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工程教育之人文精神探碛
——基于“成物—成思—成己”哲学文化观

2019-11-15 05:30徐浩源
关键词:工科人文精神境界

漆 捷,徐浩源,武 杰,梁 媛

(1.太原理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晋中 030600;2.日本横滨国立大学 都市科学部,日本 横滨 240-8501; 3.太原科技大学 哲学研究所,山西 太原 030024)

一、引言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是我国工科高校普及和推广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工程创新战略,为国家培养更多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所采取的一系列重要举措的总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工程教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逐渐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类型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为代表的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得到稳步提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一是培养了上千万的工程科技人才,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工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二是高等工程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三是形成了比较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结构和体系”[1],与此同时,在中国特色新工科的理论与实践领域也取得不俗的研究成果。2017年2月18日,由“复旦共识”所构建形成的“新工科”建设理念,特别强调“培育新的工科领域,促进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工程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科学基础厚、工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2],其实质是“国家发展进入新时代后诞生的高等工程教育的新理念”。这种“新理念”不仅指工程教育本身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培养属性,而且是“将人文素质教育自然地蕴含于其中,这在一定程度是对‘学以成人’教育观念的回归……因此可以视为工科高等教育在新时代的新跨越”[3]。然而,随着高等工程教育事业蓬勃开展,当今社会对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高校普遍偏重专业课程学习,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中华传统文化所彰显的哲学思维与人文精神的重要价值对工科大学生的精神塑造。

如何在现有发展水平上进一步提升高等工程教育的执行水平和实施效果,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破解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认为,高等工程教育既应重视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工程技术专业能力,也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层面对他们进行人文精神的塑造。正如李培根院士所言:“要进行深层次的工程教育改革,必须从人文情怀的角度去审视工程实践教育”[4]。高等工程教育应当更加重视塑造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与哲学素养,这有助于他们成为担当复兴大任、具有工程责任意识和社会使命感的德才兼备的工程人才。一句话,将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哲学精华与人文精神融入工科大学生学习生涯与人生规划是提升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等工程教育之人文精神”的理论意蕴

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是确保建设创新型国家,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之路的重要资源,现代社会不仅要求他们掌握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求他们具备更加全面的素质和能力。这种发展态势要求高等工程教育模式做出必要的调整,改变现有模式中某些不合理因素,使工科大学生成为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新型的高等工程教育应着眼于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培养工程技术人才。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及对专业的深度认知,即培养工具理性;另一方面要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结构,使其对工程事业抱有真正的兴趣和持久的求知热情,具备一定的工程责任伦理意识,即培养价值理性,后者与人文精神层面的教育息息相关。这样,“高等工程教育之人文精神塑造”可以理解为在高等工程教育实施过程中,以向大学生传授专业知识技能为基础,并从人文精神和哲学素养层面加强对他们进行工程道德观、工程安全观、工程之于民众安全与健康的服务意识、工程审美、“成己为人”的工程责任伦理意识的培养和塑造,使他们具备基本的理性认知能力,以及一定的工程审美能力、工程价值判断能力,为人正直、处事公正、求真务实,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民主平等,进而从人生境界和生命自觉的更高层面给予切实的思想引导,使他们成为符合社会工程发展需求的“面向未来的工程师”,其哲学内涵可归结如下。

在本体论意义上,饱含人文精神底蕴的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精神与思维、重境界与整体、重“和而不同”的优秀品质,这些品质是高等工程教育之人文精神塑造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在认识论意义上,人文精神循序渐进地融入高等工程教育的全过程,这需要工科大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有所体验和感悟,并以“明智、明理、明道”方式从中认识和把握人文精神的内涵与真谛。

在价值论意义上,人文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能够启迪心智、指引方向、坚定意志、确立目标,为大学生不断开拓人生发展新道路,并且有能力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和选择。

总之,着力于高等工程教育之人文精神与素质的培养和塑造,将会深刻地影响并提高工科大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加强人文科学教育使学生对新业态和新模式的人文元素有清楚的认识等,这些对学生适应日后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十分重要”[5]。这就需要高等工程教育的政策制定和决策部门调整思路,真正重视对工程技术人才的人文精神塑造,打造有灵魂、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未来工程师”,这既是工程社会化、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也是提升工程质量、保证民众身心安全、维护工程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三、塑造高等工程教育之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我国的工程教育在摆脱‘狭隘于技术’的和在‘技术上狭隘’的工程技术教育之后,就迷迷糊糊地扎进了科学导向的工程科学教育的怀抱。”[6]无论是技术化工程教育模式还是科学化工程教育模式都会导致明显的工具主义倾向。一方面,“科技化”单一培养模式“不仅排除人文、社科及其他具有典型文科教育特征的课程,而且也会排除很多工程科学的课程。实际上,它用职业培训替代传统大学教育长期以来形成的培养工程师的模式”[7];另一方面,由“科技化”工程教育思路沿袭而来的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在根本上并未摆脱“小”工程教育观之窠臼,从专业设置、课程安排到师资配置、工程实训等方面仍因循“专业培养”模式。高等工程教育之“人文精神塑造”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由现代工程涉及的知识广度与深度所决定

现代工程包含的知识广度和深度早已超越工程专业知识层面,经济、文化、政治、伦理道德思想等人文知识和理念正逐渐渗入工程领域,并与之产生愈加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不再像过去只是锦上添花的点缀或装饰,而是融贯成为密切的整体。有学者认为:“我们必须加强学科基础的覆盖面,传授更多‘现实世界’工程设计和操作……在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技能和解题方法方面提供培训,培养毕业生精通工程伦理和在工程和社会之间实现沟通。”[8]按照美国哲学与技术学会(SPT)首任主席、著名工程技术哲学家米切姆(Carl Mitcham)的观点,“如果工程教育不仅仅是高级职业学校中传授的技术技能的训练,那么它就必须包括哲学和人文学科。……工程师如果缺少类似广度和深度的教育,他们的身价将会打折扣”[9]。现代工程的建设与发展要求工科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还应当掌握工程责任伦理与道德、经济与政治、历史与文化、社会交往与社会心理学等一系列人文知识,这些知识将对工科大学生在提高综合素质、工程职业敏感性等方面产生基础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使其在未来积极参与工程实施、协调、管理、决策等工程活动中拥有更多主动权和话语权。在工程活动中遇到问题时,他们的跨学科学习能力、创新素质,以及责任意识、意志品质等人文素质都会在关键时刻起到重要作用。

工程师是调节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主要参与者和责任者,其基本职责是设计和构建安全的、高品质的工程项目,应当遵照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进行工程设计与建设,帮助工程项目的雇主和社会民众理解工程方案的价值及可能出现的后果。广泛涉猎与现代工程相关联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可以使这些“未来工程师”提高表达、交往、合理协商和信守计划方面的能力,懂得如何有效地处理复杂问题。这些知识能够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他们保持好奇心、专注度,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开拓工程视野,强化直觉思维、坚韧品质、创新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使他们在思想境界、学习心态、情绪管理等方面提升到更高水平,有利于个人形成新的知识有序化结构的水平和层次。实践证明,具备更为广博的知识储备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工程师往往能够展现出逻辑清晰、视野开阔及良好的沟通能力等优势,并有助于他们清晰地表达个人观点,克服压抑、盲目与冲动等非理性因素,具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特别是较为扎实的哲学素养使他们有可能达到这样的高度。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能够为学习者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完善的人格特质,这是从新手成长为优秀工程师所应具备的优秀素质。

(二)由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工程责任伦理意识所决定

工程是现代社会“复杂大系统”中重要的实践活动,它能促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要在工程实践过程中逐渐融入责任意识与伦理道德观念等人文因素。美国工程院发布题为《2020年的工程师:新世纪工程的愿景》报告称:“工程教育不但要培养学生们的分析技能和技术创造力,而且还要培养他们的沟通技巧、管理领导能力和伦理职业素养”[10]。这就要求工科大学生具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可能产生的社会伦理道德后果做出合理的预判能力,并尽己所能引导工程朝着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发展,高等工程教育也应当将培养工科大学生良好的工程责任伦理与道德意识放在突出位置。

美国《全国职业工程师协会工程师伦理准则》序言中提道:“工程是一个重要的和学术性的职业。人们期待着作为该职业的成员的工程师能够展现出最高标准的诚实和正直……工程师所提供的服务就需要诚实、公平、公正和平等,必须致力于保护公众的健康、安全和福利。工程师必须按照职业行为标准行事,这种职业行为标准要求遵守伦理行为的最高原则。”[11]工程共同体的相关人员应当将恪守工程伦理基本原则时刻铭记于心,许多工程事故的发生与工程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缺乏责任意识,以“工程技术人员的话语权”取代“民众话语权”等片面做法有直接关系,这些看似很小的、易于被忽视的细节往往成为引发民众抱怨甚至酿成工程事故的肇端。因此,培养“未来工程师”的历史使命感和工程责任伦理意识,需要在高等工程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注入人文精神,加强人文精神塑造,使充满“主体善意与社会和谐”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建造、监理与维护贯穿于工程活动的始终,并在工程建设中逐渐形成常态。

四、“成物—成思—成己”哲学文化观之于高等工程教育的逻辑演进

高等工程教育在本质上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天然渊源。“成物—成思—成己”哲学文化观不仅从思想观念、人生境界等哲学“本根”层面引导和塑造高等工程教育的培养思路与方式,同时,还与我国大力倡导的“大国工匠精神”互为契合。其具体的逻辑演进路径如下。

(一)“成物”教育

将传授工科大学生关于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并运用于设计与构建工程物的教育过程视为“成物”教育。“成物”教育是基础,它注重工程教育的设计理念和物化成果,所以要强调“真”与“美”的理念。一方面,工科大学生要认真学习工程技术专业知识,掌握过硬的工程技能和工程本领;另一方面,要“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产品”,既要保证产品的高品质,也要适应人们对美的需求。特别是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当人们的视野转向更高层次的审美需求,也就进入了创造活动的“实验室”,美是一切创造的源泉和一切实践的标准,所以,美育将是“成物”教育的刚需。

(二)“成思”教育

将大学生在工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逐渐融入创新思维与工程责任伦理道德之“思”(思想意识)的教育过程视为“成思”教育。“成思”教育是关键,它既注重开发工科大学生的思维潜力,拓展其创新能力,也重视发展其对工程安全观和责任伦理意识,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开拓工科大学生的理论视野。“只有眼界开阔,才能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如果仅仅懂‘理工’的人,只能成为‘师’,而成不了‘大师’。”[12]

(三)“成己”教育

将贯穿于高等工程教育整个过程的“追求人生境界和生命自觉”视为“成己”教育。“成己”教育是核心,关乎大学生身心境界的提升,即“观天地、察身物、悟己心、体大一。”[13]其中,所谓“大一”就是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境界;“体大一”就要使大学生在认识与改造自然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中,将提升人生境界和生命自觉的意识、观念、精神主动地与工程事业联系起来,在工程技术的学习与实践中产生“物(工程物)我(认知主体)合一”的心理体验,进而将这种体验渗透到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作为工科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宝贵精神财富,服务于民众、服务于社会。

基于上述分析,“成物—成思—成己”与高等工程教育互相契合,通过渐次展开的逻辑演进过程得以呈现。这个过程以“成物”(传授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并运用于设计与构建工程物)为起点,培养“成思”(培养创新思维与工程责任伦理道德意识)之习,臻于“成己”(体悟人生境界和生命自觉,塑造完善的人格结构)之目标。其基本思路如图1所示。

图1 “成物—成思—成己”逻辑演进示意图

五、“成物—成思—成己”哲学文化观融入高等工程教育的策略分析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要真正落实高等工程教育的各项政策,更好地实施高等工程教育之人文精神塑造,就要把“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中华文化传统优秀理念与日常工作紧密地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这也和上述逻辑演进过程相呼应。使“成物—成思—成己”的哲学文化观融入高等工程教育的实践活动,需采取以下策略。

(一)“成物”:传授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并运用于设计与构建工程物

工程作为一项群体性的实践活动,涉及的知识范围极为广阔,“工程技能与训练有着显著的多样性,而且远远要多于知识的其他主要分支”[14]。因而,工科大学生需要学习掌握不同类型的知识,使多元知识背景的成员之间能够互动与协作,这样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效率。除了专业知识教育,学校还应当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多层次的培养计划,量身打造、分门别类,突出专业特色,扩展不同层次大学生的知识面;还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将科学知识教育与人文知识教育相结合。比如,对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既要给他们传授理论力学、结构力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要有意识地给他们安排工程伦理、工程师的职责与义务、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等具有交叉学科属性的课程。另外,学校还可以布置一些需要分工协作的工程课题,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合作意识。任何一项规范严谨的工程课题都包含着与组织管理形式、制度安排、工程审美认知、工程与文化等直接或间接关联的内容,这类课题也易于激发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专业教师还可以结合自身专业优势,给学生讲授本专业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将专业领域代表人物的成就和业绩以“历史叙事”方式介绍给学生,让他们充分领略工程前辈取得成果背后的艰辛历程及其对社会的积极影响,以科普形式为学生推介本专业领域的最新科技发展成果。还可以有针对性地邀请人文社会科学教师讲授与工程建设密切相关的经济、文化、地理、历史、社会及人际交往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基础知识等。

(二)“成思”:培养创新思维与工程责任伦理道德意识

在工程活动中经常会遇到前所未见的复杂问题,这些问题往往需要创新思维参与才能更加有效地解决。其中,对传统观念和习惯思维的批判与质疑精神,对问题产生直觉、灵感与顿悟等创新思维方式都需要在工程教育中逐渐传授给学生,并内化于他们的思维过程之中,而工程伦理道德则需要外化于复杂的工程活动,以多元形式呈现出来。“2015年,教指委启动‘工程伦理’课程建设,希望通过建设、指导和引导,让工程伦理教育在(全国)各院校生根开花,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具有强烈的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工程技术人才将工程伦理体现到具体的工程实践中。”[15]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工程教育实践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工程伦理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工程师的责任所涉及范围有多广”。当工程共同体成员在工程建设中触及工程伦理道德问题时,需要学会通过工程责任伦理等相关知识做出合理的调整、判断与评价。工程责任伦理包含的重要内容是工程人道主义,“正确的(工程)行为在于对大多数人产生最大的善,对每个受影响的人都给以平等的考虑”[11]。通过工程人道主义教育,使学生正确树立“工程设计与建造是为尽可能满足使用者基本需求”的理念,“工程师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状况,对工程的设计、建设、实施等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即所谓工程的人本意识。更广义地说,工程体现精神,精神建构工程,而通过克服工程恶来追求工程善,就是当代工程师最珍贵的精神,同时也是支撑所有优质工程的最重要的精神支柱”[16]。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培养工科本科生特别强调“必须要在职业活动中显示出行为的伦理性和正直性……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意识,特别是对服务对象生活环境的保护意识”[17],他们广泛开展人道主义工程教育计划,旨在塑造有工程责任担当、道德正义和社会使命感的“未来工程师”形象。

高等工程教育应当注重培养工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工程质量意识及工程安全意识,以良好的职业观念和态度为基础,逐渐从行为与意识两个层面实现工程实践行为与工程审美、工程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统合”。目前,很多高校开设了工程伦理课程。教师在讲授工程伦理道德知识时应把工程责任伦理道德的基础理论融入鲜活的工程案例。通过分析案例,使学生不仅学会如何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水平,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与工程相关的各方利益冲突及协调过程中,以及在对工程质量的承诺、对工程使用者的诚信、对工程责任伦理的深刻理解等方面有更多收获。

(三)“成己”:体悟人生境界和生命自觉,塑造完善的人格结构

在工程实践中创新,在创新实践中提升人生境界,使工程活动成为兼具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价值创造的社会事业,这是高等工程教育塑造人文精神、总体把握人生规划、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重要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至高境界就是对“道”的体悟和追求,而“道”之人生境界也应当成为每一位工科大学生在职业发展道路上的境界追求。李培根院士认为,工程实践中涉及许多哲学之“道”,大学生要善于从中去悟“道”,以“道”的观念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并从中领悟天、地、人之道,使自己成长为“社会的人”。以“道”为出发点考察工程活动,对复杂工程系统的理解就不会停留于表面,而是将其视为“通过对事物的整体领悟而在实践上达到的境界”[13]。工程之“道”是工程学习者与实施者在与社会、自然融会过程中逐渐体悟的人生境界,这种体悟只有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与实践才能获得。进一步说,工程建设的总目标应当是中华传统文化之哲学精髓——“道”在具体操作中的传播与实际运用,即求知道、践行道、体悟道,也就是在工程学习与实践中领悟人生境界和生命意义,在道的境界中达到对宇宙人生的大觉大悟。工科大学生要把学习钻研工程作为一生的事业追求,自觉从工程涉及的各个角度思考问题,认真对待工程设计建造的每一个细节,将所学习的知识、所体悟的感受、所凝练的精神、所收获的价值贯穿于工程进展的每个阶段,使之切实成为智力支持和思想保障。总之,工程教育的“道”之人生境界应当成为工科大学生的至高追求。

通过以上三种层面的分析可知,以提升大学生人生境界和生命自觉为目的的“成己”教育是高等工程教育之人文精神塑造的核心要素。高等工程教育语境下的“成己”教育是主体性、主动性与创新精神的集成,是工程技术人员通过成就工程物来成就自身的审美意识、价值观与工程责任伦理信念,在此过程中达到新的人生境界,达到生命自觉的人生目标。从职业发展角度而言,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在工程实践过程中追求人、工程与环境达到高度一致的“整体和谐”。他们从实践过程中感受这份真善美的和谐。这份和谐之美必将促进他们在实现工程目标与人生目标统一的过程中,自觉将专业知识的运用融入对人生境界与生命自觉的体验。许多工程大师在工作中时常会被油然而生的真情实感深深打动,“那种打动是一般公众往往以为只有艺术家和其他投身‘人文’追求者才会有”[18]。这份“打动”,是在感官层面而不是在对自然结构过程进行抽象所形成的科学理论中产生的。它是工科大学生将工程事业与人生境界相结合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也是他们把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注入工程活动的“里比多”(libido,原意指人性的原发生物动力)。这种人生境界的至高体验既是保证工程质量、实现环境和谐、维护工程秩序、保障工程安全的基本前提,也是大学生将人文精神融贯于未来职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笔者认为,当代工科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既应该“学会如何做人”,也应该“学会如何思维”,并以此为基础,掌握必要的高层次知识与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即“学会如何做事”。

六、结语

在新工科建设引领的高等工程教育宏大语境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生境界和生命自觉表现为工程师以社会成员共同利益为中心,以深切的人文关怀与人文精神善待工程、善待社会,就像善待自己和家人,这将使工程产生远远超出其本身经济范畴的更为深远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人的‘生命自觉’与其说是形之于内的精神活动,不如说是形之于外的生命实践活动。在这种生命实践活动中,‘成己’和‘成物’构成了‘生命自觉’的具体内容,进而建构了‘生命自觉’的教育学内涵。”[19]高等工程教育塑造工科大学生的人生境界和生命自觉,从本质上讲就是要引领他们认识自我价值、感悟人生意义,使主体性与社会性充分融合,自觉寻找生命意义和追寻智慧之根。在工程实践中感受、体悟,判断、抉择和行动,这是工科大学生体验人生境界和生命自觉的过程,也是高等工程教育的重要功能与职责所在。

总之,将“成物—成思—成己”哲学文化观融入高等工程教育既是进一步贯彻高等工程教育战略规划的基础环节,也是全面提高工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应有之义,更是我们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要举措。

猜你喜欢
工科人文精神境界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品“境界”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