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的设计”——通感与设计的关系讨论

2019-11-13 15:54白新蕾
参花(上) 2019年11期
关键词:通感认知

摘要: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手法被人们熟知,当通感与设计相结合时,会赋予设计全新的生命力。设计不只跟颜色和形式有关,本文从研究颜色和形式转变为研究感觉,研究人如何感知生活。

关键词:通感 感觉驱動 认知

一、通感与设计的结合

通感是在描述客观事物的时候,用形象的语言将感觉转移,从而把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相互转化、变换的修辞方法。“感觉的设计”是通感与设计的结合。感觉都是紧密相连而不可分割的,当多种感官组合起来的感觉刺激汇聚到一起时,图像即可显现。神经科学家将这些感觉体验的质量称为“感质”。感质越丰富,设计给观者带来的体验就会越强烈。

通感来源于敏感的神经与客观事物交错碰撞的点滴感受,来源于对世界的认知。将感觉与设计结合,感觉设计的过程,便是对生活所积累的经验反复研磨、总结、归纳的过程。设计灵感与生活的碰撞,也算一种点与面的碰撞。碰撞出的结果,未知且新奇有趣。

二、通感的转化关系

(一)视听通感

在人类的感官世界中,视觉与听觉是最为敏感的,也正是这两种感官的融合,形成了“艺术通感”中的“视听通感”。绘画与音乐之间存在着彼此依存又微妙的连接纽带。正是这条纽带,使得绘画与音乐有了不可分割的艺术关联性,很多画家与音乐家也正是利用绘画与音乐之间这样的关系,创作出很多非常优秀的艺术作品,莫奈的《日出·印象》与德彪西的交响音画《大海》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从古至今,视觉与听觉,绘画与音乐之间,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视听的转化在文学上很常见,但五感从来不是分离开的,视听的转化也不应该仅仅是视觉与听觉两个感官之间的相互转化。

(二)通感的抽象转化

通感的抽象转化是用具体事物表达抽象事物,是视觉写意的过程。抽象的感觉化为视觉形象就具体可感了。如果给音乐可视化,使听觉具象化,可以从这种音乐类型的历史、使用乐器、发展经过、音乐人等方面展开视觉表现。这种通感转化,就是为抽象意识寻找具体的形象。

(三)通感的高度统一

通感是高度统一和不可分割的,五感中的任意几个做转化,都会关联到其他的感官。人的感官是立体而统一的。物理学家Hermann von Helmholtz说:“一切都是皮肤上的事件。”视觉的感觉是光在视网膜上被刺激后所受到的反应,听觉的感觉是耳鼓,位于耳朵深处的薄膜察觉到空气的轻微震动所做出的反应。气味与味道的感觉则是鼻腔和舌表黏膜接触物质后所形成的反应。所有的人类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和感官都源于膜对物质的反应,即通过神经系统传到大脑的刺激。设计则是对这些感知膜的一种全方位的、立体的作用。我们对五感的区分也只是对于不同区域的感知膜的划分,而这些感知的最终点还是大脑,即所感是高度融合且密不可分的。

三、通感的视觉表达

视觉是人类最主要的感知外界的形式,在我们所接受的外界信息中约有83%源于视觉。因此,艺术创作出可被大众观者认可、有视觉代表性的符号,被当作平面设计的基础要求。人们听到熟悉的词汇、语调、音乐甚至方言,都会引起往事的重现,即刻便可体会当时的心境,或快乐、悲伤,或幸福、痛苦,或思念,或仇恨。可见,内心的感知是人们根据自身的认知和经历,对通过感官获取到的信号,做出的整体心理和生理上的理解与判断,属于感知的高级形式。从不同的程度或想法上来说,物理感知和神经之间存在息息相关的蝴蝶效应,后者是对物质的深刻认知,不局限于物理感知。从生理感受向心理感知的深刻认知和转变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必然途径。当“通感”与设计相结合时,会赋予设计全新的生命力。我们从研究颜色和形式转变为研究感觉,研究人如何感知物体,来尝试通感与设计的结合与应用,创造能有效沟通和传播的视觉形态。

四、技术驱动向感觉驱动的转变

设计领域不仅仅是平面设计,也应该逐渐完成从技术驱动(由技术推动着事物发展的情形)向感觉驱动的趋势转变。“感觉驱动”描述了一种随着我们的感觉,人类的进步方向不断转移的情形。以感觉为基础的设计,对技术的未来发展也是具有方向性意义的。设计领域里除了颜色、款式、外形材质这几种元素之外,还有另一种设计的可能性,即静静观察如何感知物体以及如何令受众感知传达出的情绪,这是值得设计师们持续探讨的课题,这也应唤醒我们的感觉认知。

参考文献:

[1]符赋.通感对视觉传达的启示[J].美术向导,2008(01).

[2] [法]弗朗索瓦·拉-费热珑.初识人生——五感[M].梁晓怡,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白新蕾,女,硕士研究生,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讲师,研究方向:空间形态与构成)(责任编辑 刘月娇)

猜你喜欢
通感认知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例谈“通感”修辞手法
例谈“通感”修辞手法
诗性与个性:艾略特认知世界的建构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基于“通感”理念的沉浸式幼儿玩教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