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东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核心概念的理解与呈现》一书由华东师范大学张奠宙教授和杭州师范大学巩子坤教授等著(以张教授在本刊所发“评论与建议”文章为主——编者注)。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因为“虽然小学数学的学习难度不大,但它背后所依靠的道理并不小”。书中内容紧紧围绕数学核心概念的理解,就目前课程标准和小学数学教材中“有所欠缺的”“一些流传很广的认识和表述”,或从知识的滥觞处追根溯源,或从数学的本真处正本清源,或从教学的实际应用中辩证厘析,鞭辟入里、以理服人,其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对小学数学核心概念的深度剖析,经由教师的教学“让孩子们获得更好的数学素养”。既有专家居高望远的引领,又有根植教学一线的实证相佐,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数学发展史告诉我们:一个个体的发育史会重蹈其种族的发展史。 其表现在数学学习中,就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过程与数学史的发展过程相似。为了厘清概念本质、促进学生发展,张奠宙教授十分注重从数学文化的高度,用数学发展的眼光引导教师开发教材,推陈出新。
在读到对于“方程”概念的表述时,张教授从“方程”一词的来源进行数学史的考证,发现该词在西方是没有的,西方只有“等式”。该词来源于《九章算术》中的解线性方程,“方”是指把线性方程组的系数排列成一个方阵,“程”的意思是按照一定的程式进行运算,最后把未知数找出来,两个字合起来意为系数按照一定的程式进行运算的过程,而非教材上所定义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因此,他建议教材要淡化方程的定义。他认为,学习方程的关键在于“理解方程思想的本质以及它的价值和意义”,而方程的本质是“为了寻求未知数,在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建立起来的相等关系”,其核心价值是“为了寻求未知数”。这样的分析有理有据,对于一直被“x=1 是不是方程”折腾的一线教师而言,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x=1 中未知数是几已经很清楚了,无须再去“寻求”,而且没必要进行这种毫无意义的自我折腾。
有了这样全新的认识,教学中,我改变传统教学中着重于以“含有未知数”“等式”为重点的定义,而是围绕“为了寻求未知数,在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建立起等式关系”这一方程思想重构教学过程,数学价值更加凸显。具体分三步:
第一步,通过认识已知数和未知数让学生明白,今天的学习是研究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的一种特殊关系。
第二步,在已知数和未知数间建立关系。给出一组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如x-30<108、x-20>108、x-25=108 等,让学生明白,其中能帮助我们获得未知数值的,即有“等量关系”存在的,叫作方程。
第三步,丰富内涵理解方程。借助天平,在天平的左边放两个梨,右边放3 个苹果,天平平衡。问:你能根据“2 个梨的重量=3 个苹果的重量”这个等式,分别知道每个梨和每个苹果的重量吗?
引导学生明白,仅有等量关系不一定能够获得未知数的值,仅有已知数也未必能获得未知数的值,只有在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建立等量关系,并能借助已知数和等量关系获得未知数的值,这样的等量关系才是方程。
交换律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两个加数(乘数)可以交换?怎样的教学过程才能反映出交换律的本质?在阅读本书之前,虽然也有相关思考,但一直以来离不开“两个加数(乘数)交换位置,和(积)不变”的概念定义。
张教授在书中告诉我们,理解加法交换律应该基于加法的意义,“加法的本质是接着数,它来自于添加或合并的操作活动”。 这样的论述让我明白了“交换两个加数”意味着两个求和的过程是两个不同的数数过程,如5+8 与8+5,前者是以5 为基础接着往下数8 个,后者是以8 为基础接着往下数5 个,虽然结果相同,但数的过程是有区别的,而这正是加法交换律的本质所在。同样的,乘法交换律源于乘法的意义,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以此得知,3×5 和5×3也是两个不同的数数的过程,前者是3+3+3+3+3,数5 个3,而后者是5+5+5,数3 个5,虽然结果相同,但计算的过程是有区别的。
借鉴上述观点,我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改变与尝试。比如,乘法交换律的教学,我把教材上踢毽子图(如图1)稍作改变,改成每排5 人,共3 排。引导学生据图交流得出,横着数,每行5 人,3 行共有5×3=15(人);竖着数,每行3 人,5 行共有3×5=15(人)。因为结果都是15 人,所以有5×3=3×5。这样的设计,从乘法的意义出发学习乘法交换律,打破了学生普遍通过机械记忆的方法学习乘法交换律的困境。
图1
像这样从数学逻辑大视野的角度厘清知识脉络关系,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例子,在书中还有很多。它昭示我们,小学数学并不小,只有从数学的本质出发,才能基于追寻数学根部知识,在引导学生不断体验数学方法、感悟数学思想中,有效建构数学知识体系,实现数学学习过程即知识自然生长过程的教学目标。
翻开本书目录,“建议将‘分数的基本性质’直称为‘分数的相等性质’”“小数容易分数难,何必死死捆绑在一起”“面积测量的活动有点‘故弄玄虚’”等题目,让我一下子感觉,在直白简约的文字背后,既挠到了小学教学中有为思维而思维的“痒”处,又触及了数学的本质,对于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促进数学思维的提升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张教授认为,小学数学并不简单,甚至具有很高的学术含量。如果仅就一些教育理念进行教学设计是走不远的,许多内容必须从数学本质的揭示上进行梳理,才能设计出更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案例。像面积,很多教科书上的定义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而张教授则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分析得出,面积和长度一样,是人与生俱来的直觉,其实质是用某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作为“1”,去度量平面或曲面上一块区域大小的“数”,可以通过“把一个图形用单位方格子填满,再数出一共有多少个方格子,就知道它的面积是几”,用这样“数一数”的办法求面积的大小。
根据这样的思路,我沿着“建立面的概念:抚摸课桌、书本、黑板等物体的面”→“面有大有小:给大小显著不同的两个空白图形涂色比赛”→“多种方法比较面的大小:观察法、重叠法、画格子法”→“统一数据描述标准:用某一个标准(如一个小正方形格子)去度量面,把面的大小用数据描述出来”→“形成面积概念:把标准看作‘1’,这种新的计量即为‘面积’”的逻辑脉络,凸显面积的计量意义。毫无疑问,这样的教学过程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突破和超越,比简单地围绕教科书上的面积定义,紧扣“表面”“封闭”等字眼,更能深刻揭示面积的数学意义,更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且为后面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画1 个方格子看作“1”的数学思想,在学习体积的时候同样能用,这样的数学思想,将来学微积分时也能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