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英
摘 要:“正是重庆好风景,半山森林悟真知”,有幸于2019年4月10日到16日前往重庆参加全国中小学青年教师培训高级研修班,七场培训,从国家的政策到教育理论,从学科育人到生态课堂构建,从技术指导到课堂案例剖析,每一场讲座都受到心灵的洗涤,思想的碰撞,情感的共鸣,如同一把把火把,点燃了教育的梦想。
关键词:教育人生;好教师;德育
一、讲座拾贝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李源田教授带来的《培根铸魂 守正创新 种好立德树人责任田》,他从四个角度分析我们如何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是把准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二是追求价值,遵循教育规律,提高教育质量,坚持种好立德树人责任田;三是聚焦主题,跟上时代步伐联系学科实际,教书育人迈上新台阶;四是凝聚力量,抓住重大机遇,实现自身发展积极开创学科教育新局面。李教授对党和国家关于教育的有关政策进行深入浅出的解读,声情并茂的解说,结合李教授个人的教育经历,让我们对教育的理解有了高度,告诉我们埋头苦干的同时还要抬头看看天。
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朱福荣为我们带来了《基于新时代的学科教学向学科育人的转型》的讲座,他说我们的教学要人师和经师合一,既要为经师,又要为人师。新时代的新教育思想要求学科教学向学科育人转型,有效路径就是“全息育人”,“全息育人”就是五育并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程、全面、全员育人。
重庆市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贺晓霞老师为我们带来的《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回归尝试 回归本分》,指出如何进行“五育并举”的实践,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的有效教学活动组织。教师的活动主要是定目标、定主题、提问题、讲知识、筹活动、推步骤、给材料、答疑问、导方法、作总结、评学生;学生的活动主要是听讲、练习、阅读、试听、思考、交流、研讨、展示、答问、操作、试讲。
重庆市九龙坡教师进修学校王开明老师为我们带来《UMU互动学习平台》的讲座,介绍了希沃白板、UMU互动学习平台、101教育PPT,PPT美化大师等软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指导。他指出,教育信息化2.0时代,不仅要做到融合应用,还要做到教育的重新构建。教育现代化是发展的引擎、发展的动力,引领发展的方向,我们要站在巨人的肩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让学生能在大数据时代得到发展。
重庆市璧山区教师进修学校曾佑慧老师的讲座主题是《从问题到特色的多元路径》,她主张我们教育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想和做的事都是为了学生的利益。她讲述了如何从小问题成就大学问的过程,为我们指亮了一盏灯。曾老师提出实现育人的多元路径:要坚定问题终点——立德树人;坚持终身学习——读好书,交高人,成天下;坚实校本教研——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坚守学生立场:机会—平等—需求—差异—存在。
西南大学王牧华教授的讲座主题是《学习领导与课堂生态构建》,从国外文献开始,指出学习领导与课堂生态构建的理论依据,基于此构建了学习领导体系和课堂生态构建体系,提出的“思趣活来”教学模式,从理论的高度介绍了“共生”“阶梯”“转化”的课堂如何建构。
最后一场讲座的落脚点落到了课堂的具体实施,是重庆市沙坝区教师进修学院的李代文老师为我们带来《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案例剖析》,从高效课堂的构建理论出发,到案例的细致剖析,有具体的理论,有典型的案例,让我们领会到如何构建高效课堂。他提出高效的课堂要做到六大突破:课堂文化要从规范走向规则,规则走向规格;学习内容要从碎片走向整合,整合走向融合;学习动力从自主走向自发,自发走向自觉。
二、心得体会
(一)仰望星空,看到诗和远方
为实现两个百年梦想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教育,教育是基石,教育兴则国家兴。理解教育的前提必须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要命题。
“为谁培养人”,教育需要正确的发展方向,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教育者,我们对“为谁培养人”的命题有着坚定的立场,我们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需要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生,培养具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培养具有“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人。
“一个人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一个人一生的幸运;一个学校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一个学校的荣光;一个民族涌现出一批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要在培養奋斗精神上下功夫,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争做“四有”好教师,做好学生的四个引路人。不要只是埋头苦干,还要做到抬头看看星空,看看诗和远方。
(二)站在巨人肩上,领悟教育规律和真知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教育学教授乔治·奈勒说“那些不应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一个肤浅的教育工作者,可能是好的教育工作者,也可能是坏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好也好得有限,而坏则每况愈下。”让我们不肤浅的很好的方式就是站着前人的肩上,用深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去武装我们的头脑,这些理论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教育现象的认识,正确的认识是成功教育的前提。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有助于我们在学校教育中抓住问题的关键,作出正确的判断。理论来自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理论还服务于实践,我们用理论指导教育,在实践中又丰富和完善理论。
(三)德育育人,探寻“立德树人”德育途径
作为德育工作者,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在青少年的“拔节孕穗期”,做好学生的引路人,让学生怀揣中国心、做着中国梦,实现祖国的现代化。德育工作者将党和国家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要求落细、落小、落实,我们在德育过程中要坚持正确方向,坚持遵循规律,构建符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教育规律的德育,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的育人合力。在德育工作中,通过德育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创新途径和载体,将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求贯穿融入学校各项日常工作。
(四)学科育人,构建高效、优质的生态课堂
陈宝生部长在《课堂革命》中提出,要把质量作为教育的生命点,让教学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是有“质量”的课堂?语文老师说有“质量”的教学是太阳,学生是万物,万物在太阳下茁壮成长;历史老师说有“质量”的教学是一场古代皇宫狩猎的过程,老师抛出教学目标,教会学生狩猎方法,学生想尽办法将猎物带回,老师进行评价;物理老师说有“质量”的教学是一场输电的过程,老师将电流给学生,学生感受温度,亮度,幻化出缤纷的光影故事;化学老师说有“质量”的教学不是物理变化,而是化学变化,师生碰撞,生生碰撞,生成万千反应;英语老师说有“质量”的教学是一场国际旅途,老师协助你制定攻略,学生完成遨游世界的梦想;地理老师说有“质量”的教学就是登山,带你跨过山谷,攀过山脊,在路上寻找水源,找到欣赏最美风景的角度,最终登山山顶,实现“一览纵山小”的人生视角。总之,有“质量”的教学要改变“教师教”的状态,要以学生“学”为主体,或者说应该是师生共生的课堂、学生可以发展的阶梯课堂,是能够保持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真实的情景,设计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进行激励性的点评和引导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让课堂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现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探究学习的深度性。教师还应当在教学中創设体验式、演示式、实践性的教学过程,让学生感悟学科的价值,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五)科研助力,成就精彩教育人生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科研,“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克服职业倦怠的唯一途径就是教研,教研促进创新,创新是保持激情的源源动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如果你想让老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快乐,使得天天上课不至于成为一种枯燥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那么如何做研究,第一就是要写,把对教学的困惑、领悟写下来,写作是对自己思绪的整理,这样才不会让灵感如昙花一现般稍纵即逝,李源田教授说不动笔写只会让自己处于“低吟浅唱”的地步。第二是阅读,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人明智,读书让我们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让我们的思想有厚度,让我们如虎添翼,为科研插上翅膀。第三是反思,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反思使人学会扬长避短。第四是和同伴的交流,和智者的对话,“三人行必有我师”,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才能成就大智慧。“生命不息,折腾不止”,老师只有爱折腾,厚积薄发,才能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一飞冲天,成就不一样的人生,达到教育的高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本次培训使我看到了教育的高度,研究的深度,理念的落地,教育家的格局。“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奋斗不止。我将不忘教育初心,真正做到入眼、入脑、入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砥砺前行,影响一代代人,成就精彩的教育人生。
参考文献:
[1]陈欣.花若盛开,蝴蝶自来:做一个“四有”好教师[J].贵州教育,2017(12):14.
[2]谢和成.落实“四有”国标 争做中国好教师[J].教育教学论坛,2017(35):240-241.
[3]毛凤鸣.幸福教育成就幸福教师[J].教育科学论坛,2018,428(14):75-76.
[4]陈澍宜.弘扬师德教育,论“四有”好教师的重要性[J].新课程,2017(25):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