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衍蔚 杨凤荣/江西洪州职业学院
在当今社会,各种高尖端技术不断涌现,组织制度方面更加完备、合理,各种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不断涌现,管理办法和技巧越来越高明。但是管理教学的理论基础落后,教材内容乏善可陈,没有任何指导意义,给管理学的课堂授课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冲击。因此,对传授管理学内容的教师提出新的要求,如果课堂教师不做出相应的改变适应当前飞速发展的经济需要,而是墨守成规,按照落后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只是将自己的管理学知识和教材中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学生死记硬背,却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讨论)进行授课很难满足当前的诉求。从传统教学走出来的学生只能照本宣科,根本不能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求教师学习先进的管理学理论,借鉴国外先进的实践经验,将其吸收转化,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将学生从死记硬背的状态中解放出来,逐渐变为教师精讲、学生多思多练,形成良好的互动。既解放了教师也解放了学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管理学不同于统计学、经济学等专业学科,如果能将理论知识学的足够牢固,就可以按照理论知识体系进行验证和总结,并且模拟实验的原理及实验方法都是比较完备的,只要按照特定的流程做,基本上不会出问题。而管理学却大不一样,当今管理学存在很多派别和各自不同的理论,这些派别都对管理学有不同的理解和见地,都是各自在实际的探索中总结出来的。管理学不但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一种控制方法,每个优秀的管理者都是有着极强控制能力的人。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管理学具有系统性、普遍性和验证性;从艺术方面来说管理学具有技艺、洞察力、考察力和沟通说服力。科学能够教会我们认识和理解,艺术能够教会我们具体该怎么做,管理作为一种艺术活动或实践,其最终作用应该是一种艺术活动,也就是说,管理所要实现的是对知识的合理运用而非知识本身,通过对知识的合理运用达到某种设想的目标。我们常说“理论结合实际”,理论只有应用到现实中才能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否则知识停留在空想里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管理学主要考察的是能够总结出一定的客观规律,由一系列的原则、主张和基本概念构成,具有非常强的指导意义。从这个大的方向来说,管理学是一门学科,可以相互交流和影响。比如,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你能学会如何制定策略,怎样做出合理的规划,怎样构建职能结构,学会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以及各种控制办法,能够掌握很多作为管理者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但如果你认为学会了以上内容就足够了,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因为管理需要极强的实践性,同时管理的目标又是形形色色的人,管理的问题和管理的变化点又是不断改变的,管理体系能够提供支持的方法和技巧非常有限。所以,要想将理论知识和遇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处理问题,还需要很强的运用能力。
因此,在管理学知识的传授中,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点,使学生不仅理解了理论知识的要点,同时也在实践中磨练其掌握的理论知识。通过课堂传授和实践的积累,增强了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使学生真正做到了边学边用。针对当前课本内容落后的问题,通过模拟现代企业的改进教学找到课本中不足的地方,对其进行改进,从而实现输送出掌握先进理论知识的新型人才,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当前教师授课的方式依然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即教师在讲台上讲解教材中的知识点、学生在下边听,授课过程中很少有互动的交流,只是单纯的讲与听的关系,学生学习的方向和重点完全参照教师设定的方向走,很少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观点。教师很少关心学生理解了多少,这样必然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学习效率低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背诵,如果是学习诗词歌赋,这种死记硬背还能行得通,但是用在学习管理学就不适用了。学习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往往是在考试前进行突击复习,考试后就把所学知识全部抛之脑后,根本做不到学以致用。在中国,学校教育一直都是以学生间接获取知识为主,缺少营造和培养学生主动汲取知识、思考所学内容的环境和能力。而在这方面,外国在教育方面已经遥遥领先,如果你看过国外上课的视频会非常惊讶,这哪里是在上课,这分明是在做游戏啊!与中国课堂的严肃、安静相比差异巨大。但是当你将国内学生的成绩与国外学生的成绩做比较时,你就会发现国外学生的综合能力非常高,他们每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并且水平不低。反观国内学生明显在创新能力上有欠缺。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思考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国内的教育学家都在倡导教育体制改革的原因。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缺少个性化的教学,每个学生的性格不同,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教育方式,如果全都按照一种方式进行教学很难做到面面俱到,而被忽视的这部分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很难取得进步。这也为我们的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做好授业解惑的同时还要留心不同学生的特点,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
随着资源争夺的加剧,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如何能够在当前的不利情况下率先找到出路,各个企业将目光全都对准了人才。21世纪最激烈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谁能笼络到更多人才,谁就取得了竞争优势。相反,如果不能留住人才,那么公司的前景就会变得不乐观。
高职学生如果想在未来的社会中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掌握过硬的技能,主动学习能力强,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任劳任怨,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在关键时刻能够承担责任,有事业心和责任心。
教师首先要意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因为教师处于教学改革的最前端,也是受到影响最大的群体。如果作为教学改革的第一执行人不能认真贯彻执行,教学改革就失去了原本的设想和意义,所以教师一定要认真执行。想要革新的想法越强烈,那么执行的力度就会越彻底。每位教师都应该积极求变,革新教学的方法及方式,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而不是将书本内容如同搬运工一样搬出来,而是要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总结问题。这样一个良性的循环中,对学生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帮助。
学生也要积极配合教师的工作,当在课堂上要求大家就某件案例发表看法时,要积极主动发言,因为良好的课堂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被充分的调动起来,进而学习效率也非常高。在课余时间要多涉猎和管理学相关的书籍,因为没有充分的理论知识做基础很难在将来走的更远。
学校要建立相关的运行机制,创造一种实践创新的氛围,学生可以组建各种形式的公司,因此加深所学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学校提供场地并开出各种奖励,以此吸引更多人参加。教师也可以在这种组织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一方面可以起到监督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起到引导的作用。
授课方法可以模仿国外的授课方式,即不限固定场地、不限上课形式,大家围在一圈,无形时间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使教师与学生不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也可以像朋友一样坐在一起,活跃了气氛。教师讲授部分理论知识后,留一个与所学知识相关的练习题供大家讨论,大家在讨论的过程中增进了对所学知识的了解。
授课内容上也要有所改进,不要单纯将教材内容作为课堂的全部,还要多掺杂一些企业的经典案例进行比对教学效果更佳。这样有理、有据,学习知识变得不再枯燥,而且还能让学生尽早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有助于他们接下来的职业发展。
学校可以制定一系列的考核指标作为对学生及教师表现的评价。对学生可以采取理论考试成绩+平时积极参加课堂讨论表现+课余活动表现进行考核,由原来单纯凭借考试成绩进行评价改为三项考核指标综合考虑,这样学生取得的成绩更能真实的反映出其综合表现。对教师可以采用学生打分+学生成绩的表现评价,同时参考教师在创新教学方面所提出的思路及研究成果等。
科学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而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当今的人类创新能力越来越强,学习和理解能力越来越高。人的素质的提高必然需要更高的管理方法、管理水平与之相对应,需要更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作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