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保护中的生物技术应用研究

2019-11-13 12:44杨建华
农家科技 2019年10期
关键词:生物技术农作物应用研究

杨建华

摘 要:当前农作物保护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农作物保护中,对农作物产生深远影响,有力推进了保护农作物事业发展进程。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出发,深入探究保护农作物应用的生物技术,根本目的是提高我国农作物产量,满足人们日渐提升的需求。

关键词:农作物;生物技术;应用研究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其中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并且应用在农作物保护中,为农作物带来积极影响。将农作物保护与生物技术相结合,既可以提高保护农作物技术水平,又可以保证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创造全新的品种,降低研发和保护成本,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本文研究保护农作物生物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生物技术概念与实施过程

1.生物技术概念。20世纪出现生物技术,被广泛应用在生物学界。生物技术发展的核心是生命科学,在实际运行中融合科学技术,结合预先设计方案,以原有生物和加工生物当作原料,满足人们需求和生产产品需求。从加工角度分析,生物技术中加工技术是将生物和微生物作为物质原料,主要包括现代生物技术和发酵技术。生物技术具备综合性和新鲜性特征,综合性充分体现生物基因和技术,将遗传和分析生物有机融合,结合人们生活作息服务人类。

2.具体实施过程。生物技术是将原有生物生产或者改良,是独一无二的一种现代化技术。在现代化生物技术中,克隆技术因自身具备的科幻色彩,因此被人们熟知,是一种科学研究技术。生物技术分解生物基因,研究生物基因特性,通过观察进行改进,从而研发出全新的物种。生物技术是以简单技术作为基础,设计合理的应用方案,保证实施策略具备直接性和有效性。生物技术生产出的东西,被广泛应用的社会中,最常见的是动物和农作物。

二、农作物保护中生物技术应用

1.微生物技术。在农作物生产的过程中,虫害是常见危害现象,其中微生物具有抑制病虫害的作用。微生物产生的杀虫物质,可以有效抑制农作物中产生的病虫害,在抑制细菌生长的情况下,通过自身具备的新陈代谢能力,可有效削弱农作物抵抗病虫能力,提高产量。另外,微生物技术还可自主研发无毒害农药,通过防虫害性能,增强植物抗药性。由于微生物繁殖速度快,污染品或者工业废品也可以当作微生物农药。结合不同农药物生长习性,采取的应对措施也存在差异。微生物农药类型较多,例如杀菌剂和除草剂等,通过微生物技术打乱病毒组合,并进行重新组合,防治农作物。借助“昆虫杆状病毒基因”可以研制出昆虫激素与毒素,可有效防治农作物虫害,实现全面保护农药物。

2.基因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中农作物基因工程是作为核心的,主要应用在保护农作物中,有效提高农作物抵抗虫害能力,在农作物保护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农药物基因工程根本目的是获取转基因农作物,利用物理和化学等方法,在指定农作物细胞中注入固定基因。农作物基因工程从初期发展到今天,有“直接转移法”和“间接转移法”两种转移方法。为确定基因转移情况,一般情况下会通过“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分析DNA中的Southern。“直接转移法”主要是结合农作物细胞中生物特点,将指定基因转移到农作物细胞中。“间接转移法”主要是将指定基因安插在固定载体中,载体原料主要是某种农作物病毒,农作物受到病毒感染时,指定基因会在农作物DNA中进行复制。通常情况下,农作物产生病虫害的根本原因是有大量细菌和真菌及病毒。在农作物领域内,农作物基因工程与疫苗防治相比,农作物基因工程是利用“转移病毒基因”保護农作物,可有效降低经济成本,改善环境污染状况。当前,在农作物的“抗除草剂”和“抗虫育种”两个方面,农作物基因技术有大量应用。抗虫育种领域内,农作物基因工程可提高农作物抗虫能力。

3.发酵工程技术。发酵工程主要是通过在农作物保护中的具体应用,利用抗生素制造农药,并杀害病虫,防治病虫害对农作物产生不良影响。当前我国开始应用抗生素制造农药,根本原因是安全系数高、成本低,并且杀害病虫速度快,可保护生态环境。从19世纪开始,我国开始将“苏云芽孢杆菌”应用在生产农药方面,然后提炼出“Bt菌株”应用在生产中,优点在于有较高的安全系数,为绿色食物提供生产契机,特别在无公害农作物中被广泛应用。现阶段,我国生产的抗生素在国际中占据重要地位,特别是“阿维菌”和“冈霉素”已成为最大生产国家。冈霉素主要应用在水稻保护中,有效提高水稻产量,为我国粮食领域较大的贡献,提升农民经济收入。“阿维菌”大多数应用在生产杀虫剂方面,可提高治理病虫害效率,具有安全、高效特点。

4.酶工程。生物技术在农作物保护中应用,生物领域专家通过酶工程获取需要的材料,主要原理是将生物细胞、细胞器、酶等在特定环境下,通过酶自身具备的催化工程,将原有的物质转变为可利用价值的原料。当前通过酶工程可以开展制造生物农药工作,根本优势是不具备抗药性能,对生态环境没有危害,生产成本低、生产流程便捷,主要应用在防治病虫害方面。比如将昆虫病毒安插在外源基因,可以起到打扰昆虫正常新陈代谢的作用,影响昆虫正常活动,达到消灭昆虫的目的。由于具备无污染的优点,因此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5.农作物培育技术。农作物组织培育主要在借助无菌环境,人工培养离体农作物结构。农作物病毒在人工培养中不能正常生长,但是可以在细胞中生长繁衍。通过农作物培育技术,可以分析农作物病原和细胞之间的联系,最终研发抗病虫害的农作物。例如在培育马铃薯中,农作物培育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利用马铃薯中携带的病毒部分,采取离体培育法,最终产生“无病毒”的马铃薯育苗。

三、结语

综上,农作物保护是确保农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样也是强化生态保护的重要手段,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为有序开展保护农作物工作,合理应用生物技术,通过微生物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发酵工程技术等先进生物技术,提高保护农作物工作水平,有效达到增产和增效的目的,全面发展保护农作物事业。本文分别分析了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生物技术概念与实施过程、具体生物技术,对保护农作物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白洋,钱景美,周俭民,钱韦.农作物微生物组:跨越转化临界点的现代生物技术[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03):260-265.

[2]高红治.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7(03):12-13.

[3]韩艳旗. 基于IPRs的农业生物技术研发福利效应与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6.

猜你喜欢
生物技术农作物应用研究
无公害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方法探析
2017年浙江省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推荐名单
生物技术在环保工程中的应用
浅析生物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高职院校生物技术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现状与对策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趣味象声词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