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可可托海党性教育基地建设的思考

2019-11-15 03:06隋强
新丝路(下旬) 2019年10期
关键词:党性教育师资队伍

摘 要: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可可托海干部学院立足可可托海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不断挖掘党性教育内涵,延伸党性教育课堂,下潜党性教育深度,坚持把课程研发作为干部学院的核心工作,持续挖掘可可托海这座“精神富矿”,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探索运用教学模式,切实提升了党性教育成效。

关键词:党性教育;可可托海;课程研发;师资队伍

党的十八大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性教育放在了更加突出位置,提出了一系列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也是共产党人的“心学”;“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对领导干部而言,党性就是最大的德,“要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近几年,中组部先后印发了《关于在干部教育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性教育的意见》、《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加强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行教育的通知》和《2018——2022年干部教育培训规划》,都对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道德品行教育作出了要求和部署。党中央和总书记对党性教育的重视为我们加快党性教育基地建设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

一、发挥资源优势,强化顶层设计,把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独具特色的党性教育资源

可可托海干部学院位于新疆阿勒泰地区富蕴县东北55公里处的可可托海镇。上世纪中叶,老一辈可可托海人在党的领导下,克服重重困难,用鲜血乃至生命孕育出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争光的可可托海精神,为助推“两弹一星”成功发射、偿还苏联外债及我国稀有金属工业发展和人才输出作出了卓绝贡献,被誉为共和国的“英雄矿”、“功勋矿”。

老一辈可可托海人在党的领导下,书写了一部生动的艰苦创业史和奋斗史,创造了震撼的伟大功绩,孕育了感人的可可托海精神,是一座宝贵的精神“富矿”,是党员干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接受党性教育的一部生动教科书。

为把可可托海的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从2014始,阿勒泰地委以紧迫的历史使命感和政治责任感全力推进可可托海干部学院建设。2015年10月,与新华社瞭望周刊社在北京联合举办“可可托海精神暨干部教育基地建设研讨会”,邀请广大专家帮助谋划打造。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和精心筹备,可可托海干部学院于2017年批准成立,学院成立短短2年来,先后承接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党委党校、新疆干部学院等各级各类培训班115期、培训1.5万余人,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治区干部红色教育基地、国防教育示范基地,2019年4月被中组部列入全国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备案目录。

二、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精心打造特色教学

1.抓好基础工作,加大史料抢救挖掘力度

可可托海建设史已经走过了70多年,由于老一辈建设者有的已不在人世、有的年事已高,加之长期保密的原因,一些珍贵的资料从未经过整理和展览,鉴于这种紧迫情况,我们及时成立专门工作组,对资料进行了抢救性地挖掘和整理。一是主动“走出去”。历时5年,每年冬季集中2个月时间,组织专人对分布在全国各地的300余名亲历者、见证者、建设者进行慰问采访,通过文字、视频、音频等方式详细记录可可托海那段历史,广泛收集感人事迹和相关的图片、物件等资料。二是积极“请进来”。邀请老一辈建设者回访可可托海、走进课堂,讲典型事例、讲红色故事,以史感人、以情动人,让学员近距离触摸历史,感受风采。通过现场指导、电话网络联系等方式,主动邀请可可托海老领导、老专家,对学院的课程研发出谋划策,对讲课内容特别是史实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内容客观真实。三是保持“常联系”。采取“1+N”、专人负责的方式,定期对老一辈建设者及其后人沟通联络,了解他们的健康状况,积极邀请他们来访。5年持续的抢救性挖掘,为史志编撰、课程研发等工作积累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特别为编纂出版国家重点档案抢救项目《共和国不会忘记—可可托海》编研资料、《西部明珠可可托海》等史籍提供了有力支持。

2.丰富培训内涵,加大课程设计研发力度

一是打造课程体系。围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国防安全教育精心设计教学主题,在外聘专家和课题研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形成可可托海精神、民族团结、新时期好干部、矿区转型、科普教育五大教学版块,研发《可可托海精神及其时代价值》、《民族团结是可可托海建设发展的基石》、《做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三大核心课程,打造了“三号矿脉”、地下深水电站、“8766”选矿厂、塔拉特村等八个现场教学点的教学体系,让学员在历史的发生地走进历史、重温历史、感悟历史。二是创新培训模式。学院按照“分类分级、精准施训”要求,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探索运用专题教学、案例教学、体验教学、访谈教学、激情教学、实践教学、诗歌教学等十一种教学方式,不断提高党性教育针对性、有效性和实践性。三是突出培训效果。为了向学员立体化、多维度的呈现可可托海精神,使学员“动静结合感知,增强情感共鸣”,开发了音诗画《共和国不会忘记》、学唱《可可托海之歌》、互动式案例教学《做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特色课堂昆仑书院(党建图书馆)等教学方式,将课堂讲授变为动态呈现,将文字描述变为立体感知,让可可托海精神可听、可视、可触、可悟。特别是《传承可可托海红色精神》——矿二代互动访谈教学,学员被巴哈提别克一家三代感恩共产党、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精神所感动,数度流下了热泪;在塔拉特村开创的“课堂在田野、吃住在农家、人人是教员、百姓齐参与”的实践教学,让学员“入农户吃农饭、干农活做调研、出實招助脱贫”,真正做到“学思结合、学研结合、学用结合”。

3.打造优秀团队,多措并举加强师资培养

一是严选。通过党课大赛、演讲比赛,在全地区范围内选拔优秀教师38名;从区地县相关部门长期聘请20名兼职教师,聘请40多名老干部、老专家组成矿史授课团,通过柔性引进的方式,邀请国内红色教育权威专家定期到学院,亲临现场帮助课程深度研发与提升。二是严训。坚持让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每年选派优秀年轻骨干教师赴井冈山、延安、浦东、红旗渠、恩来、太行等干部学院跟班、挂职、进修培训;每年邀请知名院校、红色教育团队前来学院,全程跟踪办学环节指导教学。三是严管。建立了集体备课、集体评课、学员评课等相关制度,设置教学AB岗,邀请退休老专家与年轻教师开展一对一、一对多“传帮带”,坚持每月开展一次“集体备课、集中评课、集中交流”活动,每月通读一本理论书籍,每月开展一次教师演讲,不断提升学院教师理论水平和课题研发能力。

4.坚持借智引力,积极促进对外交流合作

一是加强与部门行业交流合作。与中国航天基金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紧抓每一次培训的时机,与全国、自治区等多部门建立干部人才培养合作关系,争取在学院设立培训基地。二是加强与知名院校和机构交流合作。与红色教育研究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开展课程体系设计、课题开发、课程评审、师资培养等工作;与全国知名干部学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每年交流互访,互相学习借鉴经验。三是加强与媒体的交流合作。加大可可托海历史和精神的宣传推介力度,邀请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人才网、新疆电视台、新疆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对可可托海历史进行深度报道;制作完成系列宣传资料。

三、可可托海党性教育基地目前存在问题和不足

1.培训的方式方法还不够多。虽然我们学院现在开发运用了11种教学模式,也取得了初步效果。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是感到,现有的培训方式仍然比较单一,特别是在学员自我参与,问题探索式、体验式、思考式的课程还比较少。在面对年青学员的教学上,寻找他们的兴趣点,如何打动“90、00后”,还需要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等等。

2.师资理论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打铁还需自身硬。学院虽然已形成初步教学框架,但教学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学院教师的业务水平,特别是理论水平和课程研发能力还有很大差距,在历史资料抢救挖掘、精神提炼、课程深度开发等方面,现有师资水平与全国党性教育基地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3.在可可托海精神的深度提炼上需更高层次的指导和帮助。可可托海因其战略地位特殊,鉴于国家保密需要,彪炳史册的历史贡献并未在党史中体现,成为了遗落在党史之外的一颗明珠。学院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虽已纳入全国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备案目录,但限于师资力量的层次和水平,在党史收集整理和总结提炼工作方面缺少专业性的指导和深度挖掘的能力。

四、加强组织管理,完善制度机制,推动党性教育基地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

1.围绕干部需求,精心设计课程。紧紧围绕学习贯彻新思想,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需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发打造专题教学和新的现场教学点。

2.创新方式方法,增强教学效果。在总结“实境课堂”(把历史搬进课堂,把课堂搬到现场)的教学经验和干部教育培训规律基础上,增加研讨式、案例式、访谈式等互动式教学方法在各类培训班次课程中的比重,推动教学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3.坚持选管并重,加强名师建设。坚持“政治过硬、素质优良”原则,选聘红色教育与干部教育领域的高层次专家学者担任客座讲师,发挥名师引领作用,实施名师带教与名师培养计划,通过“一帮一”“师徒结对”等形式,加快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适应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要求的师资队伍。

总之,党性教育是时代性课题,对于承担教育培训任务的干部院校来说,深入研究和探索党性教育规律,推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是一个永恒的任务。干部教育基地应当继续加强党性教育训前、训中、训后全过程贯通的探索,加强对党性教育入情、入理、入心全方位结合的探索,加强对党性教育教学、教育、教用全内容联系的探索,加强对党性教育教学大纲、课程体系、教师准入全体系标准的探索,抓好主课主业,确保党性教育更加扎实有效。

参考文献:

[1]李晓勤、冉军.关于可可托海干部教育基地后续发展的思考[J].中共伊犁州委黨校学报,2018(3):96-98

[2]刁静洋.新时代背景下胶东红色文化在党性教育中的价值及实践研究——以胶东(烟台)党性教育基地为例[J].现代交际,2018(20):80-81

[3]周锦红.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打造干部教育培训特色品牌问题研究——以漳州市红色资源整合利用为例[J].文化学刊,2019(02):179-182

作者简介:

隋强(1986--)男,汉族,山东省即墨市人,阿勒泰地区可可托海干部学院,研究方向:可可托海历史文化。

猜你喜欢
党性教育师资队伍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基层党校党性教育系统化探索
高职院校卓越师资队伍建设途径探析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提高党校党性教育实效性对策研究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
“三严三实”视域下构建党性教育新常态的实践路径
党员一生必修哪门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