。传播内容一方面可以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另一方面可以采取图文并茂或视频播放等多种方式,创新传播内容。二是要充分利用博客、微博、论坛等教育载体。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微博、论坛等平台,分享教育教学观点,分享教育心得,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三是可以利用即时通讯软件如微信、QQ等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通过一对一交流或组建群聊群,师生之间实时沟通交流,交换彼此之间的想法,有利于师生之间相互了解,拉近师生之间心与心的距离。
3.因势而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双向互动
第一,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综合素质,一是政治素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具备较强的政治素质,这对教育工作者来说是最基本的要求。思想教育工作者是教育领域传播我国政策方针的窗口,这就要求教育者对我国的民主政治有高度的政治认同感,有敏锐的嗅觉能力,较高的领悟能力,和良好的表达能力。二是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即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要有科学的三观,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境界,并能根据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不断为三观注入新的血液。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也要向同学们传达积极向上的观念,鼓励大学生认真学习、认真生活、端正态度,为把自身培育“四有青年”做努力。三是知识素养。随着中国社会进入新时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教育”结合的越来越紧密,要求教育工作者有强大的知识素质,丰富的知识储备,要做到“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自己要具有一桶水”。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知识素质,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努力钻研专业学科知识,还应触类旁通,掌握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领域的学科知识。
第二,发挥榜样潜移默化的力量育人,榜样的力量是潜移默化,但又是无穷无尽的。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发挥榜样的力量。教师应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结合,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结合,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要葆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宽厚的仁爱之心。高尚的师德,良好的师风,彰顯的是教师的榜样力量,体现的是生命对生命的灌溉,精神对精神的濡染。通过树立典型,树立榜样形象,激发学生主动自觉的向榜样靠近,并能时刻检验反省自己,找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发挥榜样的力量。榜样的选取对象应贴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相距甚远,这样无法产生共鸣,无法发挥榜样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除此之外,宣传榜样的方式应多样,可以采取报告、访谈、面对面交流、线上交流等形式,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方式,使学生受到榜样力量的陶冶,促进学生的思想行为朝着正确的方向积极主动的转化,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4.因时而进,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机制
第一,创新教学育人方式,创新教学育人方式,第一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变革。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调动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时代性的特点,因此教育者必须具备开拓创新精神,积极顺应时代的变化发展,更新教育内容,变革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全员参与,积极互动,高校教学。思想政治教育者要通力合作,互帮互助,促进教学资源共享。同一学校的不同教师之间,不同高校之间要定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论坛,加强信息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相互交流教育心得,分享教育经验,共享教育资源,实现1+1>3的效果。
第二,健全管理育人机制,所谓管理育人是指利用学校管理人员日常例行的管理活动,积极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思想的教育,从而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一种活动。管理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要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机制和组织机构。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从上到下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学校领导应给予高度的重视,本着“德育为先,合力育人”的教学宗旨,统筹教育资源,有详尽的工作规划的体系制度安排,带领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合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其次,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管理制度进行系统化和规则化的改进。“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健全的管理制度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保障。高校要建立健全学校行政管理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学生日常管理制度等方面,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制定相应的惩戒制度,监督学生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第三,完善服务育人体系。服务育人,指的是学校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为前提,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思想道德素质为目的,而对学生施加的有意识的、积极的思想影响。完善服务育人机制,就是要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对学生日常的校园服务当中。首先,要优化校园环境,使学生在健康、积极向上的环境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学校图书馆、教学楼、食堂、寝室是大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的生活环境,可以设置一些宣传标语,展示优秀榜样等方式,充分利用环境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大学生接受精神上的洗礼和熏陶,从而逐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其次,要为大学生提供优质服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服务理念,密切关心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要把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和实际生活问题结合起来,主动关心学生的冷暖疾苦,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尤其是要解决贫困生的上学问题,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保障机制,既要缓解贫困生的经济生活压力,又要完善勤工助学体系,培养贫困生自强自立的品质。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髙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靳诺,郑永廷,张澎军.新时期髙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 罗洪铁,董娅.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基础理论研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 郑永廷,张彦.德育发展研宄——面向21世纪中国高校德育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2006.
[6] 张澍军,苏醒.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使命[J].思想教育研究,2013(7):40-44.
[7] 李墨,刘斌贝,樊桂林.立德树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J].共产党员(河北),2016(35):36.
[8] 刘娟,王培.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路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2):35-36.
[9] 韩丽华.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路径研究[J].理论界,2014(8):171-173.
[10] 李炳义.高校教师立德树人的实现途径[J].教育探索,2014(5):108-109.
[11] 林碧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理路[J].思想教育研究,2015(5):63-66.
[12] 赵义良.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思路[J].北京教育(德育),2016(1):49-50.
[13] 房广顺,司书岩.论高校党委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责任的制度化建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38-44.
[14] 张宏亮,孙英浩,柯柏玲. 构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体系的理论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4):7-11.
[15] 新华社.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EB/OL].(2019-03-18).[2019-04-03].http://www.gov.cn/xinwen/2019-03/18/content_5374831.htm.
[责任编辑:庞 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