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以学为本的中职教学模式变革落到实处提供了新的路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中职教学,拓展了课堂时空、拓展了课堂学习为泛在学习,实现了传统以教为本的课堂向以学为本的混合式课堂的转变,这为有效解决以学为本中职课堂教学遭遇的困境提供了可借鉴的新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教学;“运输作业实务”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是数字化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在这种趋势下,信息化教学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技〔2012〕5号)指出:“职业院校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鼓励发展性评价,探索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倡导网络校际协作学习,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已步入发展的快车道,教育的各个领域都在尝试与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信息技术已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元素之一。在此背景下,我们尝试在中职“运输作业实务”课程中,以网络为平台,依据该课程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学习需要和知识体系,基于数字化资源、运用信息化手段和灵活有效的多种学习模式,探索中职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途径。
二、信息化教学——新学习生态的形成
(一)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形成
我们通过孜孜不倦地探索、开发、建设、应用,逐步形成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我们将结合一节课《公路整车货物托运程序》来阐述该模式的运作方式(见下表)。
從下表我们可以总结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基于“翻转课堂”理念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信息技术、教学资源、云平台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在这里,我们注意信息化手段适当、合理地应用,而不是盲目地炫耀或堆积;在这里,我们注重过程教学,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注重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效果;在这里,我们依托技术的力量,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关注个性化学习,也努力尊重每一个学生的认知规律。我们渴望以此实现定制化的学习,为学生提供深层次的认知体验,提高学生高级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除了助力教学模式的改革,也给综合性、发展性的教学评价提供了有力保障。本节课借助信息技术,根据学生参与探究活动的全过程所反映出来的学习状况,对其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探究能力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等作出适当的评价,这使得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优点及不足,为学习方法的调整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
(二)信息化教学卓有成效
本课程经过多年的信息化课程建设及应用,通过对比观察法、个案分析法对信息化教学应用前后、试验班与非试验班、试验班信息化教学课程与非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情况如下。
1.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学生深度参与
我们随机在2015级和2016级各选取一个班级作为信息化教学对比的试验班,两届试验班在视频资源学习、课程资源学习、延伸资源学习、头脑风暴活动等参与时间、讨论答疑参与度、小组任务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测试、作业、作品等方面较以往教学班、非试验班和试验班其他课程有了质的变化和提升。我们以可量化评价的作业(图1 试验班与非试验班作业完成情况对比、图2 试验班与非试验班作业成绩对比、图3 试验班信息化课程与非信息化课程作业完成情况对比)和测试(图4 试验班与非试验班单元小测、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我们反对一纸定成绩,反对以成绩为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标准,但不可否认,信息化教学对学生学习是有帮助的。样本班级刚开始并不是成绩最好的班级,但信息化教学、信息化资源、信息化教学环境,信息化教学平台等有力地为学生学习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简单、易操作的交互环境,使得中职生不再畏缩,而是勇敢自信地通过平台提出问题,在讨论中、在资源的海洋里寻求答案,解决问题。在这种良性循环的过程中,学生重拾学习的乐趣,从刚开始微课资源只有5~10个人观看,头脑风暴、答疑解惑只有零零星星的几个人参与,并且回答得非常简约、随意,到现在平台上火爆地、详细地、全面地讨论,每个人都跃跃欲试抢着说,每个人都渴望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找到了成就感,并把这种课前学习的兴致带到了课上,在交流中学新知,在合作中寻提升,在对比总结中掌握知识点,学习成绩自然有所提高。综合近三年的教学反馈,学生在知识、技能、素养的形成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和长足的进步,教学目标达成度高。此教学模式受到学生、家长、教师的一致好评。
2.多种学习方式并存,促进能力提升
从课前到课后,我们都积极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此,我们多次尝试将“归纳探究”与“实操探究”相结合,在理论知识部分,我们引导学生通过课前翻转课堂的微课学习,探究掌握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而在课上,我们则通过情境创设、课堂研讨、任务驱动、活动教学、案例分析、实操演练、课堂小测等多种方式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手段,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这两种探究活动相结合,以理论知识为依托,实操实现技能内化,重视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同时,在整个过程中,采用分组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互相帮助,以帮带教,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
在这个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人,在云平台和手持终端的支持下,他们在学习的每个环节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与人合作探究学习,并结合大量的延伸资源开展研究性、拓展性学习,最终实现沉浸式学习。这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探索创新能力、信息检索与处理等职业关键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多种学习方式中,逐步形成并确定了自己的学习模式,使知识经过分解、重构形成属于自己独有的知识体系。如此个性化的学习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为日后的持续学习、终身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几年的奋斗,我们初步理清了信息技术与中职教学有效融合的方法和途径。实践证明,信息化课程改革无论对学生学习、教师专业发展还是教学改革都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未来,信息化教学之路还很漫长,还有很多值得我们思考、探索、琢磨的地方,因此我们必须戒骄戒躁,谦虚谨慎,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更新教学理念,完善课程资源,不断探索实践。
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希望,每一个孩子在学校的机会和时间都异常宝贵,面对新时期职教发展的新要求,我们唯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纪利霞,康淑瑰.基于微课的中学数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7(10).
[2]杨树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6(1):134-136.
作者简介:符咏(1986—),女,广东珠海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信息化教学、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