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茹
前一段时间有老师布置学生数一亿粒大米,在网上引起了轰动,因为老师没有考虑周全,引发了网民对老师的指责。我在支教时正好教过这一课,下面说说我是怎么做的。
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47 页“一亿有多大”,其中有一个活动“称一称”,要求先数出100粒大米,称一称有多重,再推算出一亿粒大米有多重。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一亿有多大”,书上做了两个假设:我国大约有13 亿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省一粒大米,全国一天大约能节省多少克粮食?如果每人每天吃大米400 克,这些节省下来的大米大约可供一个人吃多少天? 是多少年?
在课堂上我先让学生数出100 粒大米,然后用天平称,只有2.5 克。接着进行推算,算出一亿粒大米重2500000 克,合2.5 吨。
大米/粒100 1000 10000 100000 1000000 10000000 100000000质量/克2.5 25 250 2500 25000 250000 2500000
全国大约13 亿人,如果每人每天节省1 粒大米,一天大约能够节约13×2500000=32500000(克)。
如果每人每天吃400 克,这些节省下来的大米可供一个人吃81250 天,约合223 年!
看到算出来的结果,学生惊呆了,纷纷表示再也不浪费粮食了。
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教育契机啊,不仅教育本班同学不浪费食物,也应该教育全校同学啊。同学们非常赞同,于是有了以下活动。
同学们精心制作了手抄报,不仅把课堂上的推算过程写了出来,还生动地画出了“锄禾日当午”的劳动场面。我把手抄报进行了室外展示,引得很多同学前来参观。
同学们还写了《粒粒皆辛苦》周记,纷纷表示要爱惜粮食,不再浪费。
有些同学午饭时到餐厅宣讲:爱惜粮食不浪费,爱惜粮食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
一节数学课,引发了一次周记、一次手抄报、一次现场教育活动,多学科融合在一起。学生不仅学习了数学知识,锻炼了自己,还影响带动了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