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庄子思想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2019-11-14 17:05叶维颖皖西卫生职业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24期
关键词:庄子人文素质

■叶维颖/皖西卫生职业学院

一、前言

庄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十分丰富。主要有“自然观”、“人生观”、“政治观”、“认识论”等代表思想,涵盖人文、地理、政治、教育、科学等多个领域。他崇尚自然之道,从天地之间悟出了许多万事生存的哲学。因此,他的思想传承千年,历久弥新。大到国家,小到个人,老庄思想都能为之提供思想指引。而目前许多研究多是从人文的角度来阐述庄子思想对社会的启示,对于教育方面还未有深入的研究。但是,在庄子的“自然之道”思想中也能挖掘出教育的哲学,例如“工匠精神”的培养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特别是对于目前的高职院校来说,其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教育意义匪浅。当前的高职教育正处于兴奋式阶段,却存在过分注重科技素质的培养,将学生人文素质的发展视如敝屣的现象。这大大偏离了中国教育发展的大方向,不能为国家的长久发展出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因此,围绕庄子核心思想而折射出的教育哲学,将中国高职院校教育目标及内容进行深入剖析,能够溯本清源,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的高职教育理念。

二、庄子思想中的“技道”观与人文素质教育的结合

技艺在《庄子》一书中多次被讨论,对于技艺现象的描述也是非常之多。例如,《庄子·达生中曾提到:梓庆削木为鐻,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zhai通斋)以静心。齐三曰,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肢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滑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鐻,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一件绝世之作的现世,需要“技”与“道”的高度融合,让实际技艺为思想做基石,让思想为炉火纯青的技艺做引子能够升华本我,与自然之道合二为一,成就天人之态。梓庆在做鐻之前,将自己的思想升华到造鐻之境并到达忘我的状态,细心选材,专心雕琢,造就了精妙似于鬼斧神工的器物。行家绝技无法言说,只能施人于技而后再传之以明道,最后靠自己慢慢消化理解再摸索。庄子的技道观一直影响着历代中国人,古有梓庆造鐻之技,今有王震华打造微缩天坛之勇,这些等等工匠事迹都阐释着从庄子思想中延伸出来的 一种“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并非为每一位专注技艺的“匠人”所传承。对于目前高职院校的教育来说,其教学目的主要是把学生培养成动手能力强、技艺精湛的实用型人才。而从庄子的教育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教育之道反而有碍于学生思想方面的发展。“工匠精神”是高职教育的灵魂,而“人文素质”培养又是“工匠精神”最基本的思想要求。因此,为了突破高职教育目前所处的瓶颈,教育目标还要从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抓起。

经过实地调查得知,目前许多的高职院校完全有师资能力和教学设备来教授给学生所谓的“技”,而没有意识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学校和学生都还没意识到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乃至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人文素质培养的匮乏也正是目前高职教育发展的缺陷之一。因此,有必要增加高职院校在人文素质方面培养的教学内容,突破高职院校输出社会人才的发展瓶颈,全面提升职校学生技进于道的能力,将工匠精神应用于学习和实践。

为了更好地改善高职院校的教育现状,结合庄子的教育思想和各大高职院校的调查反馈。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强化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以及价值观的形成。一是纠正老师的功利主义和技术主义价值观。为人之师,应将毕生所学知识和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不仅仅是教学方式和内容能够影响高职学生的发展,老师的思想以及言行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他们。因此,首先高职院校的老师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教学理念才能更好地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人才。这方面可以在教师招聘的时候增加筛选条件,比如招聘一些在文学方面颇有造诣或者以此为兴趣的老师。同时,定期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培训宣传,并根据实际情况报告教育成果。二是学生应该有自我价值形成的意识。虽然对于高职学生来讲,把握“意识”这种虚无缥缈的概念对他们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老师的指引下,他们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接受新的事物。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学会将老师所教授的技术精益化,并逐渐上升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在信息技术化时代,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力量来促进高职学生自我价值意识的形成。比如播放一些正能量的社会短片或者让学生自己收集相关资料并与其他伙伴交流分享来同化他们的思想。从老师和学生两方面着手,能够更好地传扬庄子道术并重的教育思想,也能够更好地适应目前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新需求。

三、“无用之用” 的非功利价值观与人文素质的养成

“无为”是道家学派中非常重要的思想,也是庄子重要思想之一。“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世间万物在“无为”状态下,结合自然规律,自然而然达到自身理想状态。庄子曾在《至乐》篇中谈论到:“天无为以之清, 地无为以之宁。故两无为相合,万物皆化生。芒乎芴乎,而无从出乎!芴乎芒乎,而无有象乎!万物职职,皆从无为殖。故日:‘天地无为而无不为也。’人也孰能得无为哉。”人们都知道有用事物的使用价值,但却不知无用的大用所在。庄子思想崇尚自然之道,天地无为造就了万物众生,这便是“无用之用”最简单的解释。对于天地万物而言,“道”是存在于所有事物本身的发展规律之中,体现在自然界天人合一的境界,其本质上则是“无用之用”的大用。自然界虽复杂万千,但却在冥冥之中注定了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任何刻意的行为,却能够使世间万物发展得有条不紊,和谐自然。人类社会同样也是多种多样相互影响因子的结合体,只不过多了“人性”这一种难以掌控的引导力量。但既是本身存在的物质,就也应该遵从自然法则,才能够将“无用”之用发挥到极致。

庄子这种 “无用之用”的非功利价值观思想饱含着教育意义,特别是对当下高职院校的教育模式来说意义匪浅。现在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有着严重的功利倾向,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心理的扭曲,甚至会有脾气暴躁、素质低下、嫉妒心强等怪癖的形成。长期以往,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低下便成了普遍现象。由调查可知,这种教育逆流的原因主要来自于社会就业和学校考试的压力。对于向社会输出技术型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专用人才”速成的理念造成了院校 “重技轻道”风气,使得学生迫于考试的压力而使用非常手段,亦或者为了追逐功利而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工具人。对于“教育”来说,就是“教书”和“育人”的完美结合,究其本质是一种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但是对于高职院校的教育,却只体现了 “教书”而并未将“育人”并行。高职院校一直以来将就业放在首位,彻彻底底贯彻着专才教育的理念,以社会需求为目标,将重点放在实用技能培养上,这大大脱离了教育之道。并且,教育本身也渗透着“无用之用”的哲学思想,如果只重其一就无法发挥出教育的作用,人才不能为社会所用,社会也就不能在自然更新状态下继续朝前发展。

庄子“无用之用”的思想启示高职教育遵从学生的自然本性从多个角度来规划高职学生的发展方向。“人之初,性本善”(《三字经》)反映了自然状态下社会人本来的心性,而本着庄子地教育思想就是要抓住学生的自然本性,在可控范围内顺应其本身的发展之道,淡化学生的功利性,促进其人文素质的培养。具体来讲可以从新生入学、日常教学以及社会实践三个教育阶段入手,来促进高职学生在“德、智、体、美、劳”方面的发展。

在新生入学阶段,学校普遍会以军训作为学生们大学生活的起点,并且刚步入院校的学生也仍保持着一颗纯真的心。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将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的内容加入到新生军训的教学任务中。例如,学习红军革命精神、长征精神以及美学教育等。教育形式可以采用电影、文艺表演或者专题讲座的方式来呈现。这不仅符合学生在这个年龄段的认知,而且用这样一种不刻意的方式去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能够从本质上促进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的发展。

由于高职院校生源结构复杂,学生性格多样化。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然特性来开展教育引导工作,这能够更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经过实地调查显示,高职院校学生在第二课堂上有着极强的表现力,他们能够很自然地展现出自己的个性。抓住这个特征,高职教育可以采取分层管理、因材施教的方式,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不同的选修课程,将复杂的个性群体简单化,帮助他们提升自我认可度。同时,在日常班级活动中还可以开展一些演讲比赛、辩论赛来培养他们团队协作的能力。成立舞蹈、篮球、绘画等社团来促进他们兴趣爱好的发展。另外,可以定期举行公益活动来促进学生非功利价值观的形成,比如组织“三下乡”活动和志愿者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将人文教育融入到高职院校的日常教学中,能够让学生从行为上产生一种惯性,进而促进其自我心智的发展。

最后,在学生的毕业实习阶段,指导教师应带领学生去感受企业的氛围。好的企业在人才方面要求也比较高,不仅需要专业技术扎实的学生,也更需要道德素质及人文素养较好的学生。学生在岗位实习时应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这不仅是老师的义务,也是企业的责任。进入企业,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也要注重实习生在人文素质上的发展,以正确的方式给予引导。例如,不定期了解实习生的实习状态以及生活情况;开展优秀实习生评选活动等。从学校和社会两个角度来进行促进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不仅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能使学生在技艺方面得到提升,成为“德技双馨”的高素质全面人才。

四、结语

庄子的教育思想启示我们在进行高职教育结构调整时,应该注重技术、人性、天道三者的结合。过分重视实用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人文素质的熏陶不能在教育之道中长久生存,也即是人们所谓的“有用”和“无用”的分离。不能遵从教育法则对学生进行引导,不仅是真正的“无用”,甚至反而还会对社会资源造成一定的浪费和阻碍。有用的技术与缥缈的人文,两者的恰当融合,能够在形而上的精神境界内合而为一,提升学生的人文境界。虽然高职教育一直以社会就业为导向,但也应该按照社会需求培养出“德技双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性人才。在教育 “无为”的上,要多遵从学生天性的发展,合理引导,才能实现“无用之用”的价值。另外,职业并非单单只是就业,它还包括了职业操守和专业知识的结合。因此,只重视“技”而不懂得“道”的作用,只会使教育成为学生发展的绊脚石。而“道”有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能够使其职业充分发挥它的社会价值。这也从另外一方面反映了“无用之用”思想的升华,单纯的意识并不能发挥作用,但是能够在自然的技能上进行灵活应用便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高职教育在注重学生专用技能训练的同时,还需要结合高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并从文学教育的目的性和职业的文化性着眼,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形成。并且以积极、乐观、耐心的态度去引导学生的思想成型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职业理念,提高学生的社会人际交往能力、社会组织与协调能力、社会价值判断与审美能力等。

猜你喜欢
庄子人文素质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人文社科
《庄子说》(十五)
素质开发完全图册
数学素质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