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好问题,是数学教师的新基本功
——观张齐华老师“正方形中的圆”一课有感

2019-11-14 07:45赵天华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定式羊圈正方形

◇赵天华

在正方形里画1 个、4 个、9 个、16 个尽可能大的等圆,圆面积占正方形的78.5%等知识,孩子们都拥有着丰富的经验,甚至能够脱口而出,老师们也在日复一日重复着这样的“套路”。特级教师张齐华的“正方形中的圆”一课(该课的教学实录见贵刊2019 年第1 期),则一下就打破了这样的格局,让人眼前一亮,而打破这种格局的关键就在于张老师创造了一个好问题。

一 什么样的问题才是好问题

在张老师之前,很少有人想到过“如何在一个正方形里画2 个尽可能大的等圆” 这样的问题,也正是这样一个具有独特视角的问题,衍生出了这样一节全新的、充满思维碰撞的课。 好的问题背后一定蕴含着高质量的思维。一方面,来自于张老师自身深厚的数学功底,他依据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对教材进行了积极的“再创造”,打破了学生的思维定式,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上进心,为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留下充分的空间。 另一方面,学生在“套路的自信—遭遇挫折—不断尝试、调整”这样的探究过程中,逐步学会数学地思考,并养成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 为什么我们提不出好问题

1.思维定式影响。思维定式又称“习惯性思维”,是指人们按习惯的、比较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在数学学习中,不仅学生会产生思维定式,教师也容易产生思维定式。它束缚了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造成思维的僵化和呆板。

2.敏感性不足。在工作中,教师大都忙于知识传授、课堂调控、学生思想教育等工作,除了一些简单的区、校教学交流,很难有更多机会去参加高层次的学习或培训,难以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虽然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但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和专业引领,缺乏思维路径和方法启发,教师即便感觉到有问题也难以真正把握,难以提升对问题的敏感性和自觉性。

3.缺乏批判性。现今大部分教师从小学到高校,接受的大多是机械灌输式教育,所学的是“真理”式知识,是在“没有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要做的就是机械记忆、理解、接受这些知识。这种传统教育有利于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但它极大地扼杀了问题意识的培育,学生不敢也不会质疑,不敢也不会批判,不敢也不会创新和超越。 这样培养出来的教师,自然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三 怎样才能提出一个好问题

要想提出一个好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1.举一反三。举一反三的实质是一种善于变通,能够融会贯通、触类旁通的思维能力,是终生学习必备的一种思维品质。它包括对已经获得的结果做出推广而得出更为一般的结果和求变(加大难度)这两个方面。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搭配的问题”一课时,当学生得出“密码是由0、1、3、5 中的两个数组成”的结论后,老师随即又提出:“如果密码是用0、1、3、5 组成的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会有多少种可能呢?”这个问题是例题后的基础练习,乍一看,与例题差别不大,但仔细揣摩,会发现这里的密码是“两位数”。一方面继续强化有序的思想,另一方面,突出“编码”和“两位数”的区别,在前后的对比中突出0 这个特殊的元素,感受全面思考问题的方法以及事物的排列规律。 之后的练习中,教师又创设了“拍照”的情境,并提出:“一共4 个人,如果教师的位置不变,会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列方式?”这里学生对排列问题的理解与解决又上升了一个层次。 通过这一系列循序渐进的提问,学生更好地掌握了排列问题的核心。 今后遇到相应的问题能想到类似的题目进行巩固完善,或在学习过程中能进行反复思索,不断对比,取长补短,从而更加全面地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2.逆向思维。数学特级教师张兴华指出:“逆向思维是思维向直接相反方向重建的过程。这种心理过程的可逆性,可以使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和解决问题时不仅取顺向,而且取逆向,不仅从正面,而且从反面,不仅从因到果,而且执果追因地进行分析,使问题得到解决。”周卫东老师教学“认识分数”一课时,在学生对分数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之后,设计了一个“学生创造几分之一”的活动,借助圆、长方形和正方形折一折、分一分和涂一涂来分别研究、和。当然,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创造出相应的分数,并说明理由。然而,教学没有止步于此,周老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品,有条理地展示在黑板上。“横着看,都是同样大小的图形,为什么表示的分数不一样呢?”“竖着看,图形不一样,为什么都能表示相同的分数呢?”两个问题抛出去,学生的思维紧跟着调动了起来,折痕不同——折法不同——平均分的份数不同; 折痕相同——折法相同——平均分的份数相同。学生随着教师的引导,思维从浅层次的折痕、折法上,到最后抓住平均分,即分数的意义上,思维经历了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的转变。

3.强行打破。要想拥有创新思维,就必须打破思维定式。除了“正方形中的圆”一课,张齐华老师的另一节课 “羊吃草的面积”(该课的教学实录见贵刊2018 年第10期)也做了大胆的突破。抛去了传统的“草地中央的木桩上拴着一只羊,拴羊的绳子长3 米,求羊吃草的面积” 这类纯数学问题,而另辟蹊径地给学生带来了一幅没有任何数据的图:“一个封闭的正方形羊圈,羊圈外面全部是草地。 假设草地上有一根绳子,绳子一端系在固定的桩子上,另一端系着一只羊,要想知道这只羊最多能吃多大面积的草,你有什么好办法?有没有什么问题?”这个问题让学生跳出了常规思维模式,激起了热烈讨论。渐渐地,学生意识到了桩子的位置、绳长等不同的情况可能会影响羊吃草的形状和面积,接下来的各种操作、探究就显得水到渠成了。甚至到课的最后有学生想到了调整羊圈的形状、把羊关到羊圈里等,解决问题的方法也相应发生变化。 张老师正是抓住了数学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猜你喜欢
定式羊圈正方形
Debate breaks the mindset 辩论打破思维定式
剪正方形
剪拼正方形
解数学题要克服思维定式
高中物理中一种常规题型的解法判误
立体羊圈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亡羊补牢
汉语里定式句和非定式句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