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血清谷氨酸系统代谢紊乱特征及相关因素

2019-11-15 08:05:40廖继武杨海华王丝丝马萍李從睿黄俏庭潘集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9年9期
关键词:双相神经元发作

廖继武 杨海华 王丝丝 马萍 李從睿 黄俏庭 潘集阳

双相障碍是以躁狂与抑郁发作反复交替出现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复发性疾病,是当今社会导致功能残疾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有关双相障碍的确切病因与病理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谷氨酸系统在双相障碍病理及治疗机制方面的作用倍受关注。现有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脑脊液、血清中谷氨酸(glutamate,Glu)及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水平呈状态性改变[2-3],脑功能影像学研究也发现双相障碍患者多个脑区出现Glu及GABA水平异常[4-6]。但迄今鲜见有关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期患者外周血液Glu能系统紊乱特征的报告。本研究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Glu能系统中关键物质谷胺酰胺(glutamine,Gln)、Glu、GABA 及GABA合成限速酶谷氨酸脱羧酶 (glutamic acid dehydrogenase,GAD)水平,计算兴奋性神经递质Glu与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比值即Glu/GABA,并分析各物质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以探讨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期患者是否存在Glu能系统异常及Glu/GABA平衡紊乱。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来自2017年7月至2019年3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就诊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入组标准:①符合《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ICD-10)双相障碍抑郁发作诊断标准;②年龄18~64岁;③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17,HAMD-17)≥17分,心境障碍问卷 (mood disorder questionnaire,MDQ)或轻躁狂症状清单 (hypomania check list-32,HCL-32)筛查阳性;④停用精神类药物时间达原使用药物5个以上半衰期,近3个月未接受物理治疗;⑤小学以上文化程度。排除标准:①共病其他精神障碍;②共病脑器质性疾病及其他躯体疾病;③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共纳入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50例。

对照组为同期社区招募的健康志愿者。入组标准:①既往及目前不符合ICD-10任一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64岁;③HAMD-17<7分,Young躁狂量表<8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7 分;④小学以上文化程度。排除标准:①患有脑器质性疾病及其他躯体疾病;②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③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患者存在血缘关系。共纳入48名对照。

本研究经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被试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资料收集 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收集被试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及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工作状况、家族精神疾病史,以及首次发病年龄、总病程、此次发病病程、起病形式、既往治疗情况等。对照组只填写人口统计学部分。

1.2.2 入组诊断与躯体疾病排查 所有被试由2名中级职称的精神医学科专科医师采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障碍访谈(MINI)中文版进行结构化临床晤谈,以明确诊断;同时行头颅CT检查以及甲状腺功能、肝肾功能、皮质醇水平检查,以排除脑器质性疾病及其他躯体疾病。

1.2.3 临床症状评估 以 HAMA、HAMD-17评估被试焦虑、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其中抑郁发作核心症状由HAMD-17中抑郁心境、有罪感、工作与兴趣、阻滞、精神性焦虑及全身症状6个条目组成。以MDQ及HCL-32评估被试既往躁狂及轻躁狂发作情况,以帮助明确诊断。如果MDQ第一部分有7个或7个以上问题选择肯定回答,并且至少有2个以上是在同一时间段内出现,对患者社会功能造成中度或以上损害,则视为筛查阳性;HCL-32中如有14个轻躁狂症状条目选择肯定回答,则视为筛查阳性。以上量表由同一名中级职称精神医学专科医师独立完成评估。

1.2.4 血液标本采集及生化指标检测 所有被试在早晨 7:00-9:00(患者在用药前),空腹采集静脉血2 mL,置于干燥管中,静置10 min,3000 r/min低温(4℃)离心10 min,取上清置-80℃保存。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Gln、Glu、GABA、GAD水平。试剂盒由广州蓝豚生物有限公司提供。Gln、Glu、GABA、GAD 试剂盒灵敏度分别为 10 μmol/L、0.1 mg/L、0.1 μmol/L、0.1 U/L,所有试剂盒批内变异系数5%,批间变异系数10%。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总病程、此次发作病程等非正态分布,统计描述采用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年龄、受教育年限、Glu系统各指标等描述为均数±标准差,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患者Glu系统各指标与总病程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与其他临床特征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双侧检验。

2 结果

2.1 社会人口学资料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50例,其中男 23例,女 27例;年龄 18~55岁,平均(34.35±6.23)岁;受教育年限 7~18 年,平均(10.24±2.14)年;总病程 12~168个月,中位数为 39.00(18.00,87.75)个月;此次抑郁发作病程为 0.5~8个月,中位数为 2.50(1.20,5.25)个月;HAMA 总分(18.42±6.37)分,HAMD 总分(23.76±4.26)分,抑郁核心症状分(11.62±1.76)分。对照组 48 名,其中男 22名,女 26名;年龄 20~64岁,平均(34.67±13.68)岁;受教育年限 7~16 年,平均(11.60±2.84)年;HAMD-17 总分 (5.61±1.31)分,HAMA 总分(6.11±1.02)分。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与对照组间性别(χ2=0.13,P=0.58)、年 龄(t=0.82,P=0.42)及受教育年限(t=0.39,P=0.4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2 血 清 Gln、Glu、GABA、GAD 浓 度 及 Glu/GABA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与对照组间血清Gl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P=0.70)。但较之对照组,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血清Glu水平 (t=4.68,P<0.01)及 Glu/GABA(t=3.44,P<0.01)增高,而血清 GABA 水平(t=3.10,P=0.01)、GAD 水平(t=4.46,P<0.01)降低(表 1)。

表1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与对照组血清中Glu系统指标水平

2.3 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Glu指标与临床特征相关性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组血清Glu水平与HAMD 总分呈正相关(r=0.52,P=0.03),而与年龄、总病程、HAMA总分、抑郁核心症状分、疾病分型、精神病性症状间无统计学相关性(均P>0.05);血清GABA水平仅与HAMD睡眠障碍因子分呈负相关(r=-0.38,P=0.04),与其他因素未见统计学相关性(P>0.05);Gln、GAD 水平与上述因素也无统计学相关性(均P>0.05)。

3 讨论

Glu为兴奋性神经递质,来源于Gln,在维持神经系统兴奋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过量Glu又具有神经毒性,加速神经元死亡[7]。GABA则为抑制性神经递质[8],在限速酶GAD作用下,Glu脱羧基后生成GABA,突触间隙的Glu及GABA部分由神经胶质细胞再摄取后进一步转换成Gln与Glu,形成谷氨酸代谢环路[9]。Glu能与GABA能神经元功能的动态平衡对维持神经系统功能稳定非常重要。现有证据表明Glu系统功能紊乱可能与双相障碍的病理机制有关[3-4]。

本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血清Glu水平、Glu/GABA增高,而GABA、GAD水平下降。提示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存在Glu能神经元活性增强,GABA能神经元活性减弱,兴奋性神经元与抑制性神经元间功能失平衡。既往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脑脊液Glu水平较对照组升高[2],GABA水平降低[3];自杀死亡者额叶皮质Glu水平增高[10],前扣带回皮质区GABA能神经元密度下降[6];脑功能磁共振研究也发现额叶皮质、前扣带回皮质Glu与Gln复合物水平升高[4,11-12],眶额皮质GAD表达增加[13]。这些研究结果均提示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存在中枢Glu能神经元活性增强及GABA能神经元活性减退。本研究则从外周循环角度证实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存在Glu能及GABA能神经元功能紊乱,间接支持上述研究结果。Glu与GABA在情感调节相关脑区表达丰富,与其他神经递质相互协调,共同参与情感及行为的调节,并且Glu/GABA平衡对维持大脑的正常活动至关重要。因此Glu及GABA系统上述异常可能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情感及行为异常有关。但本研究结果也与部分研究不一致,如有研究发现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脑内Glu浓度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14-15],前额叶皮质GABA中间神经元密度增加[16]。存在这一差异可能与双相障碍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以及Glu及GABA分布存在脑区特异性有关。本研究从外周循环角度发现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存在GAD表达异常。GAD是Glu合成GABA的限速酶,GAD水平下降,则由Glu脱羧合成GABA也随之降低,这可能是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出现GABA水平下降的原因之一,但其具体原因及机制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证实。

本研究相关分析发现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血清Glu水平与HAMD总分呈正相关,提示血清Glu水平越高,则抑郁症状越严重。此结果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支持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血清Glu水平呈状态性改变的假说[2]。同时本研究还发现血清GABA水平与HAMD睡眠障碍因子分呈负相关,提示GABA水平较低者,失眠症状更明显。这与动物实验结果一致:动物实验发现给猫脑室内注射GABA后其总睡眠时间延长[17];睡眠剥夺大鼠前脑基底区胆碱能神经元GABAA受体表达增加,恢复睡眠后,该受体表达密度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18]。并且本研究结果与有关失眠障碍的临床研究也有一致,失眠障碍患者大脑GABA水平平均下降30%,且GABA水平与入睡后觉醒时间呈负相关[19]。这些证据表明GABA能神经元在调节“睡眠—觉醒周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GABA水平下降可以解释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睡眠紊乱症状。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虽然有证据表明中枢神经系统Glu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血液循环,并是外周Glu的主要来源,外周与中枢Glu水平具有一致性[20],但外周GABA水平是否可以反映中枢水平,尚没有充足研究证据。因此,本研究未能同时检测外周与中枢Glu系统代谢水平,尚不能得出一般性结论,未来可在该方向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双相神经元发作
热轧双相钢HR450/780DP的开发与生产
山东冶金(2022年2期)2022-08-08 01:50:42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从光子到神经元》书评
自然杂志(2021年6期)2021-12-23 08:24:46
跃动的神经元——波兰Brain Embassy联合办公
现代装饰(2018年5期)2018-05-26 09:09:01
S32760超级双相不锈钢棒材的生产实践
上海金属(2016年1期)2016-11-23 05:17:28
DP600冷轧双相钢的激光焊接性
焊接(2016年8期)2016-02-27 13:05:13
基于二次型单神经元PID的MPPT控制
电源技术(2015年5期)2015-08-22 11:18:38
LDX2404双相不锈钢FCAW焊接及存在问题
焊接(2015年9期)2015-07-18 11:03:52
毫米波导引头预定回路改进单神经元控制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中医研究(2014年4期)2014-03-11 20:2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