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竞争力视域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研究

2019-11-15 04:09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竞争力办学内涵

■林 楠/山东商务职业学院

为进一步适应时代变革的要求,加强规范管理,提升职业教育内涵建设水平,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从2016年起,计划用三年时间分三个阶段组织实施30项重点任务,并制订重点任务分工及进度安排表,明确责任主体,掌控时间进度,全面落实各级出台的有关职业教育方面的政策法规、制度规范和标准要求,增强学校自我诊断、自我改进、自主发展的自适应能力,促进职业学校内涵建设水平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在内涵发展之路上走得更深远。并出台实施《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文件,明确了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重心已由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转向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的内涵式发展,为高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指明了方向。大力加强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深人推进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理论依据

(一)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

高等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指高等职业院校以其办学资源条件为基础,通过制定并实施科学的发展战略和办学思路、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教学活动、专业、课程、师资、实践教学条件、组织管理、文化建设等内涵要素的建设、优化功能发挥而形成的持续发展优势的能力。

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竞争优势之源,是高职院校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如何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加强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关键在于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这是研究的原始动因。

(二)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

所谓的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是以高职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从形式上来讲,就是把校园理念、校园文化、教科研、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和教师综合素质等方面融为一体的建设思路。

要加强职业教育内涵建设,当务之急是清楚高职院校当前所处的内外部竞争环境,才能为其量身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找到加强其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对策和方法,培植适合自身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也是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三)核心竟争力的本质就是内涵建设

核心竞争力是高等职业院校长期、稳步发展的灵魂。这种优势是单纯规模扩张所无法实现的。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需要一定的办学规模,但主要还是依靠内涵建设来增强和提升。现在高等职业院校之间竞争的实质已经演变成内涵建设的比拼,学校内涵建设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其竞争位置的优劣。所以,高职院校想要加强核心竞争力,就要优先发展内涵建设。这样,高等职业院校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院校竞争的现状

(一)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激烈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根据教育部数据统计,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共有1.25万所,年招生近千万,在校生2735.8万人。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必然会导致各院校之间的冲突和对抗。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主要体现在学生生源、学生就业、名校建设、优质校建设、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等,各高职院校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和优势,无不尽其所能的与其他高职院校展开竞争。

(二)普通高等院校将转向职业教育,高职院校面临优胜劣汰威胁

2014年初,教育部明确指出教育改革方向:目前国家1300余所普通高等院将有近一半将会转向职业教育,大学本科转型高等职业院校势在必行。而此次高校教育改革调整的核心是针对90年代末高校扩招后的600余所地方本科学校。目前全国有近200所地方本科院校已经加入到了教育部的高校转型中。

(三)取得同等文凭的学校与职业院校之间的竞争挑战

在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竞争对手主要有本科高等院校、自考本、境外深造和各种职业技能培训。学生最青睐的对象是普通本科院校。自学考试也相当有吸引力,很多考生也因此放弃高职院校。中短期职业技能培训的优势在于学费较低、培训项目较多、取得证书快,持证即可上岗等,对于一些急于踏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来说极具性价比,所以中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替代品。上述内容均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潜在威胁。高职院校在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时一定要有远见卓识,不断完善自己,防止被其他竞争对手取而代之。

(四)“校企合作”,有企业参与,使职业院校竞争加剧

教发[2014]6号文中指出: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是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重要实现形式,对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有重要作用。将现有职业教育集团的治理方式、发展结构逐渐完善,各类职业院校参与率稳步提升,到2020年实现全面覆盖,建成初具活力和带头作用的骨干职业教育团队。企业与高职院校都是双方所需资源的需求方和供应方。各高职院校积极同企业合作,获取企业资源,得到社会认可和社会捐助等,这也是高水平高职院校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各高职院校都在加大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这无疑会加剧高职院校间的冲突和竞争,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三、针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增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对策

(一)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制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战略

高等职业院校的治学理念和治学思路是否清晰是判断其核心竞争力强弱与否的重要指标。海尔总裁张瑞敏就认为正式先进的理念成就了今天的海尔,他说:“决定企业命运的是先进的理念,我们必须思变,没有理念就没有出路。”同理,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是推陈出新和独树一帜,这才是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这能映射出高等职业学校长期积累的深厚底蕴与治学理念,还能形成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规范师生言行举止的作用,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积极向上的精神。因此,高职院校必须为自己量身打造一批一线的高等技术型应用人才;以适应当地社会用人需求,以培养学生应用技术能力为目标来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培养方向。高职院校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走产学研结合办学之路”理念的指引下,才能将自身办学理念和治学特色发挥出来,进而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二)打造有执行力的团队,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执行是一个从上而下的任务传递和完成的过程,也是一个执行能力的学习、模仿和传递过程。与学院教学目标一致的方向感以及不折不扣实现目标的能力是一个学校执行力的最好表现。如若一个团队缺乏执行力,拥有再好的计划和治学理念也是一纸空文。也就失去了与其他院校竞争的能力。

(三)完善专业设置,适应企业、行业及地方建设需要

一所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水平能否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是判断其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大学生毕业工作难找,对口率偏低,就需要“回炉重造”。高职院校想要形成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离不开独具匠心的专业优势与品牌专业群建设。所以,在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上,高等职业院校需对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有准确预测,在充分了解当地情况的前提下,及时跟踪、分析、预测区域社会经济状况,提升课程设置的科学性,使得专业建设与当地龙头产业相适应,加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的能力。同时,专业设置应具有特色,学校可根据自身的办学环境、历史背景、师资条件等优势,将优势资源转化成专业特色,打造学校品牌,循序渐进地对课程进行投入,不仅要办好专业,更要办精特色专业,将鲜明的专业特色发挥出来,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境界。同时,学校要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基于毕业生就业和专业岗位群所需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制定课程标准,以达到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无缝衔接,专业知识与职业要求完美契合,实践教学大纲同专业岗位需求相互融合,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拉动就业率,增强就业竞争力。

(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人才是高等职业院校取得竞争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持续平稳发展的核心。缺少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核心竞争力就无从谈起,更无可能长久发展下去。学校首要目标不仅是育人,更是育才,而与企业相比,学校育才要比企业产品的难度大得多,质量指标的控制也不好把握,生产对象也由物变成了人,把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培育成国家社会所需的优质人才,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过程,需要的是更加繁琐且有效的能力和知识系统去完成。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职业学校核心竞争力发展

努力建设一支素质好、数量足、有特色、结构优,能充分适应高职教育就业需求,满足新形势下教学改革要求的教师队伍,能为高职教育稳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人才队伍建设主要的途径有两种。首先,对新入职教师开展职前素质培训,鼓励教师赴企业挂职锻炼,打造“双师型”教师。加大“双师型”教师培训的投入,完善教师定期专业培训制度,重视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与轮岗教师的知识培训,采取各种办法,使教师业务能力得到提升,解决兼职教师学历层次问题。学校要加大对教师进修培训的资金投入,扩大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规模,把骨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放到首位,增强专业教师岗位适应能力,制定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计划,实践能力是“双师”素质的关键点,加大对各种专业技能培训的力度,使更多的教师拥有双师资格,提升教师整体素质,使其尽快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还需每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一一个月以上,去企业挂职锻炼,了解企业生产一线技术的发展,努力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其次,兼职教师需是企业中优秀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他们能将企业先进的技术理念教给学生,将企业文化和价值理念传达给学生,从而加强校企合作关系,增强学院的活力,提高院校办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六 )构建独特校园文化,彰显职业院校办学特色

校园文化是学校长久发展的基础,是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学校精神、风气、制度、行为和环境等要素的集合体,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教育观念、办学品位和特色追求的积累与总和,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和必然选择。学校文化具有导向、凝聚、约束、激励等功能,能提高学生对高等职业校园文化功能的认知,这也是学校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目标,我们需要认识到校园文化在学校管理中起到的作用,有了校园文化作为铺垫,学校才能在积极向上的文化底蕴中正常运转。

猜你喜欢
竞争力办学内涵
夏粮丰收:内涵丰富 意义重大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照金精神的内涵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苏州工业园区综合竞争力列全国第二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战略应对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