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交流互鉴背景下中国文史纪录片的创新表达

2019-11-15 07:44
电影评介 2019年19期
关键词:故宫纪录片动画

王 宁

纪录片“documentary”一词最早出现在1926年英国纪录电影大师约翰·格里尔逊(John Grierson)评论美国导演“纪录片之父”罗伯特·弗拉哈迪(Robert Flaherty)的电影《摩阿拿》的文章里。作为当时“纪录电影(documentary film)”的简称,这个词在英语中既可以当名词表示“纪录片”,也可以用作形容词,意思是“文献的,纪实的”,因其在英语中的词根是“document”,表示“文件、文档”。可见,纪录片与文史纪录有着天生的不解之缘。弗拉哈迪拍摄的纪录电影开山之作《北方的那努克》既是关于爱斯基摩人在北极自然环境中求生的故事讲述,也是相关文化历史的生动纪录。与文字史料相比,具有影像直观性、叙事生动性以及声画结合的强浸入式体验性等特点的纪录片,在文化历史的保存、传播与认可上具有更大的优势。尤其在国际传播层面,文史纪录片更不是枯燥说教的“教科书”和花式炫技的“风光片”,而是有温度地展示历史,有灵魂地描摹传统,有情趣地传播文化。近年来,中国文史纪录片通过创新表达在国际传播中卓有成效,为研究文史纪录片提供了很多优秀的范例,值得进行研究性探讨。

一、动画进入纪录片的创新表达

北京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群,是近600年的中国宫廷变迁和历史沧桑的见证者,是海外观众眼中传统神秘、色彩瑰丽的东方大国的典型象征。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集大成者,故宫自然而然地成为海内外摄制中国历史文化题材的首选对象。2002年8月,中央电视台和故宫博物院决定联合制作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这是国内第一部全面反映故宫建筑、文物和历史的纪录片。经历一年的论证,2003年10月27日开拍,经过两年的拍摄,2005年完成每集50分钟共12集的《故宫》精华版。在创作伊始,《故宫》就与国际接轨,摄制团队中包括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德国电视二台的专业人员、日本摄影师以及美国好莱坞的动画制作人员。在《故宫》项目还是“一页纸”的时候,主创人员便考虑了国际发行,同时获得了国际媒体的关注。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签订协议,双方共同制作《故宫》国际版,并由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独家代理其海外发行。[1]《故宫》国际版更名为《解密紫禁城》,共两集,每集50分钟。

纪录片的真实性原则往往被拘泥于“在场”,对于非进行时的历史,不可避免地是用今人的眼光介入历史。1948年布鲁塞尔纪录片世界大会对纪录片的国际定义为:以各种方式在胶卷上录下经过诠释后的现实的各个层面,诠释方式可以是拍摄正在发生的事情,也可以是忠实而有道理地重演发生过的事实。[2]把握“忠实”和“有道理”这两个关键词,应是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有理有据地诠释到位,不过度渲染添油加醋地戏说历史。在史料缺乏迫于无奈的同时也为了追求艺术效果的情况下,创作者将视线投向了动画,借助数字化技术,再现如今已不复存在的历史建筑、人物和场景。早期的纪录片中几乎难觅动画的踪影,或者占比非常小,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在反纳粹纪录片中使用动画元素[3],美国导演温莎·麦凯的《路西塔尼亚号的沉没》(1918)使动画进入纪录片视野。虽然对“动画纪录片”的身份是否成立仍有诸多争议[4],不可否认的是,近年动画元素正非常强劲地渗入纪录片创作。

故宫近六百年的历史中,历史景象已不复存在,史料也有限,同时又要顾及观众的观感体验,调动观众观看兴趣,而不能简单地拍成堆砌史料的纪年片。《故宫》开创性地在中国文史纪录片中大量地使用电脑动画制作。12集的总长度为540分钟,经过电脑处理和制作的画面达76分钟,占全片长的14%。《故宫》中主要采用的动画手法有四种:一是纯3D制作;二是3D制作和实景拍摄相结合;三是从3D动画和实景拍摄结合到二维动画的转换;四是以古代绘画为蓝本制作二维动画。这四种动画手法对应地表达了故宫历史文化的四个层面:一是故宫建筑和建造历史;二是故宫的功能;三是故宫博物馆的历史;四是故宫中的国宝[5]。国际版由于篇幅所限,动画占总片长的篇幅并没有国内版那么多,但这四种动画手法和多处点睛之笔都被保留。《故宫》两版开篇都为3D动画对故宫的全景呈现。浩瀚宇宙,繁星点点,视线从深邃宇宙穿越厚重的白色云层,以俯视的视角全景呈现宏伟壮大的宫殿群,表达了故宫与日月同辉、与山川共存的厚重历史。《解密紫禁城》中故宫作为权力中心的迁都过程采用3D动画与实景拍摄相结合,先是俯视视角以3D建筑图动态展示故宫在元朝旧都面积上的扩建,接着动态表现元旧宫被推倒建成俯瞰新宫的小山,14年的建造过程被凝结为约1分30秒的3D动画,最终落成到实景宫殿,表现皇权中心从南京迁往北京。同样的情节在《故宫》版中,占用的篇幅更长,场景在3D动画和实景中来回切换,讲述了“万人运石”“神木出山”和“登基大典”等场景。必须说明的是,这些场景在历史典籍上是有明确记载的,创作团队依据故宫专家的现场指导,本着严谨的态度力求以现代科技手段真实还原历史。3D与实景结合转换到二维动画,主要是转换到二维地图,以二维线路图的形式更能清晰地展现故宫中文物的流迁过程。之所以以二维动画表现故宫的绘画作品,一是为了保护文物,因字画作品对于温度、湿度、光照、紫外线指数等环境有很高的要求,每天每幅画的拍摄时长有严格限制,摄制组每天最多只能拍摄两幅画,使用二维动画更能展现全貌,也便于细微观察;二是为了使画面中的人物和风景流动起来,产生别致的审美情趣和独特的视觉效果。比如《万国来朝图》中,太和殿外等候乾隆皇帝接见的使臣,内廷中欢度春节的乾隆皇帝和家人,通过飘扬的各色幡旗、点爆竹的皇子、升空的爆竹,使画面变得鲜活起来,既有磅礴的大国气势,也有温情的家庭和乐,是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典型宫廷绘画审美。

节目播出后,观众对文史纪录片中的动画使用有不同的声音,有观众认为:“我最喜欢里面的动画效果,极具中国山水画的神韵,一个字爽!”有人对这种画面处理持反对意见,认为动画合成太多,画面处理失真。[6]诚然,十多年前的动画技术,以今日的技术眼光审视有些动画场景的确略显粗糙,画面处理不够细致,甚至色彩有些失真,但作为国内在文史纪录片中大量采用动画效果的首创之作,应肯定其采用的动画技术是对文史纪录片的拓展和丰富,化抽象为具体,使平面的史料立体生动起来,更具观赏性。其实,现在很多网上流传的截取宫廷画制作的萌萌的如乾隆动图、康熙动态表情包等是受到年轻人喜爱的,动画技术在向年轻受众宣传故宫文化历史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使对中国历史所知甚少的海外观众的观影过程显得生动有趣,更易有代入感。除了大量使用动画技术再现历史外,该片还采用了延时拍摄、定点拍摄技术,是中央电视台第一部大规模使用高清电视设备拍摄的纪录片,在四川电视节“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评选中荣获最佳纪录片、最佳摄影两项大奖。

2012年,《故宫100》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央视网以及爱奇艺等平台播出。《故宫100》每段时长6分钟,在微博经过口口相传的口碑积累,再度成为热点,其火爆程度远甚于刚播出时,应证了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微媒介形态孕育且需要文化历史传播的新业态和微形式。《故宫100》的叙事切口很小,是化整为零将故宫历史文化元素拆散重整的“积木结构”,内容包含建筑、文物和宫廷生活三块,每块又可细分,如宫廷生活包括政治制度、典章制度和生活起居三个层面,每一集专注故宫整体历史文化中的一点。微记录、微传播的形式下,动画仍然在《故宫100》中占有一席之地。从功用上说,《故宫》中的动画元素主要是用于展示,表现故宫在时间流转、世事沧桑中的宏伟辉煌史。《故宫100》中的动画更多是参与叙事,传达节奏舒缓、氛围轻松、感情真挚、趋于生活化的小品文叙事风格。除了如《故宫》中一般用动画表达建筑物的具体构造和位置关系,《故宫100》中的动画元素更形象活泼、明快轻松。第21集《吉祥瑞兽》中,站立在故宫屋顶上的各种瑞兽突然活了起来,一个个萌萌的卡通形象从天而降,落到代表中国传统美好品质的文字上:坚韧、高贵、威武、灵敏……神气活现地围成一圈,寄托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愿望。第72集《皇子宫区》用卡通的小阿哥玩球的一段动画展现了宫帷生活祥和的一面。正如《故宫100》导演所言,动画元素的加入是为了切合年轻化受众的喜好。瑞兽和古代皇子等极具民族特色的符号置于配色柔和的动画背景中,动画形式之创新与东方意蕴之美融为一体,同时又满足了微传播时代年轻受众对简单直白、便于理解的快餐式信息的需求。《故宫》与《故宫100》皆以动画突破时空障碍,是宏大叙事与以小见大的相辅相成,是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相得益彰,动画元素展现史诗感的功能以及接地气的参与叙事功能都是对更好地凸显故宫历史文化的有益技术实践尝试。

二、“搬演”与纪录片的活色生香

作为开门七件事之一的茶,是展示中国传统人文底蕴的优选符号,小小的片片茶叶,延展出有形的茶具、茶经和茶艺以及无形的茶道和茶德。历来的对外交往中,茶往往成为典型的中国名片,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访华时,毛泽东主席以“大红袍”茶相赠。2013年,央视纪录频道推出中国首部全面探寻茶文化的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该片一共分为六集:《土地和手掌的温度》《路的尽头》《烧水煮茶的事》《他乡,故乡》《时间为茶而停下》和《一碗茶汤见人情》,非常完整地包含了茶的历史、种植、制作、分类、传播以及饮茶品茶等层面。在茶文化内容包罗万象的情况下,导演选择了一条“茶人茶事”的主线串联各要点。主创人员深度走访全球200多位茶人,最终精选出60余位最具代表性人物,从人着手,以人抒情。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即使是地点和人物保持一致,时间不可追溯,事件也只能“搬演”。所谓搬演,就是把往事表演出来。在纪录片的框架下,搬演以事实为依据,当然“表演”一词具有一定的创作成分,或者说带有一定的虚构成分,因为可能涉事人物会自觉不自觉地增加某种表演的成分而不自知,比如为了自己的形象更好看或者面对镜头的不适应感等,当然,这种情况基本不影响纪录片比较强的客观事实性。[7]当代纪录片中大量出现的“情景再现”,本质上也是把往事表演出来的搬演。

《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因主线为“茶人茶事”,故运用了许多搬演手段,情景再现了茶的人文属性和传统属性,构成了一幅意蕴深远的东方写意画。第二集《路的尽头》中,新疆汉子米吉提冒着生命危险,跋山涉水在昆仑山寻找雪菊泡茶欲治疗妻子的疾病。跟随着晃动的摄像镜头,马匹和毛驴的脚下石块飞溅,稍不留神就会摔下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山。虽然寻觅了一周,仍然未见雪菊的踪影,但观众仍被雪菊茶中蕴涵的对家人的爱而动容。西藏的一杯酥油茶见证了一家人的朝圣之旅;恩施土家人清明节用傩戏祭祀茶神,再现了源于唐代的传统仪式;制茶师为帮女儿治病参加斗茶比赛,充满悬念和紧张的比赛场景体现了父爱如山;通过特写聋哑制茶师的搓、揉、捏、撒等细微手部动作以及他专注陶醉的面部表情,感受到他在用心聆听茶声,对他克服家人的不理解,全情投入制茶的职业生涯感同身受。搬演再现的场景中,人们因茶找到了情感慰藉和心灵寄托,用茶表达着宗教信仰和职业操守。《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中的搬演主要是透过茶与人、人与内心、人与社会表达茶的民族性、传统性和人文性,诗意的搬演场景让人感受到茶散发出的灵魂清香,让观众感受到勤劳质朴、刚健有力的国民精神,全片弥漫着浓浓的“茶韵”。

不出意料的,作为典型中国符号的茶也进入了美国纪录片视野。美国肯尼索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和佐治亚州公共电视台自2015年3月来到浙江农林大学的茶园以及茶文化学院的实验室和教室,联合拍摄中国茶文化纪录片《中国茶:东方神药》(Chinese Tea: Elixir of the Orient)。这部60分钟的电视纪录片分为五个部分:茶的起源、茶的种类、茶的养生、中国茶文化、中国茶在美国。浙江农林大学的师生也参与到纪录片的摄制中去,分别扮演“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等镜头中的各种角色。[8]美国是仅次于俄罗斯的第二大茶叶进口国,但美国人日常经常饮用的是调味茶和水果茶,对中国茶的色、香、味知之甚少。因此在这部纪录片中,无论是追溯历史还是凝视当下,是描画传统还是刻画时尚,都运用搬演表现自然之茶,借助搬演,传递通感,通过屏幕向海外观众传递“闻得到,喝得到”的茶。通感是跨越渠道的表意和接受。符号感知的发送和接受,落到两个不同感官渠道中,比如用光造成听觉反应,嗅觉造成视觉反应等。[9]伴随着解说词,镜头中出现了演员扮演的穿着兽皮的古人无意中将树叶煮成茶,以及陆羽撰写《茶经》的情景。当然,由于史料有限,这种“摆拍”镜头在基于基本事实的前提下,具体细节内容相对于真实的“往事”已无从考察,今人扮演和拍摄的场景是顺应传播表达和宣传需要来安排设置的,能令海外观众直观地了解茶的悠久历史。片中用特写镜头表达中国茶的“色”和“味”,镜头下清淡的绿茶、温润的红茶和醇厚的黑茶,是用温觉和触觉形容视觉,品茶时人们脸上“甜蜜的微笑”是用视觉表达味觉。该部纪录片在海外大获成功,不仅获得第69届美国电视大奖艾美奖包括最佳专题纪录片奖在内的6项大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后期制作奖和最佳灯光奖),同时首播便创下3万多人的观看纪录,当年在美国电视平台连续播出5次。更值得一提的是,该纪录片还被上传到当地网络学校的官网上,作为中华文化教育的教学资源,成为了美国学生的文化教材,纪录片的光盘更成为美国前总统卡特的个人收藏。[8]

由于海内外传播时文化差异的存在,《中国茶:东方神药》的搬演运用原则是“悦目优先”,从自然性的层面通俗易懂地向海外观众传递茶之色、香、味和史,而《茶,一片树叶的故事》则从传统性和人文性的层面传递茶之诗和思:道法自然的人生哲理以及淡而不争的文化自信,两者的情景再现手法分别体现了形式之美和内容之美、自然之境和情感之意。当然,由于跨文化传播中文化折扣的存在使然,中国非物质文化的隽永含蓄层面可通过更简单直白的搬演表现出来,以免“多而不聚,深而不察”。

三、口述史的文化意识与使命担当

纪录片《下南洋》由马来西亚常青集团、中央新影集团、香港东方之子国际事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2013年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播。这部十集纪录片历时三年制作,纪录千年历史,全面反映了南洋华人的发展历程。南洋就像一块调色板,其中覆满了在多元文化交融和冲突的过程中的五颜六色,有红色的痛苦血和泪,蓝色的思家念国的离愁,黑色的扎根异乡的坚韧品质以及黄色的对心中故土的眷恋。如何令人信服地再现如此纷繁和宏大的海外华人史?今人无法逆转时空重返历史现场,历史纪录片一般采用“情景再现”作为对纪实手法的补充。“情景再现”以历史为依据,不改变事件的总体本质,对历史事件发生的环境、情景和人物行为加以符合逻辑的推演,达到纪录片主体诉求和情景叙事的要求。[10]这部十集纪录片时间跨度长、地理范围广、人物情节多,内容包括华人南下史、异国打拼扎根、家族架构和情怀、母国情节以及现代生活等,如何把这些线索串联起来,该片采用了用口述史进行情景再现的创作手法。口述史的情景再现从一个人的视角看待历史,重新叙述历史,他们或许是历史的亲历者,或许是基于“口耳相传”的史料,把肖像式的证言,与相关的视觉材料、现场素材、旧的新闻影片和照片、相关档案材料串联在一起,互为印证,从另一面挖掘历史的潜在可能。[11]

《下南洋》第一集《华南之洋》开头是荷兰籍华人李伟汉寻根的故事。他讲述自己的祖先如何从漳州去印尼爪哇谋生,随后他的声音转为画外音,镜头中出现了一张张当时南洋华人的黑白旧照片,揭开了纪录片探寻南洋华人史的序幕。中国人下南洋的动机和原因各有不同,但总的来说,被迫无奈的成分居多,因此华人的南洋史充斥着个体的悲欢离合和生离死别。这样的情节从当事人口中听到,是非常能令观众产生共情的。第四集《血泪南洋》中,年迈的华文老师余麦风讲述自己亲历的1966年印尼排华政策,政府强行关闭所有的华文学校,学校被武力破坏;当时十岁的李秀珍被迫离开华文学校,一直到她从印尼学校大学毕业,华文学校也没有再开放。他们的叙述饱含悲情,因为一个民族的语言代表着身份认同与归属感,亲历者的口述史再现了个体求生存的悲剧。“悲剧”和“崇高”是戏剧的永恒主题。《下南洋》不仅着力表现个体的生存困境,用个体命运的泯灭表现历史之“恶”,同时将个体叙事与家国情怀结合,从悲剧升华为崇高,崇高重在以一己反观群体的命运,将个体情感投射到族群总体的生命律动,从群体总体性的力量感召中产生敬仰与升华的心理活动,凸显群体之“壮”。[12]第六集《千年家族》中,李伟汉在印尼泗水探寻曾祖母的家族韩家,他与家族中的长者交流,听他们讲述家族先辈如何融入当地社会,逐步成为泗水望族的过程。中国近代史上的两次大迁徙,下南洋和闯关东代表的是中国人的开拓精神。从血脉延续、文化坚持到家国意识,用口述史的形式表达华人下南洋的移民历史,将具象的影像呈现与抽象的解说结合,声画合一地将中国人下南洋的世界想象及历史生活过程和当代中国人对这段历史的解读及中国与世界的未来思考实现了有机的结合。[13]海外华人不是他者,而是镜中的自己。在了解自身的基础上才能与别人更好地沟通。用摄像机关注华人在海外土地上的扎根历史以及当下发展,寻访海外华人史的过程是用心灵思索华人在文化融合过程中经历的艰辛和欢乐。海外华人本身就是文化交融的最好代言人,以他们之口讲述人类的迁徙,同宗同源的文化同胞,在世界舞台的不同区域,与不同肤色、语言、风俗的邻居共创美好生活,将是整个人类的未来图景。

文明多元并存是人类生活的自然图景,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多元文明在交流互鉴中才能充分绽放时代光彩。“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召开等都是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集中体现。在此背景下,纪录片领域的国际合作不断深入,媒介平台壁垒不断被打破,创作理念和手法不断取长补短、洋为中用,纪录片迎来了“最好的时代”,成为向海外传达历史悠久、传统深厚的中国文明的绝佳媒介。2010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台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切实把国产纪录片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方面,大力实施国产纪录片走出去战略。[14]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霍尔的“高低语境文化”视角,生活在低语境文化的社会成员在生活交往中偏向于运用更多直白的语言和符号,表达方式直接坦率,而高语境成员在日常交流中会借助由历史文化、社会传统、民俗风化以及宗教信仰等构成的高语境,表达方式婉转隐晦。[15]东方文化如中国、日本属于高语境文化。具体到文史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从前文涉及的《故宫》国际版以及《中国茶:东方神药》的命名上可见一斑。《故宫》名称简单大气,建筑、文物、人物无所不包;《解密紫禁城》(Inside the Forbidden City)第一集名为《过往秘辛》(Secrets);第二集名为《挣扎生存》(Survival),即使不是刻意为之,也能反映出国际团队还是更想为海外观众呈现一个神秘的、极具皇权威严的东方天子寓所,更贴合海外观众想象中的高语境文化中的故宫。《中国茶:东方神药》的英文Chinese Tea: Elixir of the Orient中的“Elixir”一词,意为不老长寿药、万能药、炼金药,很明显是切合了西方观众对中国文化的猎奇心理。国内版《故宫》和国际版《解密紫禁城》固然在技术层面都创新地使用动画技术表现历史,但两者传达的文化内蕴各有侧重。比如两个版本开篇的3D场景,都是从宇宙星空中穿越云层俯瞰故宫全景,《故宫》紧接着以高倍速动画展示故宫所在地不同历史时代的城垣变迁,从春秋战国时期的蓟城,汉朝的广阳郡,唐朝的幽州,金中都,元大都,明、清的京师,直至2005年的现代北京。这组3D动画镜头没有配解说词,但意义不言自明,故宫代表的不仅仅是近六百年的明清史,更应放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坐标中考量。《揭秘紫禁城》中没有展现北京城历史演变这一段,随着开场白“这里是神的宫殿”,同样从空中俯瞰视角进入紫禁城,观看“天子”在地上的寓所,镜头定格在以3D动画制成的巨大红日背景中,几乎占据整屏的红日冉冉上升,金光笼罩下的宫殿显得庄重、威严,是神圣的所在和神秘的象征。

当新中国的历史再次迎来全新的历史机遇,当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变得瑰丽多彩之际,应该充分挖掘文史纪录片这个“富矿”,为国家和民族保留最完整的记忆,同时向海外受众传达最真实的中国,在海外市场上做到有“奖”也有“市”。这就意味着文史纪录片不能“自说自话”,应从“宣传中国”变成“传播中国”,在硬资源层面加大对纪录片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在软实力层面把握各国在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层面的最大公约数,提供共通的情感体验;在巧技术层面借助动画、搬演、口述史等人类共通的表达方式,达到魂和体的融合,将文史纪录片打造成传播中华绚烂历史文化、激发家国情怀的国家相册。

猜你喜欢
故宫纪录片动画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雪中故宫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我是动画迷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
故宫大探索
宝岛上的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