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丽/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
教育领域在每个国家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是科教兴国的根本,也是我国人才强国伟大战略的基础和前提,由此可以看出,教育质量的优劣程度,主要是由教师这一主要实施者来决定,教师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同时近些年来,社会对于教师的关注内容也发生改变,过去更多关注教师的外在方面,也就是教师的工具性价值方面,而当今则更多关注教师的内在方面,也就是教师的职业素质方面,在教师的职业素质之中职业认同是其重要的内容,因此,职业认同的程度对于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意义重大。
对“认同”一词进行追溯,最早是源于弗洛伊德,其原本内涵主要是针对于某个个体来说,其对于个体或者是团体所产生的价值观、情感态度,还包括对行为进行的模仿内化,由此对职业认同进行理解,就可以将其理解为某个个体在从事某一个职业的过程中,对所从事职业所形成的态度、归属感、信念等等,而在学术界,针对于教师职业认同,当前还没有非常同意的概念或者是明确的界定,但近些年来我国很多学者都对其进行研究,其中我国学者宋广文、魏淑华在其研究中认为,针对于教师职业认同来说,其不仅是一种过程,同时其也是一种状态。但是,无论教师职业认同是状态也好,还是过程也罢,如果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认同度,也就同时表示教师会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职业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因为在这部分具有良好职业认同的教师看来,其从事的职业本身就具有非常高的价值,由此就会由衷的热爱自己的职业。因此,在投入到工作中以后,其就会充分发挥出自身所具备的潜质、创造力等,从而就会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如此也就可以避免产生将教师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也不会在适应教师职业的过程中有被动的感觉,而是满怀热情和积极性进行工作。
从某方面来说教师职业认同可以将其简单地理解成为由个人向教师的蜕变,其中不仅包括由学生或他人将自己看作为教师,同时也包括教师自身将自己看做教师。前者主要是将个体定义成或者是被认可成为从事教学活动的一种社会角色,而后者则明显不同,其主要是个体自身如何看待教育实践,如何看待教师自我角色的形成,如何看待教师职业,这种形成的过程也意味着此个体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要与教育职业和实践保持一致,并且还要在工作过程中可以为自己所有的行为担负相应的职责,也可以简单地说,就是需要教师可以胜任教师工作,同时可以在教育实践中成为较为成熟的参与者,以此表现而形成的教师。
在教师职业认同形成的过程中,不仅要收到来自作为教师的内在因素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受与教师相关的外在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对内在因素进行分析,其主要可以理解为个体特征因素,而对于外在因素来说,其不仅包括实际教学中的环境方面因素,还包括家庭、社会文化方面的因素。
在教师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对教师职业认同产生影响的个体因素分很多,例如,性别因素、教龄因素等等。根据当前现有的研究可以看出,女教师相比男教师来说,其职业认同水平一般高于男教师;另外,随着教师年龄增加,或者是教师的教龄增加,其职业认同就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除此之外,可以对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的还包括教师自身的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概念和形象、教学职业兴趣、信念等,不同方面的因素对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产生的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
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其所处的教学环境会对其职业认同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所谓教学环境,不仅包括教师教学实践过程中其课堂环境、学科内容,还包括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关系,还包括各个教师之间的同事关系,还包括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的关系等等。除此之外,还包括在学校原有的物质、文化的条件,学生、教育争论等多方面内容。如果从不同教学学科的角度来看,一般情况下多数的语文、数学、外语学科的教师都普遍认为,其所从事的职业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充分实现其价值;但教师所处的学校在物质方面以及所拥有的文化条件,对有教师感知其职业认同的方式方面,会产生非常明显且重要的影响。
对教师职业认同产生影响的家庭及社会文化因素进行分析,在家庭因素方面主要包括学生父母各自的职业,包括父母对学生的期望,同时还包括学生父母所处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声望、期望等多方面内容。在个体生活过程中,父母是其中的重要组成成语,如果个体的父母的职业都是教师,自然就会对个体有非常深刻且明显的影响,同时还可以对个体教师职业认同形成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角色模范作用;与此同时,如果教师的出生地为农村或者是更为偏远的地区,这些从教人员与城市中的教师进行比较,农村或者偏远地区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明显要高出更多。
通过构建并完善相应的考评系统,就可以考察教师的职业认同程度,并且要以量为基础和出发点,进而可以有效减少没有足够职业认同程度的个体数量。因为,在当今的教师队伍中,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教师没有端正的态度,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将教师职业作为生存的手段,从而必然会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况,因此,要对这部分教师进行职业认知方面的训练、培训,促使其可以明确自身的使命,激发出这部分教师对于教师职业的热爱,从而可以排除困难来全身心投入到教学活动中。但如果这部分教师通过培训、训练,还没有达到良好的职业认同程度,则学校方面就可以秉承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将这类教师劝退,另外,为了可以达到根治此类情况的目的,就可以在招聘教师钱就利用相应的考评系统来对其职业认同度进行考察,进而保证教师的整体职业认同水平。
对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进行分析,如果要形成良好的职业认同,其主要核心和基础内容是教师要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并且良好的自我认同也是在形成职业认同过程中的重要主导性因素。很多教师其自身的职业认同程度处于不高不低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教师从事职业的过程中,没有完全形成自我角色,因此,学校或者相关部门就可以帮助教师进行职业规划,促使其明确自身所从事职业的目的、方向,最终热爱自己的职业。与此同时,教师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规划其职业,对自身的职业现状、发展前景、气质、性格等多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不足等,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继而达到相应的职业认同程度。
综上所述,在教师进行教育实践工作的过程中,教师是否可以取得自我成行,其主要动力的源泉就是其职业认同,如果教师具备良好的职业认同,必然会促使教师在职业实践、发展方面起到良好的指引性作用,因此,基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力量的教师,其对于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对于教师或者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无论是学校还是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都要提高对职业认同程度的重视和关注,采用多种措施帮助教师做好职业规划,而教师自身也要充分认识到职业认同度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影响,正面面对职业认同的内涵和作用,从而改变自身存在的不足,积极投入到教育事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