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围产期的护理干预价值

2019-11-14 08:37:16郑玉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年27期
关键词:围产期心脏病护理人员

郑玉文 游 祯

(厦门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福建厦门361001)

妊娠合并心脏病为产科合并症,一旦合并出现会明显增加产妇心脏负荷,诱发心力衰竭,危及产妇及胎儿生命安全[1]。该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我国约占1%左右,为诱发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因素,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随着孕期延长,机体血容量持续升高,导致出现横隔上抬、心脏移位现象,明显增加孕妇心脏负荷,随着病情加重逐渐诱发心力衰竭[2]。临床资料显示[3],妊娠32-34周、分娩后72h为心力衰竭高发时间段,为确保母婴安全、改善母婴结局多于围生期进行护理,通过加强病情监测、饮食干预、并发症预防等,降低心力衰竭发生率,我院选择68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实施围生期护理干预,对其实施后临床价值、患者满意度分析,现将课题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接收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齐全患者;(2)无严重脏器组织损伤患者;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妊娠期并发症患者;(2)先天性心脏并患者;(3)依从性较差患者。实验组患者年龄:22-38 岁,平均年龄(30.0±8.0)岁;孕周:24-40周,平均孕周(32.0±8.0)周;心肌炎患者 6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4例,高血压心脏患者9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6例,贫血性心脏病患者9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1-40 岁,平均年龄(30.5±9.5)岁;孕周:30-41周,平均孕周(35.5±5.5)周;心肌炎患者 6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5例,高血压心脏患者8例,甲亢性心脏病患者5例,贫血性心脏病患者10例。对比两组患者年龄,孕周,及其他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课题已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审批,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后,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指导患者加强饮食控制,叮嘱其定时、定量服用药物,且护理人员需引导患者加强生活、环境管理。

1.2.2 实验组 采用围产期护理干预:(1)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中,需引导其了解同种疾病分娩成功率及相关病例资料,与此同时告知其现阶段治疗优势,并配合讲解临床相关知识,以改善其临床配合程度。

(2)病情监测:故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宫缩频率的观察,一旦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告知医师,并配合进行临床处理。

(3)生活护理:指导患者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低盐、低脂及微量元素丰富食物,日常生活中多进食纤维素丰富水果,且需多注意休息,并加强体位管理。

(4)分娩期护理:分娩过程中需加强对子宫收缩、胎头下降情况的观察,整个产程需配合进行心理疏导、安慰,并加强对其临床症状、体征的观察,一旦发现心力衰竭征象,需即刻上报医师并配合进行处理。待患者进入第一产程,指导其于宫缩间隙进行适当休息、饮食,并指导其进行有效呼吸,以缓解其不适感。分娩时可根据情况使用镇静剂,避免腹内压升高诱发心力衰竭。第二产程叮嘱患者勿屏气、用力,待宫口全开进行分娩,护理人员需根据自身经验指导分娩,尽可能减少产妇体力消耗。待胎儿娩出,护理人员需将沙袋放置于腹部,规避腹部压力骤降诱发心力衰竭,并加强对其血压、脉搏、宫缩情况的观察[4]。

(5)产褥护理: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宫缩、血压等的监测,并需为其安置合适体位,加强对其会阴、口腔、乳房的清洁,避免发生感染。

1.3 观察指标及评估标准

(1)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参考医院统一下发百分制量表评价,得分、满意度成正比。(2)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进行评估:对24h出血量、新生儿评分评估。满意度采用护理满意度调查表,90分以上满意,80分以上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分为100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学资料都采用SPSS21.0专业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所有的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用χ2检验,P<0.05评价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评估

实验组24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新生儿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1。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估

实验组患者产前、产中、产后护理满意度评估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评估(±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评估(±s)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3 4 3 4 2 4 h出血量(m L)1 7 8.6 8±2 5.3 6 2 7 9.6 3±3 0.7 2 1 4.7 7 6 7 0.0 0 0 0新生儿评分(分)9.7 6±0.3 8 8.5 1±0.4 1 1 3.0 3 8 4 0.0 0 0 0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估(±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估(±s)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3 4 3 4产前9 2.3 5±2.0 6 8 5.2 1±3.4 2 1 0.4 2 7 8 0.0 0 0 0产中9 2.4 6±2.1 6 8 7.1 4±2.6 3 9.1 1 4 9 0.0 0 0 0产后9 3.0 5±1.6 9 8 5.2 2±3.1 6 1 2.7 4 0 6 0.0 0 0 0

3 讨论

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在围产期受各种因素影响,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大,导致产妇心脏负荷量逐渐增加。妊娠合并心脏病不仅会诱发心力衰竭,还会影响母婴结局,故需在其围产期配合进行护理干预,将其该疾病对母体、胎儿的影响[5]。护理干预自产前、产中、产后3个环节进行,此类患者多伴有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进行科学、合理心理疏导、健康教育,使其对临床治疗、干预方法有一定认知,规避不良情绪引起的血流动力异常[6-7]。配合进行生活护理、病情监测,心脏病患者分娩时其产程进展较快,患者因缺氧导致其子宫收缩能力明显增强,加强病情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配合进行分娩,降低分娩危险系数,规避心力衰竭发生[8]。产中根据患者实际产程变化进行分娩护理,必要时可注射镇静剂,确保分娩安全性,分娩结束进行产褥护理,在加强宫缩、生命体征监测同时,为患者提高一个舒适度高住院环境,指导其加强自我卫生管理,避免发生感染。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24h出血量(178.68±25.36)mL 低于对照组(279.63±30.72)mL,新生儿评分(9.76±0.38)分高于对照组(8.51±0.41)分,且产前、产中、产后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故围产期护理干预临床价值得以证实。

综上所述,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围产期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显著,对提高围产期护理满意度及新生儿评分,降低产后出血量,值得借鉴。

猜你喜欢
围产期心脏病护理人员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 03:20:52
中医新解心脏病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08-24 02:35:08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补血生乳颗粒对SD大鼠围产期毒性
中成药(2018年3期)2018-05-07 13:34:12
围产期时间定义
婚育与健康(2017年7期)2017-09-12 15:05:16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妈妈宝宝(2017年4期)2017-02-25 07:01:20
围产期胎膜早破与生殖道病原菌感染的分析
Smog in Los Angeles
中学科技(2014年12期)2015-01-06 05:4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