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班制”下的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11-14 09:13胡珂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新生代 2019年3期
关键词:走班制班级班主任

胡珂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湖南长沙 410081

2016年,我国各个省份相继对高考改革方案进行修改并出台新的改革方案,一场新的高考改革由此开展。根据此次改革可以发现,高考主要对学生语数英这三科进行考察,每年举行两次外语考试(含听力);对文理分科予以剔除,而转向实行“六选三”,考生从六门副科中挑选三科作为其最终成绩,并将其进入高校录取总分当中。所以,学生可以依据自己喜好或是优势来进行学科的选择,例如可以选择“政治化学历史”,也可以选择“物理地理化学”等组合。6个选择中有3个选择题多达20个组合,必然导致“文学与科学交叉”的现象。因为受到学校教学条件及师资规模限制,将文理科组成为20个综合组合课的难度较大,所以,取而代之的则是采取“选课制”教学,并施行“走班制”。但是,当前所实行的班级选课制度存在一定的弊端,尤其是在对班级进行管理方面,可谓是漏洞百出。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分析的方式,来对目前学校所实行的选课走班制度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找出了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解决办法。

一、“走班制”的内涵

黑格尔认为,只有借助概念所做出的劳动力才能获取到真正的思想和具有科学性的洞见。近些年来,走班制成为社会各界热切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面对走班制这一主题,学者们提出了形形色色的观点,可归纳概括为如下几类:首先,走班制是作为众多学习组织方式中的一种,换言之,该制度的出现是站在学习这一层面出发而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学生在接受教学时,以提前制定好的学习计划为依据,采取“走班”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科目到指定班级学习的一种学习组织方式;其次,该制度是作为一种教学模式而存在,也就是“走课制”是一种有别于传统教学课堂的新型教学形式,它打破了传统固定的课堂模式,以课程内容进行班级重组,学生以自己的喜好、兴趣、知识水平等来进行学习内容的选择。通过对上述走班制内涵的梳理可知:无论走班是作为何种形式而存在,其都将不同学生间的差异化予以充分考虑,也“颠覆式”地体现了“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分层提高”的教育理念,同时“走班”这种没有固定教学班、流动性的学习模式除了能够扩大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外,还能有效促进学生掌握课程决定权的实现。以此为基础,可以将其视为:班级步行系统是对传统固定班级的突破。为学生提供多种课程选择,让学生以自己喜好、兴趣等来进行选择,并进入到相应的班级中进行学习。班级地点及人员不再是固定的。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根据课表进入相应班级学习,学生是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而老师不再是移动主体,老师和教师都是固定的,以学校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来进行班级老师的安排。

二、“走班制”下的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

针对上海、浙江等试点省市理论的研究发现,实行该制度的优势要大于劣势。实行该教学组织形式保证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率,让学生沉重的学业负担得到缓解,此外,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发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其是指学生对自己未来的发展进行规划,增强学生对自己的认知,让学生学会如何抉择。但是,班级管理当中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割裂了“教”与“育”的整体性

在孟子当中,首次提出“教育”一词,其完整的表述为“世界精英教育”。我国一直将“教育”和“教学”联系起来,两个词相互连接,互不分离。“教”注重的是对知识的汲取和良好品德的培养,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我国教育当中,其主要侧重“教与育人”,在注重“教”和“育人”的完整性的同时,又对“育人”所发挥的重要性予以强调,在钱穆看来,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质即为道德精神及人文精神。在传统文化及教学活动当中,其表示,在促进人类道德成长当中,道德教育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简言之,即教育在教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时间和空间上,“轮班制”客观上导致了“教育”的主要教师——班主任和班上学生的划分。

2.流动式的上课形式增加了班级管理难度

过去,因为一个班级的学生人数是固定的,因此能清楚了解到学生的到位情况,但是在高考改革下,尽管班级也具备固定性,例如,对于一些其中程度较高的选修课,大部分科目的教学在同一班级进行,这样一来,就会促进“行政课”的形成,而步行听课,因为难以在固定课堂上完成教学活动,因此其必须选择步行的教学形式,在教学当中,班级学生来自各个行政班,其归属班级、纪律问题等也有所不同,这就加大了班级管理难度。在课堂当中,可能会出现学生旷课的情况,对于一些成绩较为优异的同学则会在课上完成其他科目的作业,自认为对本课堂知识有较大的把握,且认为老师不会严格要求自己;除此之外,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学习较差同学缺课的情况。

三、“走班制”下的班级管理问题的对策

1.继承传统,育人为先

在西方国家中,“轮班制”早已投入使用,在经过多年的发展改进下,现已具备丰富的理论和经验指导。我国在积极借鉴学习时,也应密切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制定出适用于我国的“轮班制”。钱穆表示,我国在东方教育当中的第一大问题就在于一味学习西方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心思想。没有创造出属于本国所特有的教育。我国传统文化是作为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基础。它给我国儿童初级创造力的提高提供了基础,同时其和我国基本价值观念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换言之,正是中华优秀的文化,才培育了我们的价值观。高中生正处于成年人与青少年的过渡阶段,处于该阶段的他们,其价值观及自我约束能力等方面都还有待提升,所以作为班主任,应以以人为本原则为依据,鼓励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学习。在实行走班制的同时,有意识的进行学习型社区的建立,为其创造出更具人性化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合作、反省、抉择等核心素质的形成。

2.教管合一

对老师来说,其基础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而在学校事务当中,其重要工作也是教书育人。无论是老师还是班主任,都具有管理、教育学生的职责,促进老师尽职尽责、教管并行的新型班级管理体系的形成。

(1)行政班班主任要实行动态管理

学生以自己的学习成绩来进行相应班级的选择,不断改变班级构成人员。在笔者看来,想要切实提升实行效率,唯有采取实现类的动态管理。第一,增强和班主任间的沟通交流。在班主任和行政班主任间,应开展密切及时的交流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状况、身心状况,及时与有问题的学生沟通。二是加强与学生的沟通。行政课班主任应经常与学生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态、学习进度及其所面临的困难。最后,加强学生的意识教育。在课堂步行系统下,学生大部分时间都会花在课堂教学上,他们常常游离在班主任有限的管理范围外。所以,作为行政课的班主任,应注重对学生的意识教育,以“坚持情感,讲求合理”原则为依据,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与班主任合作。

(2)教学班任课教师应班主任化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着眼于教学,而且要使教学目标多样化。其实行措施如下所示:第一,转变老师学生管理课堂的认知,在教学活动中,将教学视为一个整体来对学生进行组合安排,使其进入到各管理班级当中,转变传统固定的班级安排。这样一来,课堂效率得以有效维持,还能增进学生间的关系,促进班级集体观念的形成。第二,在进行教学时,老师应多与学生展开沟通交流,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提出援助之手,不应对学生进行差别对待,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则来管理班级,为学生构建一个和谐、民主、公平的班级氛围。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增强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把握,提升教学质量。

3.学生协管

班级步行系统的实施必然导致班级管理的多样化和复杂性。为了确保班级管理工作的高校进行,应促进学生积极性的提高。在开展班级步行制度时,应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将其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首先,按照一定的比例将行政阶级划分为几个群体。在进行分组时,应该严格以“自由组合”原则为依据。作为行政班的班主任,应该以学生自由选择的情况为基础。遵循男女搭配原则,对局部进行适当调整,提高小组成员的协作性,给日后小组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第二,基于分组结果下,在每一小组中挑选出一名具有能力的组长。团队领导最初由团队推荐或个人推荐选拔,综合考虑后由班主任任命。班长在班里一定要有很强的荣誉感,要在班里有权威,才能带头发挥模范作用。最后,应该针对班主任展开定期培训,保证班主任明确其义务及所承担的责任。采用分组的方式,在一方面,能有效促进共同管理学生目的的实现,在另一方面,学生的责任感也能因此得到增强。

猜你喜欢
走班制班级班主任
班级“无课日”
我的班主任①
浅谈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物理教学的变化
论走班制的应然追求与实然现状
普通高中走班制背景下书院式管理的有效策略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一个逗比班主任,培养无数段子手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