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生
摘 要:课堂评价一直以来都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作用。但观察以往的课堂评价可以发现,其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公平性及科学性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评价中的激励因素也不够充分,有时非但起不到促进学生进步的作用,反而会挫伤其学习积极性。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堂评价的作用,有必要回过头来进行仔细的审视,在具体评价方法上进行更多的创新,充分挖掘其积极的一面。本文即从教学实际工作出发,提出优化初中数学课堂评价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评价;方法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和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已经认识到了传统课堂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新课改的提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强化,课堂评价必须随之进行改变。初中数学课堂评价的作用,既在于科学全面地反应初中生的数学水平,为今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指明方向;也要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让他们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在具体方法上,本文主要提出了丰富内容、强化激励和师生互评几个方面。
一、丰富课堂评价内容
初中生因为要面对中考的压力,所以学习负担比较重。部分数学教师在教学中也比较看重日常考试成绩。但考试成绩只是结果,并不是过程。而且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平时的努力程度不尽相同,这些都不是简单的考试成绩所能涵盖的。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給予更多的关注,并把这种关注融合到课堂评价中去。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成果,也要看到他们是否付出了足够的努力,让他们感觉到教师是公平公正的,是真正为他们未来的良好发展负责的。
例如,学生A本身的基础比较薄弱,想要追上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通过量变来引起质变。在某次考试中,学生A的成绩不够理想,但是他在平时已经非常努力了,这次成绩不好只能说明量变还没有积累到能够达到质变的程度。教师此时要给予学生A正面积极的评价,不要让他因为一次失败就产生自暴自弃的情绪,同时要帮助他分析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为他指出继续努力的方法和方向,让他少走弯路。这样一来,课堂评价就能切实起到促使学生追求上进的作用。
二、增强评价激励因素
很多初中数学教师都相信“严师出高徒”。这句话本身没有错,初中数学课堂必须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必须为学生制定严格的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在课堂评价上,不能因为教师个人的好恶就对学生“放水”。但是,严格要保持在一个适当的程度。不论学生成绩如何,也不管他们是否取得了长足进步、是否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一概以批评、督促为主,而不对学生给予恰当的鼓励与肯定,不符合初中生的心理性格特征,容易导致他们出现逆反心理,反而会造成学习状态的退步。
例如,学生B平时表现良好,成绩优秀,但在最近的一段时间中出现了状态下滑、成绩下降的情况。此时教师要做的不是给他一顿劈头盖脸的训斥,而是一方面要客观看待其学习表现,指出其当前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要与他进行耐心的沟通,询问其在学习或生活中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如果确实出现了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学生B仍然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抵制负面影响,那教师就仍然应该给予其较高的评价,对他的努力表示充分的认可,同时尽量帮助他解决问题,让他能够尽快恢复状态,迸发出更大的学习热情。
三、教师学生互相评价
以往的初中数学课堂评价中,教师一直是评价的主体,学生则是评价的对象。事实上,课堂评价应该是双方的。人无完人,教师不管是在个人行为还是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上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如果只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有些痼疾是教师自己很难意识到的。但是初中生是比较敏感的,他们有自己的判断和认识,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教师存在的问题。所以,初中数学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自身进行评价,并且要真正听进去学生的意见,有针对性地弥补自身的不足。
比如,学生C提出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老套,自己不是很喜欢,觉得指导意义也不是特别大。教师不要把这当成学生的任性或抱怨,而是应该认真思考,自己是不是对旧有的教学手段过于依赖,以至于难以适应当代初中生不断增长的学习需求?随后在教学中进行新的尝试,比如把多媒体设备利用起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技术水平和趣味性,然后观察实际效果,征询学生的反馈意见。如果确实有效,应该对学生C进行表扬,带动其他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到教学中来。
综上所述,课堂评价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教师必须注意改革评价方式,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的有序、高效开展。以上提到的几点,仅作为参考,还有更多、更有效的课堂评价优化策略等待广大同仁去发现。希望初中数学教师都能通过课堂评价的改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晏婷妮.谈如何实现中学数学课堂的有效评价[J].才智,2018(28):3.
[2]周菊.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评价[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