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女性文学的繁荣和主要特征分析

2019-11-15 01:05张拴刚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33期
关键词:女作家文学创作时期

■张拴刚/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女性文学以其独有的艺术审美,文学内涵,思想表达,成为中国文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到唐朝四大女诗人薛涛、鱼玄机、李治、刘采春的诗歌吟咏,从宋词婉约派代表李清照的“易安体”到“清代第一女词人”贺双卿的词赋创作,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一批闪耀着才华情思的女性涌现出来,有的文学成就甚至成为中国文学中的瑰宝。

明朝中后期开始中国女性文学呈现出井喷之势。清朝则是推向了高峰。根据统计,中国古代自明清以来的女作家共计约为3900余人,而明清时期的女作家数量则为3750余人,清明之前的女作家数量只有150余人,通过这组反差巨大的数字可以看出,明清女性文学在其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形成的繁荣状况,是中国文学宝贵的财富,其中蕴藏着一些创新性的文学现象,成为推动中国文学不断丰富,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明清时期女性文学繁荣的原因分析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明清时期作为中国封建王朝从鼎盛走向衰亡的转折点,期间发生了很多新经济、新思想、新事物、新技术,给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而文学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在这个阶段女性权利的提高,意识的觉醒,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都为明清女性文学的繁荣提供了条件。其具体原因如下所示:

(一)资本主义萌芽催生了女性的自我觉醒

明朝中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源于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了许多行业需要女性来参与其中,比如缫丝业、养蚕业,尤其是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带来的市井生活的繁荣,让女性不仅仅局限于相夫教子,从事农桑的日常生活中,而是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给予了更多的角色,通过学习文化知识能够以参与到更广阔的社会活动。加上商品经济带来的思想解放运动,给女性对占封建思想绝对地位的程朱理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涌现了女性反礼教的思潮,在这种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时代背景下,女性对教育有了主动的要求,渴望学习知识文化的动力更加强烈。

尤其是江浙地区长期以来作为通过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为代表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心区域,与国内其他地方相比,在自身商品经济繁荣发达的客观现实影响下,在中外交流互动中,最早接受,也是最容易接受其西方思想。在明清时期的所有3750名女作家中,有80%分布在江浙一代,而且从万历二十一年开始,女性作家数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到了清朝仅江浙地区的女作家就达到了3000名,著作达4000余种。这些数据可以作证明清女性文学的兴起与江浙地区的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心学”思想对明清士大夫阶层的教育具有积极的影响

明朝中晚期的杰出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的“心学”思想,是商品经济推动下启蒙思想的体现,给当时“万马齐喑”的封建统治思想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其中其中从心学发展而来的台州学派,产生了以李挚为代表的女性进步思想,它主张男女平等,尊重女性,给予女性充分的教育权利。在社会思潮的影响下,许多封建士大夫阶层开始呈现出比较开明的教育策略,允许自己的子女学习知识文化,从而给明清时期的女性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明清以前的绝大多数女作家的身份为宫廷妃子和青楼女子,他们创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取悦对方,除了辞藻的华丽之外,其文学性和思想性均比较苍白,有的还呈现出强烈的男尊女卑的封建等级观念,而不是向李清照和朱淑真这样的少数女性创作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识。但是明清时期女性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其中一些文化社团和商业组织允许女性参加的开明环境,一些社会名流鼓励女性进行文学创作的积极态度,提供了交流互动,学习进步的平台,均推动了女性文学的前进步伐。

二、明清时期女性文学主要特征分析

明清时期女性经济的独立,思想的解放,自身角色的多样化,社会环境的开明包容,让女性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可以展示自我,这其中女性文学活动就是其在精神文化领域中的集中体现。而且其活动形式也不仅仅局限于文学创作,而是涉及文学评论,文学社团活动等多样化的形态。其表现特征也就有一定的开创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女性文学呈现出家族化的特点

文化创作女性群体的家族化现象在唐宋时期虽然有过记载,但是真正形成具有时代集体现象的却是在明清时代。这些文学世家大多数为官宦阶级,具有浓郁的书香氛围,通常刚开始由家族中的男性长者以包容开放的心态来鼓励指导家庭中的女性成员学习,然后在家族女性之间的言传身教,形成了一个相对比较独立的文学创作群体。这种家族化的创作群体在明清时期各个地方涌现出一些杰出的代表,但是在江南地区数百年持续不断的涌现,让该区域的文学地位尤其重要。比如明末清初的吴江叶氏家族,以叶绍袁妻沈宜修为中心,将生育的五女八男均培养成为文采斐然,精工诗词的文学创作高手,然后通过这五女八男与同时书香门第的家族联姻,吸纳了更多家族的女人进来,从而在相互激励,相互影响下,一门风雅,培养出了许多女诗人。这些家族化的女性创作群体,在血缘关系的带动下可以更好地进行教育培养,在共同兴趣爱好的驱使下可以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在同一个关系网的联动下可以提高自身文学传播的影响力,因此这种形式组织性很强,传承性很高,传播性很广,是促成明清女性文学繁荣的直接原因。

(二)女性创作体裁具有多样化特征

明清之前的女性文学创作者并没有形成专业的形态,她们只是将其作为诉说自己内心感想,或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而且文学创作体裁也只局限于诗和词两类。而明清女性中则出现了专业的女性文学创作者,并且创作体裁虽然诗歌仍然占主流,但是呈现出与时代发展相吻合的多元化特点。以阮丽珍为代表的戏剧作家,其创作的《燕子笺》具有巨大的文学影响力。此外,明清时期的女性文学创作者还涉及了弹词、小说、文学评论等领域,其创作文体的完整性,不仅彰显了这些知识女性拥有深厚文学功底,卓越的文学才华,也证明了中国文学在历史发展中越来越丰富多彩,文学理论越来越成熟,女性文学创作越来越受青睐。

(三)女性社团活动逐步活跃

女性通过文学社团活动拓展了自己的活动范围,是打破封建体制对女性自由束缚的重要体现,也是女性在文学创作中从单独的个体,走向群体性互动交流的重要标志,体现了明清时期社会活动相对以前封建时代,具有一定的开放包容的进步性。

而且,女性结社也是明末结社风气盛行影响下的产物。前期结社的对象主要同城地区家族之间的亲友,著名的社团有明朝的桐城“名媛诗社”、清朝的“蕉园诗社”、“清溪吟社”等,其活动内容主要为踏足远游,巡访古迹,讨论琴棋书画之艺,进行诗词歌赋之唱和。

到了清朝道光之后,女性文学社团开始打破地域限制,开始出现了跨区域的结合,比如当时影响力比较大的“秋红吟社”,便是北京地区的诗人顾太清与杭州地区的诗人沈善宝等人趣味相投,组建而成的。

(四)女性文学创作行为与男性互动交流更加紧密频繁

从清朝开始,女性的求职欲望越来越强,她们已经不满足于家庭教育,而是更多地接受社会上学识更加渊博之人的教导,《红楼梦》中林黛玉接受贾雨村的私塾教学的故事情节便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再现。而到社会生活就会冲破“男女授受不亲”的限制,在男性老师的教导下,男性文人的接触中提升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存在感。

而且,当时的社会环境,尤其是男性倡导女性去学习文化知识,让女性能够与自己的父亲,丈夫或者家族其它亲人一起,或以师徒的方式,或以同辈切磋的方式,对彼此的文学造诣均有极大的提升作用。

三、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可见证明清女性文学的繁荣与当时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主要特征体现了具体时代背景下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对我们当今的女性文学创作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女作家文学创作时期
音乐文学创作中的审美意识探微——兼读李渔《窥词管见》有感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聚力文学创作 服务武功大局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等待三天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出版经济与文学创作
两位获诺奖女作家笔下的女性“逃离”之路——《逃离》与《到十九号房》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