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同爱/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教育,在于它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各个专业依据这一培养目标而制定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高职院校全部工作围绕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运行、考核评价、学校评估等展开系列工作。
高职院校根本使命是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依赖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优质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的人才更具有社会竞争力,提升学校的综合竞争力,从而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专任教师们共同努力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自己也在成长。教师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时,实际也是教研教改工作开展的过程,甚至能产生科研成果。这个过程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升级,有利于教师们转型,使得教师们可以时刻保持与时俱进。
优质高效的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
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由教务处牵头,出台相关政策,每年发出通知,二级学院根据相关文件组织教研室主任或者专业带头人制定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人才培养方案模板老旧,信息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快,人才培养方案模板仍旧沿用多年前的旧版本。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一般由二级学院教研室主任或专业带头人完成,以教研室主任为主。模板一般由教务处提供,每年教务处发通知,二级学院各个专业开始根据文件要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表模板不够人性化、比较呆板。对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及周次的的修改比较繁琐,且不利于数据的汇总统计。人才培养方案的实际制定者很难修改原有模板,处理模板技术问题比处理专业内容花费时间更长,最终因技术难题上搞不定而放弃修改,或者学时、学分、周次等方面内容随意编制,导致后续教学运行中频繁出现问题,影响整个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由二级学院教研室主任负责制定,教研室主任更换比较频繁,新教研室主任对制度认识不够深入,对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理解缺乏深度认识,没有经过专门培训,到了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只能将往年的人才培养方案直接套用不做更改,或是少做更改上交。有些教研室主任想做些更改,但是由于对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不熟悉,导致做出来的人才培养方案不符合要求,后续更改由于流程太麻烦而胎死腹中,放弃更改,继续沿用往年人才培养方案,缺乏更新,缺乏创新,影响培养质量。
教研室主任对区域经济发展、行业企业调研不够深入透彻,没有进行充分的行业职业能力分析会分析,有些只是经过简单的参观调查,所得到的结果比较片面。由此制定出的人才培养方案离符合区域行业企业发展要求还有一段距离,培养出的人才无法直接满足社会实际需要,对专业对口率、就业率造成一定的影响,学校社会服务功能没有得到很好体现。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者根据自己的见解,闭门造车,独自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撰写,没有与教研室其他老师深度探讨,由此制定出的人才培养方案任课教师认识不足,后续安排教学任务时,任课教师还是按照往年的知识点讲解,内容陈旧,更不上时代步伐,学生上课感觉不实用,上课效率不高,培养质量没有显现出来,教师也得不到成长。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完成后,由二级学院教学秘书负责录入教务系统,整个教学运行教研室主任参与度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者对教学运行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不清楚其中的原因。如某专业在某学期所有课程周学时比较短,15周就结束了,导致班级15周之后就处于放假状态,容易造成各种各样更严重的问题。某专业有3周整周实训课程,本学期其他课程安排如果大于18周次,就会出现教学周超出20周,使得教学运行无法开展。某专业周学时多,周次少,导致排课困难,学生前半学期课程太多,甚至出现晚上全部安排都不够排的现象,后半学期课程太少,学生没事可做,影响教学质量。这些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人才培养方案的实际制定者并不知道发生这些问题,也不会知道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后续更改,只能一错再错,一直错下去,影响整个教学运行,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教务处出台政策前应充分调研二级学院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遇到哪些难题,充分调研优秀高职院校经验,做出相应改变,制定更新更加方便快捷的人才培养模板。如可以直观看出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表学时是否相对平均分配,周次安排是否符合规定,周学时安排是否合理,这样方便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也有利于数据的汇总统计,后续形成大数据供统计分析教学中的各种现象及问题,更好的服务于教学与科研。
教研室主任选择上要具有相对稳定性,更换不能太频繁。上任后需经过专业培训,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由专业带头人和教研室主任共同完成,分工合作效果更好。如专业带头人可以对课程的种类进行研究,和教研室老师一起调研区域经济发展、行业、企业以及优秀高职院校课程设置,共同探讨后决定开设哪些课程,每门课程开设需要多少学时,课程的循序渐进顺序等。这些决定好后交给教研室主任制定教学安排表,教研室主任牵头,联合教研室老师研究探讨哪一学期开设哪几门课程,每门课程的学时、周次分配以及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条件。
通过各种渠道充分调研专业与社会实际岗位的关系,如调研优秀校友,问卷调查毕业生等方式分析总结现在人才培养方案哪些内容需要修改,哪些内容需要删减,哪些内容需要增加。邀请关键人物举行行业职业能力分析会,运用各种先进的方法分析现在人才培养方案岗位要求与现代实际工作岗位之间的差别,预见随着时代的发展,将来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岗位人才。
教研室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根据专业及专业群对专业的定位,团队合作,共同调研行业企业最新岗位职责、职业道德等方面内容,用发展的眼光定位专业人才需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确立教材信息,这样有利于教师对行业企业的了解,有利于课程的科学顺利实施,有利于教师在教研教改方面的研究,教师在教学中得到提升,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引进功能强大,高效率的教学管理系统。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录入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直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考核评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者全程参与其中,对整个教学教学运行始末了解清楚,这样有利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施及评估的可持续发展,达到螺旋式上升的目的。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现状,发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