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波 张有民 王迪轩
导读:结球甘蓝是一种普遍栽培的蔬菜作物,深受消费者喜爱。当前结球甘蓝的栽培方式多样,为满足结球甘蓝对肥料的需求,应科学施肥。总结了结球甘蓝的科学施肥技术及注意事项,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结球甘蓝(图1),在全国广泛栽培,是消费者喜爱的大众蔬菜,在长江流域的主要栽培方式有:春甘蓝栽培,一般选用中、晚熟品种,于10~11月在露地播种育苗,苗龄40天左右,11~12月定植,也可于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阳畦播种或在温室播种育苗,2月中旬至3月上旬定植;夏甘蓝栽培,一般6月上旬育苗,7月上旬定植,8月下旬至9月中下旬采收;秋甘蓝栽培,中晚熟品种多在6月中下旬播种,7月底8月初定植,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采收,中早熟、早熟品种多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育苗,8月上旬至9月初栽植,10月上旬至11月初上市;冬甘蓝栽培,秋播7月20日至8月10日播种育苗,苗龄30~35天,9月15日前定植,11月至翌年3月均可采收上市,冬播9月1~20日播种育苗,10月底定植完毕,翌年2~3月采收上市。
其中,以春甘蓝栽培较多,其次为冬甘蓝栽培。夏甘蓝栽培对填补秋淡意义大,虽种植面积小,但效益往往很可观。结球甘蓝不同栽培季节,除了选择好品种外,还要培育壮苗、施足基肥、加强肥水管理等,以获得高产优质高效。
图1 平头型结球甘蓝
结球甘蓝是喜肥和耐肥作物。一般每生产1000 kg产品,需吸收纯氮4.1~6.5 kg、五氧化二磷 1.2~1.9 kg、氧化钾 4.9~6.8 kg,其对营养元素的吸收量比一般蔬菜作物多,所以,除选择保水保肥性能好的肥沃土壤种植外,生长期间还应大量追肥。
甘蓝不同生育阶段对各种营养元素的要求不同。早期消耗氮素较多,莲座期对氮素的需要量达到高峰;叶球形成期则消耗磷、钾较多。在施氮肥的基础上,配合磷、钾肥的施用效果好,净菜率高。
冷床育苗(图2)选择避风向阳,土壤疏松、肥沃,水源方便,便于管理且前茬非十字花科蔬菜田块作育苗床。苗床每667 m2基施充分腐熟农家肥3000~5000 kg(或商品有机肥 400~650 kg)、复合肥(15-15-15,下同)20~30 kg 及少量微肥(例如硼肥),深翻、耙匀、作畦。
也可选用肥沃园土2份与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份混合,再按每1 m3加复合肥1 kg或相应养分的单质肥料混合均匀,将床土铺入苗床,厚度约10 cm。
穴盘育苗(图3)基质材料的配制比例为草炭∶蛭石=2∶1,或草炭∶蛭石∶废菇料=1∶1∶1。 每 1 m3基质中加入复合肥2.5~3.0 kg或烘干鸡粪2.8 kg(或腐熟羊粪3 kg),基质与肥料混合搅拌均匀后过筛装盘。
选择土质较好、排灌方便的地块,结合整地每667 m2施充分腐熟农家肥3000~5000 kg(或商品有机肥 400~650 kg)、 过磷酸钙 30~35 kg, 基肥深施、撒施或条施均可,并施入一定量的钼、锌、硼等微肥。结合整地沟施尿素12 kg/667 m2作提苗肥。
图3 结球甘蓝穴盘育苗
选择地势高燥、排水方便的地块栽培。整地前,每667 m2施充分腐熟农家肥4000~5000 kg(或商品有机肥500~650 kg),然后翻地作畦。
选择土壤肥沃、排水便利、前茬未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块,定植前深耕平整土地,每667 m2施充分腐熟农家肥3000~5000 kg(或商品有机肥400~650 kg)、复合肥 25 kg。
选择排灌方便、土壤较肥沃的地块,及时耕翻整平,每667 m2施充分腐熟农家肥3000~5000 kg(或商品有机肥400~650 kg)、复合肥 50 kg,起垄备用。
一般在定植期、缓苗期、莲座初期、莲座后期、结球初期、结球中期分别进行追肥。
结球前要形成一定数量的外叶,因此重点在结球初期,施肥浓度和用量随植株生长而增加,天旱宜淡,每 667 m2用 20%~30%充分腐熟人粪尿1000~1500 kg 或尿素 5~10 kg。
莲座期与结球期,每667 m2用40%~50%人粪尿 1500~2000 kg 或尿素 15~20 kg。
植株封垄后,每667 m2用硫酸铵10~15 kg或尿素5.0~7.5 kg,酌量增施磷、钾肥。
收获前20天内不得追施速效氮肥。
由于夏季多雨,土壤养分流失多,应当采取少量多施的方法追肥。
缓苗后进行第一次追肥,每667 m2随水追施尿素8~10 kg或硫酸铵10 kg。
第1次追肥后10~15天,进行第2次追肥,每667 m2追施尿素 8~10 kg。
早、中熟品种一般追肥2~3次。晚熟品种追肥4次。
第1次在定植后一周左右,结合缓苗水,每667 m2施尿素 5~8 kg、磷酸二铵 5 kg。
第2次在莲座初期,随中耕培土每667 m2施尿素20 kg左右。
莲座末期,追第3次肥,每667 m2施尿素15~20 kg,施后浇水。
结球初期再追1次,每667 m2施尿素15 kg。并适当用1%尿素+0.1%~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根外追肥2~3次。
追肥以株间穴施为佳。
定植后15天浇第2水,并追施尿素10 kg/667 m2左右提苗。20天后,随浇水追尿素10~15 kg/667 m2。
莲座期随浇水追尿素15~20 kg/667 m2。莲座期如生长过旺,应适当蹲苗,一般蹲苗10~15天。
莲座后期至结球期,是追肥的关键时期,应重施复合肥 15~20 kg/667 m2。
结球后期应停止追肥。
早春甘蓝定植后,有时发现植株表现为心叶叶片小而簇生,生长缓慢甚至停滞,小叶边缘褐绿,呈紫红色。这是缺锌(图4)的表现。
图4 甘蓝缺锌现象
结球甘蓝对锌较敏感,缺锌会影响氮的代谢、生长素的形成,及叶绿素的合成和稳定。土壤中一般不缺锌,但偏碱性土壤易缺锌;或在温度低时,土壤中有效锌的利用率降低,因此,早春结球甘蓝易缺锌。此外,锌与磷存在拮抗作用,若在施基肥时大量施用磷肥,容易诱发甘蓝缺锌。
图5 结球甘蓝缺钙现象
对锌含量低的地块,在整地前按每667 m2耕地用2.5~3.0 kg的硫酸锌随粪肥一同作基肥施入。也可于早春甘蓝出现病症前后,用0.1%硫酸锌溶液叶面喷施2~3次,喷时加入适量洗衣粉作黏着剂,提高叶片吸附药液的能力,能起到根外补锌的效果。
结球甘蓝缺钙(图5)时,心叶生长发育受阻,叶片失绿并有白斑,叶稍向内卷,生长点死亡,俗称“叶烧边”“干烧心”。叶球内部个别叶片干枯、黄化,叶肉呈干纸状,商品价值明显降低。
结球甘蓝缺钙的原因,一是土壤中钙元素本来就较少;二是由于氮肥施用过多、灌水不足或灌溉水水质不良,土壤溶液中阳离子浓度过高,出现反渗现象,抑制了钙的吸收;三是由于钙的移动慢,虽然土壤中大量的钙被根吸收,但只有很少一部分输送到叶球内部叶片,导致植株球叶内部缺钙;四是高温干燥使钙在植株体内运输减缓,或阻碍钙运转到叶球内部叶片组织中,也会引起生理性缺钙。
结球甘蓝出现缺钙症状,往往无法逆转,因此要防止缺钙,应采取综合措施,提前预防。一是保证有充足的钙源,整地前每667 m2撒施生石灰100~150 kg,随肥料一同翻入土中,可起到杀菌、消毒、调酸、补钙等综合作用。二是浇水保温。对由干旱引起的缺钙,要在生长期间勤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灌溉水的水质要好,保证土壤湿度达到70%。三是多施有机肥,少施无机肥,增强土壤保水力,改用有机肥进行追肥,追肥时勿单一或过量追施氮肥,需结合浇水,适量追施磷、钾肥,才能防止干烧心的发生。四是针对结球甘蓝易缺钙的特点,在发病前后,叶面喷洒0.3%氯化钙水溶液(应加黏着剂),或糖醇钙1000~1200倍液,共喷2~3次。叶面喷肥时,建议加入硫酸链霉素或新植霉素等药剂一起喷雾,可防止细菌性病害感染缺钙部位。
结球甘蓝缺硼在生产上表现为:中心叶畸形,外叶向外卷,叶脉间变黄。茎叶发硬,叶柄外侧发生横向裂纹,纵切可见中心茎变黑。
缺硼是由于施农家肥少,土壤干燥,过碱或过酸土壤军徽影响作物对硼的吸收。
防治方法:耕地前将2.5~3.0 kg/667 m2硼砂随肥料一同施入作基肥,发病前后可用0.1%硼砂溶液叶面喷肥(应加黏着剂),连喷2~3次。
许多菜农认为在结球甘蓝生产上施用农家肥既费事,见效也慢,不如化肥来得快,因此不按越夏甘蓝的生长规律施肥,而偏施化肥等氮肥,导致生长前期施肥过多,营养生长过旺,造成成熟晚、不包球,后期施肥少,结球小,产量低。
正确的做法是:以农家肥 (或商品有机肥)为主,重施基肥,合理追肥,控制氮肥用量,禁止使用硝态氮肥。一般每667 m2施充分腐熟农家肥4000~5000 kg(或商品有机肥 500~650 kg)作基肥。定植后及时施提苗肥,莲座期和结球期及时追肥。叶面喷施0.1%~0.2%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可促使叶球紧实。
由于人工费用较高,大型合作社结球甘蓝种植基地进行追肥时,往往存在施肥操作过于简单粗放的问题。笔者曾遇某合作社,在下雨前派员工在几近封行的甘蓝地里追施尿素等化学肥料,借助下雨使肥料溶解进入土壤中,但这种方法存在以下2个问题,一是若降雨量大,虽然化学肥料溶解了,但绝大部分会随雨水流失;二是若降雨量不大,或只下了毛毛雨,肥料颗粒没有完全溶化渗进土壤中,有些还留在叶片上,则很容易灼伤叶片,导致部分叶片呈黄绿色枯死状。
因此,在施肥操作上一定要精细,来不得半点偷工减料。尤其是在施用速效氮肥时,要穴施或沟施,将化肥埋在土里,施肥后浇水,不能将化肥撒在地表,否则不仅肥效低,还会释放出氨气,为害叶片,且化肥直接接触叶片会灼伤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