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2019-11-13 05:21刘彦彤赵爽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17期
关键词:京津冀地区耦合协调度生态环境

刘彦彤 赵爽

摘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提高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重要制约因素。本研究以京津冀城市群的13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城镇化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因素,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治理等6个方面构建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此,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京津冀城市群13个城市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对京津冀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城镇化;生态环境;京津冀地区;耦合协调度

中图分类号: F29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9)17-0330-04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1978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仅有17.9%,然而,发展至2016年,城镇化率已提高至57.4%,目前我国正处于“S”曲线的第二阶段——快速推进时期[1]。城镇化的发展对于科技创新、产业转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也使得城市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格局中最有活力的核心地区,也是我国生产力布局的增长极和核心支点。而与此同时,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许多生态问题的发生,如空气污染、资源紧张等。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良好关系便愈发重要,众多学者也对其进行了研究。

对于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关系,我国学者从理论到实证分别进行了探究。理论方面,方创琳等对我国城市群进行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理论的研究,提出构建多要素-多尺度-多情景-多模块-多智能体集成的时空耦合动力学模型[2]。杨仪青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3]。王艳成探讨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机制[4]。从实证来看,众多学者分别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城镇质量、时空耦合等多个角度对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度进行了研究。谭俊涛等构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评价体系,评价2000—2012年吉林省城镇化和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度[5]。陈小卉等基于绿色发展的理念,构建了城市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江苏省的城镇质量进行分析[6]。赵学鹏等分析了新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空间分布特征[7]。刘传哲等运用时空耦合模型对我国省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8]。

整体而言,有关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我国相关学界更多注重的问题依然针对于其耦合协调关系,并且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并且以定量研究居多。大多学者以省域为单位研究,然而,针对城市群内部的耦合协调关系,目前相关学界并无过多研究。在中国城市群对于区域经济的稳定与长久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居于核心载体位置,且城市群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国内城镇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快,同时,城市群城镇化的发展情况还可在其他方面产生影响,如对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等。本研究基于相关研究的基本成果,选取京津冀城市群中的13个城市作为研究目标,对城镇化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影响因素展开一系列分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及耦合协调模型。并对京津冀地区不同城市的耦合协调情况进行分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以及制定京津冀城镇化协调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方法与指标构建

1.1 研究方法

1.2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预处理

本研究以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基础,将其问题中现有的研究成果指标作为核心,结合二者协调发展的基本内涵,确立了24项指标(表2)。本研究共包含城镇化和生态环境2个系统,城镇化系统评价体系中涉及的内容共有3个方面:(1)人口城镇化;(2)经济城镇化;(3)社会城镇化。人口城镇化为体现人口的构成和居民的生活,因此选取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比、城市人口密度、城镇化人口比3项指标。经济城镇化主要是从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来衡量,因此选取第三产业比值占GDP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等6项指标。社会城镇化主要是表现在社会发展水平和公共服务方面,选取每万人拥有互联网数、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等5项指标。关于生态环境系统的评价,主要从3个维度展开,第1维度:生态环境压力,即以环境污染的现有情况为基础,确定了3项指标,依次是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第2维度:生态环境质量,即基于人民生活的基本条件与设施来反映,确定的指标共涉及4项;第3维度:生态环境治理,其评价指标共涉及3项,如单位GDP能耗等。

本研究的相关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7》《2017河北经济年鉴》《天津统计年鉴2017》《中国统计年鉴2017》,河北省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指标数据首先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进而使用熵值法計算各指标权重,具体结果见表2。

2 结果与分析

2.1 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指数分析

针对京津冀各城市,以耦合协调度模型为基础,根据协调度等级及其划分的相关规定,结合一系列有关计算能够得知其城镇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情况(表3)。据此能够得知京津冀地区13个城市两系统的耦合度值差异不大,C值均在0.774 2~0.983 3之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京津冀地区各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具有相对而言比较高的相关性。然而城市间的城镇化值具有相对明显的差距,北京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在0.834 6,天津地区的城镇化水平略低于北京,其值为0.677 7,而河北地区的11个地级市城镇化值均在0.3以下。从生态环境系统的值来看,京津冀各市都普遍偏低,除北京市和承德市以外其他地区均在0.5以下。从耦合协调度来看,除北京市处于良好协调外,天津、河北地区的协调度都不高。尤其是河北地区,大多处于低度协调的状态。对于京津冀地区,这便使其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存在一系列弊端,如整体生态环境失衡、城市群各城市的城镇化发展内部失调等问题。

从城镇化系统中可以看出,京津地区的人口城镇化指数分别为0.199 4、0.179 2,而河北地区人口城镇化指数相对较高的地区有唐山市、秦皇岛市、石家庄市,其指数分别为 0.071 5、0.061 2、0.052 9,其他城市人口城镇化指数偏低,均在0.05以下。京津冀地区人口城镇化的不平衡是城镇化失调的原因之一,由于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京津地区聚集大量尖端人才和优秀劳动力,而河北相对京津地域大,就业岗位单一,人口吸引力不高,因此人口城镇化不平衡。从经济城镇化中,京津地区经济城镇化指数为0.401 5、0.383 0,河北地区经济城镇化指数较高的地区有石家庄市、唐山市、沧州市、廊坊市、秦皇岛市,但其指数在0.142 7~0.079 6之间,远低于京津地区,京津冀地区经济城镇化的差异是整个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协调最重要的原因,同时也影响了各地人口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的发展。在第三产业所占GDP比重、人均GDP等方面來看,京津冀地区产业互动仍需加强。值得一提的是,在经济城镇化中的外资使用情况与京津地区差距较大,说明河北省虽处于东部沿海地区但对外资的吸引力不高,开放程度不够。社会城镇化中,京津地区社会城镇化指数为0-233 7、0.115 5,河北地区城镇化指数较高的城市有石家庄市、唐山市、邢台市、保定市、沧州市、廊坊市,其指数在0.133 2~0.054 0 之间,社会城镇化反映的主要是生活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

生态环境系统中,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压力较大的城市主要是在天津市、唐山市、石家庄市地区,这几个地区污水、废气物排放量较高。生态环境质量方面,北京市、承德市、秦皇岛市的指数较高,这些地区的绿地面积和人均道路面积的比例相对较高。生态治理方面,唐山市、石家庄市等地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环境保护投入资金,然而,最终并未取得良好的环境改善效果。

2.2 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结果分析

以不同城市耦合协调发展类型为基础,基于此能够将其细分为4种类型。(1)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实现良好协调,满足该等级的城市是北京市;(2)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中度协调发展,符合该等级的城市是天津市;(3)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低度协调发展,符合该等级的城市有石家庄市、唐山市、秦皇岛市、邯郸市、邢台市、保定市、承德市、沧州市、廊坊市。(4)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情况为中度失调,处于该等级的城市为衡水市。

从北京市和天津市来看,天津市二者协调程度略逊于北京市。但是就城镇化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值来看,2地的生态环境系统发展均滞后于城镇化系统。也就是说,北京市和天津市的生态环境系统与城镇化系统并没有同步发展。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不仅发展经济、公共服务水平,也应当在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有所投入,才能使二者协调发展。

从河北地区来看,除衡水市处于中度协调的等级以外,其他的10个地级市都在低度协调的阶段。河北省内部的城镇化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度差别不大,且协调度水平比较低,尤其是与京津相比差距较大。从生态环境系数来看京津冀相差不大,但城镇化系数则有明显差距,从表3可以看出,河北省的城镇化系数处于0.091 7~0.290 4之间。而北京市的城镇化系数在0.834 6,天津市为0.677 7。河北地区城镇化水平主要是石家庄市、唐山市、沧州市、廊坊市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廊坊市、唐山市、沧州市受京津地区经济辐射作用,尤其是北京市的带动作用更大,石家庄市由于是政治中心,又是交通枢纽城市因此城镇化发展水平也相对较高,但其所处的冀南地区所受的辐射作用较小。生态环境方面除冀北地区外,河北地区应加大环境治理投入和增强生态保护的意识。

3 结论与建议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并通过计算完成了对京津冀城市群的实证研究,基于研究结果得知,2016年,京津冀城市群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整体而言具有相对比较高的耦合度水平,13个城市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具有相对比较强的相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镇化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基于耦合协调度结果,对其展开一系列分析,由此可知,北京市处于良好协调,但生态环境滞后于城镇化水平,天津市处于中度协调,生态环境同样滞后于城镇化水平,河北地区除衡水市为中度失调外,其他城市均处于低度协调水平,且城镇化水平滞后于生态环境水平。基于研究的最终结果,针对京津冀城市与生态环境,给出几点发展意见与建议。

3.1 加大京津辐射作用,补齐河北城镇化发展短板

未来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北京市和天津市应发挥更大的辐射作用带动河北地区城镇化发展,将资金和科技进行分流,进行产业转移,带动周边河北城市的发展,有序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同时减轻“城市病”所带来的交通拥堵,资源承载力过大等方面的生态问题。打破地域割裂,加强京津对河北地区的对口帮扶,补齐短板,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所定目标,到2020年,完成区域交通一体化网络的初步构建,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在上述基础上,还应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产业的联动发展[11]。

3.2 推动大中小城市有序发展,提升城市群整体功能

河北省在未来的城镇化建设中应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机遇,环京津核心功能区的保定市和廊坊市积极发挥疏解北京市的非首都功能,尤其是雄安新区规划的建设,承接好资源和人口迁移的工作同时也完成自身的变革,提高经济实力和创新实力。沿海地区的秦皇岛市、唐山市、沧州市,发挥自身的沿海优势和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吸纳外资和人才以带动省内内陆城市发展。冀中南地区以石家庄市为中心,以铁路、公路为链接,向衡水、邢台、邯郸方向协同,打造相互配合、联动发展的城镇网,尤其是对衡水市的协调性应有所加强。冀西北生态涵养区承德和张家口,协同京津发展的同时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利用自身独特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3.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树立协同治理理念

在生态环境方面,河北省在未来应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尤其是对重工业的污染企业进行限制以及对过剩的产能分配到交通网、体育场、学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并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环保企业的发展,引进节能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从根本上改善京津冀的生态环境。京津地区在发展城镇化的同时也要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发展低碳经济和绿色生态的生活方式;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增加绿地面积;增强城市的综合承载力。

参考文献:

[1]马艳梅,吴玉鸣,吴柏钧. 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基于熵值法和象限图法[J]. 经济地理,2015,35(6):47-53.

[2]方创琳,周成虎,顾朝林,等. 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效应解析的理论框架及技术路径[J]. 地理学报,2016,71(4):531-550.

[3]杨仪青.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探析[J]. 生态经济,2017,33(10):221-225.

[4]王艳成. 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机制[J]. 求实,2016(8):57-61.

[5]谭俊涛,张平宇,李静,等. 吉林省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J]. 应用生态学报,2015,26(12):3827-3834.

[6]陈小卉,郑文含. 基于绿色发展的城市发展质量评价研究——以江苏为例[J]. 城市规划学刊,2017(3):70-77.

[7]赵学鹏,孜比布拉·司马义,盛永财.新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及其空间特征分析[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7,40(6):832-838.

[8]刘传哲,刘娜娜,夏雨霏. 时空耦合视角下我国省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J]. 生态经济,2017,33(9):130-136,187.

[9]崔木花. 中原城市群9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关系[J]. 经济地理,2015,35(7):72-78.

[10]王新芸,瓦哈甫·哈力克,王芳,等. 中国城镇化-资源-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7,40(6):17-23.

[11]樊鹏飞,梁流涛,李炎埔,等. 基于系统耦合视角的京津冀城镇化协调发展评价[J]. 资源科学,2016,38(12):2361-2374.

猜你喜欢
京津冀地区耦合协调度生态环境
新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研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水利工程对京津冀地区环境的影响及生态化建设探讨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与保护能力的耦合评价
碳减排绝对量约束目标下京津冀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分析
能源—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