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的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2019-11-14 08:37:18李丽香苏远珍苏雪彬王惠玲苏丽芬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年27期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例数

李丽香 苏远珍 苏雪彬 王惠玲 苏丽芬

(安溪县医院,福建泉州362400)

对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者,需及时采取有效治疗以保障其生命健康。于治疗同时,为确保疾病治疗效果及康复情况,需采取有效、全面的护理干预[1]。本文就此分析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其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者78例进行研究。所纳入病患符合以下标准:(1)临床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2)患儿家属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3)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按护理方案不同将78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儿分为常规组、研究组两组。常规组39例患儿中男、女例数之比为26:13,其年龄1-5岁,年龄均值为(2.54±0.34)岁,其中主动脉瓣狭窄、法洛四联症、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例数分别为 8、6、9、10、6;研究组 39例患儿中男、女例数之比为27:12,其年龄1-5岁,年龄均值为(2.53±0.35)岁,其中主动脉瓣狭窄、法洛四联症、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肺动脉瓣狭窄合并动脉导管未闭患儿例数分别为8、5、9、11、6。对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差异并不显著(P>0.05)。

1.2 护理方案

所选取78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者均实行常规护理,即主导患儿遵医嘱用药,密切关注患儿生命体征及疾病变化等。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对患儿施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护理内容为:(1)强化基础护理。密切监护患儿体征及病情,尤其是穿刺部位皮肤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维持病房内环境舒适,控制合适温湿度,定期通风,控制亲友探视频率以避免交叉感染。

(2)强化护理人员素质及工作能力。通过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护理知识的培训,以提升其理论及临床能力,进而提升护理质量。

(3)健康宣教及情感支持。对患儿及其家属介绍疾病、治疗方式、疾病预后、可能出现并发症及注意事项进行讲解,以提升其治疗依从性,消除其疑虑。同时结合患儿疾病状况、患儿家属的心理状态,对其进行针对性疏导,以期提升其治疗信心。

(4)呼吸道护理。密切观察患儿呼吸道通畅与否。若患儿出现呼吸困难需及时对其口腔内分泌物进行清理。若患儿痰较多,需及时采取吸痰处理,并通过拍背等措施促痰液排出,进而预防患儿出现窒息情况。若患儿出现呼吸困难,则需采取雾化、吸氧等处理。若患儿出现急性肺水肿情况则需及时给予吸氧处理,并告知医生。

(5)并发症预防。为预防患儿出现缺氧情况需指导、辅助患儿取合适体位。为预防留置静脉针患儿出现导管血栓情况,需定期检查以确保导管通畅。为预防呼吸道感染,需定期对病房行紫外线消毒处理。

1.3 评价指标

经护理干预后,记录两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等指标以评估患者肺功能情况。同时,记录两组患儿各指征消失时间以评估其恢复情况,即呼吸稳定时间、心率恢复时间、肺罗音消失时间。

1.4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结果数据以SPSS18.0软件处理,结果中肺功能指标、时间指标均以±s表示,组间数据对比采用t检验。若P<0.05,则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肺功能情况

研究组患儿FEV1、FVC及FEV1/FVC等各肺功能指标结果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详见下表1。

2.2 疾病恢复情况

研究组患儿呼吸稳定时间、心率恢复时间、肺罗音消失时间等康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详见下表2。

表1 两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者肺功能指标对比(±s)

注:与常规组比较,*P<0.05。

组别常规组研究组例数(n)3 9 3 9 F E V 1(L)2.3 2±0.2 1 0.6 5±0.0 4*F V C(L)3 6.5 7±5.8 1 3 0.2 1±6.7 1*F E V 1/F V C(%)1 6.2 3±4.3 4 1 2.6 5±3.2 2*

表2 两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者恢复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者恢复情况比较(±s)

注:与常规组比较,*P<0.05。

组别常规组研究组例数(n)3 9 3 9呼吸稳定时间2.1 5±0.7 2 1.7 9±0.3 5*心率恢复时间2.3 1±0.6 6 1.7 8±0.7 9*肺罗音消失时间1 2.4 3±1.5 3 8.1 2±1.4 1*

3 讨论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为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一种,其致病原因为胚胎发育时因缺乏营养、药物损害、病毒感染所致心脏异常发育,极易合并肺炎疾病,若治疗不及时会严重危及患儿生命健康[2-3]。而治疗同时,有效、全面的护理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者的疾病治疗及康复有积极意义[4]。

综合护理干预作为新型护理模式的一种,侧重于提供全面、优质、科学的护理服务。对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者施行综合护理,对促疾病康复、促机体肺功能改善均有积极临床价值[5]。综合护理通过强化强化基础护理以确保患儿舒适度及安全性,通过强化护理人员素质及工作能力以期提升护理质量[6]。同时,做好健康宣教及情感支持工作,以提升患儿及家属的依从性、治疗信心,通过施行呼吸道护理以改善患儿呼吸情况,确保呼吸通畅。另一方面,做好并发症预防工作以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发生[7-8]。结合本文结果可知,研究组患儿肺功能及康复时间等指标结果均优于常规组。

综上,施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炎患者的肺功能,有效促疾病康复。

猜你喜欢
先天性心脏病例数
“心慌”一定是心脏病吗?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 03:20:52
中医新解心脏病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08-24 02:35:08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我做了七八次产检都正常 孩子怎么有心脏病?
妈妈宝宝(2017年4期)2017-02-25 07:01:20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