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越
摘要:进入新时代,我国必须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要求。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从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机遇着手,探究高校理想信念教育面临的挑战并找到可行的路径,以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关键词:高校 理想信念教育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9)17—0160—02
理想信念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驱动和引导着人生价值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1]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短期目标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个长期理想,高校担负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首要任务是将大学生培养为具有远大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一、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机遇
现如今,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力量都遥遥领先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甚至进入世界前列,国际地位也在不断上升,我国国力日益强盛,这些现实条件使得我国更加坚定“四个自信”,为高校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无产阶级科学理论,在他们的著作中反映了对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来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关于理想信念的理论进一步夯实了理论支撑。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中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了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对高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道德观念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挑战
(一)外部环境方面
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对理想信念教育有的放矢的开展产生冲击。从国内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开放、多元的特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生,严重地影响着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危害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从国际来看,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意识形态挑战,西方采取意识形态渗透,不断鼓吹“普世价值观”,使我国主流价值观受到重创。尤其在互联网普及的今天,敌对势力利用网络平台通过价值输出等形式传播西方文化,冲击了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使马克思主义信仰日益淡漠甚至缺失。针对此现象,夯实主流意识形态、增强理想信念教育具有现实紧迫性。
(二)高校方面
1.教育方式单一,欠缺感染力
部分高校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单一地使用说教形式的教育方式。理想信念教育具有严肃的政治色彩,高校课本吸收的内容偏重于高屋建瓴的高深理论,若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结合,学生一味被动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无形中会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科学的理论成果,它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结合,也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说教式的教育方式错误地割裂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理,学生把马克思主义当作“神学”,会错误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教学缺乏大众化、生活化的实际案例,不能激发学生的政治认同与情感认同,会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学生停留在口头上的信仰,而没有实际的感染力与说服力。
2.教育渠道狭窄,实效性差
部分学校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开展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只凭借课堂的教授,不能让学生深刻地了解科学的理想信念对人的引导作用与激励作用,相反,单一的理论教学会导致教书与育人相分离。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只依靠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就得以实现。学校应该倡导学生课下深入、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另外,确立科学的理想信念,需要身體力行的实践,脱离实践的理想信念是一株“无花果”。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既需注重理论,又要注重实践。
3.教育载体局限,渗透力弱
网络平台是高校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渠道,它可以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环境,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无声无息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然而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依旧有部分高校局限于课堂教学而不重视构建网络阵地。由于网络信息鱼龙混杂,不良的、腐朽的价值观时常会误导、混淆、模糊大学生的是非判断,使大学生动摇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导致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渗透力薄弱。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等优势,利用网络平台构建理想信念教育宣传阵地,紧紧围绕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占领网络阵地刻不容缓。
三、高校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
(一)利用课堂主渠道,完善教学方式
高校要培养拥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接班人,就应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首先,通过小组学习式、提问式、对话式的新颖教学方式全面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政治品质、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确立符合时代精神和民族利益的行为规范与价值标准。其次。注重运用国家时事热点来贯穿理论教育。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因此,在课堂教学和实践工作中应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思路,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展示时事热点新闻,以问题为导向运用理论进行思维的互动和思想的碰撞,巩固课堂教学阵地,激发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性的共鸣,增加理想信念教育的感召力,从而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
(二)构建网络教育平台,把握意识形态主动权
学校要利用网络,抓好意识形态阵地的工作。首先,发挥网络宣传作用,逐步建立起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需要的红色教育宣传网站。通过文字、数据、声像等形式形象地构建题材新颖、语言生动的马克思主义相关内容,编辑贴近生活、主题深刻的理想信念主题网站,利用网络的广泛性与共享性,高效地传播理想信念教育,让学生了解并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观。其次,开通网络交流平台,搭建沟通学习的桥梁。通过运用微博、微信、微视频等新型网络信息交流载体,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以建设马克思主义网络阵地,定期推送“校园模范”等先进模范代表,树立典型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营造理想信念教育的氛围。利用网络论坛、贴吧等网络社区,提高大学生的参与性,增进师生互动交流的机会,及时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弘扬主旋律,引导舆论传播的正确走向。与此同时做好舆情管理工作。积极引导正面的网络舆论,坚决抵制西方各种消极腐败的思潮,守住网络阵地,净化理想信念教育的环境。此外,应对网络突发事件,学校要及时表明正确的态度,防止恶俗舆论的扩散,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以保障理想信念教育的有序进行。通过网络,使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载体从平面化、单一化和静态化向立体化、多样化和动态化转变,变“难以引导”为“积极引导”以群体教育与自我教育有效结合的方式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三)重温经典引领思想,夯实理论根基
学校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加强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学校要引领学生回顾历史经典名作,使同学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认真阅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首先,要追根溯源地品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优秀的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的著作,其著作在当时具有历史前瞻性,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为理想信念而奋斗,奠定了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其次,要强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教育,学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与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当前,要着重强调对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让学生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巩固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中国梦”努力前行。从而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
(四)落实行动、铸就理想,开展实践育人
高校应定期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强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教育离不开实践的锤炼与感悟。高校要有计划地围绕理想信念的主题去组织学生参与相关活动,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方法切实指导实践。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是理论的归宿。大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可以不断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学以致用,从活动中不断印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在反思中不断升华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例如开展“红色文化”主题学习活动,让学生亲历革命年代的艰辛,通過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具象化,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认同与思想认同,从而迸发出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大学生切实地长才干,学本事,把理想信念转化为自觉行动,从而提升理想信念教育的感染力、渗透力和回应力,实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常态化、规律化和场域化[3],从而确保理想信念教育的长效性。
四、结语
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路径是通过理论的知识输入与实践的养成输出形成“教书”与“育人”的内在的统一性,从线上到线下构成了包括课程阵地与网络阵地的意识形态阵地,推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互结合,促进真实与虚拟环境的和谐共生。凭借课程的引入、理论的升华、网络的宣传与管控、实践的落实,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01).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3]叶柏森.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24):20—21+24.
责任编辑: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