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学徒制下的“生物制药设备”课程开发与实践

2019-11-13 06:30杨英歌
安徽化工 2019年5期
关键词:生物制药车间实训

王 丹,贺 峰,杨英歌,王 娟

(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22100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强化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参与学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环节中。在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1]。“生物制药设备”是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主干课程,它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目前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融入到“生物制药设备”课程开发中,以行业“工种”为纲领重构教学体系,学校和企业共同构建合作平台,同时企业作为育人主体全程参与对学生(学徒)的培养,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1 课程目前主要问题

1.1 教学内容与职业教育现状脱节

目前高职“生物制药设备”课程依然只是对本科教育内容的精简与压缩,课程模式以知识导向为主线,重“理论”、轻“技能”。而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而不是研究型人才,理论够用即可,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因此,传统的“生物制药设备”从教学内容上已无法满足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

1.2 教学模式单一

“生物制药设备”包括了生物制药生产设备的维修、制药设备的验证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课程知识点较抽象且复杂,并与学生的就业岗位密切相关,是一门知识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主”“知识讲授为主”“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代职业教育要求。

1.3 实训模式需要完善

制药类行业具有特殊性,受到法规和实训条件的限制,制药企业无法满足大批量学生的参观和实习条件,而高职院校单一的实训模式只能简单为掌握单一知识点的基本操作,实训项目与企业生产岗位脱节现象严重。

2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课程开发和实施

2.1 基于行业岗位群确定教学内容

开发出符合行业岗位和岗位群要求的课程内容是进行“现代学徒制”课程开发的关键点。我院对江苏省各制药企业调研,确定与本课程对接的企业的职业领域及就业岗位。主要职业领域为生物制药产品的一线生产人员、生物制药设备的维护与检修人员,其就业首岗为生化药品制造工、生物制品生产工、药物制剂工、GMP 认证管理员、制药设备维修工,发展岗位为药品生产段班组长、药品生产段段长、设备维护班班长、QA 人员等相关技术及生产管理岗位。经过企业调研和校企专家研讨,根据就业岗位的工作职责分析其任职能力与素质要求,把工作领域的能力要求和任职要求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2]。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以企业真实生产任务为依据,在兼顾学生个人发展的前提下,参照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标准,与企业共同开发适合岗位育人要求的“生物制药设备”课程内容。将课程内容按生物制药企业产业的大工程模块进行划分,以企业真实生产项目任务为载体,并按生物制药产业的一般生产工艺顺序展开。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生物制药设备”教学项目及课时分配

2.2 校企合作教学团队建设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我院以曾担任企业生产车间主任的副教授为本课程负责人,依托学校“双师型”教学队伍,聘请企业专家担任课程兼职教师,通过讲座、实训指导、教学督导、课程评价等形式全程参与课程教学。所有任课教师均利用寒暑假时间到生物制药企业进行蹲点实习,提高教师实践技能,以便胜任“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要求。

2.3 校本教材和实训实习讲义的开发

根据生物制药行业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选取典型生产企业的典型生产岗位和典型生产任务,确定本课程的具体教学项目和教学任务载体。所有工作项目和任务载体均与企业一线生产要求和标准相吻合,实现了教学和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从而实现“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依据GMP 管理要求,根据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和职业素养要求、工作任务及SOP 标准操作程序重新搭建教学内容,将企业相关生产文件和管理制度引入教学内容中,形成了符合生物制药行业职业标准的课本教材“生物制药设备”和实训实习教材《生物制药设备实训实习讲义》。

2.4 建设开放式实训基地

鉴于医药企业无法满足大量学生参观实习的要求,因此,为了满足“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建设一个高度仿真的生产性的实训实习基地。我院组建了集实训教学、科研、培训、技能鉴定、生产为一体的药物生物技术实训中心。目前该中心实训室总面积约1 100 余平方米,拥有发酵车间、针剂车间、硬胶囊剂车间、片剂车间、软胶囊剂车间、制粒剂车间、干制车间、分离纯化车间、提取浓缩车间、粉体车间、药物制剂实训室、纯化水车间、蒸馏水车间、中药饮片车间、中药炮制车间等14 个实训车间,其中制剂车间按GMP 要求模拟设计,仪器设备总值约200 多万元,主要设备先进性基本上与大中型制药企业同步,保证了“车间与教室合一,教学与科研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服务与创收合一,理论与实践合一,作业与产品合一”的“七合一”[3]。为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实打下坚实的硬件基础。

2.5 拟企业化生产的教学组织和实施组织

教学组织基本环节分为制定项目方案、方案执行和教学成果展示三个步骤。首先由校企合作教学团队根据企业真实生产任务共同制定教学、实训、实习的项目方案,选取特色的生产任务作为教学项目的载体,设置具体工作岗位和任务。任务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任务到综合项目的递进进行教学安排。教学、实训、实习的教学组织和实施均在企业化“生产车间”中进行,并用企业管理模式进行教学管理和实施。通过组建生物制药设备学习兴趣小组,由企业专家和校内双师型教师共同担任“师傅”指导培训,最终进行设备操作、验证、维护专业技能大赛,并在大赛中加入职业生涯规划现场演讲环节,参赛选手通过实践操作、方案策划、ppt 汇报等形式,由校企双方的评审专家进行现场评审,经综合评比,选出不同特色的“徒弟”担任车间主任、副主任。再由学生自由组建团队,选出工段长、班长等,并颁发聘书,顺利让学生进入生产角色。“生产团队”组建完成后立即转换角色,进入到各自的生产岗位中。车间主任和副主任负责团队整体的分工和策划。企业专家和双师型教师从旁担任“师傅”角色,从简单生产项目任务进行实施,“师傅”逐步指导,“徒弟”逐步成长,项目任务难度逐渐增大,“师傅”逐步放手。在学生组建的“生产团队”中,也采用“学徒机制”,由主任指导工段长,工段长指导组长,组长指导组员,通过团队建设过程,充分发挥“徒弟”的主体作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生产团队内通过“师徒”交流和“员工”协商,“师傅”指导最终制定工作方案,确定工作任务和实施方案流程,有效提升了“徒弟”分析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徒弟”的沟通协作能力均得到了充分的提升,也在过程中逐步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2.6 企业绩效式过程考核评价模式

评价体系实行企业的分级绩效考核体制,采用分层式过程性考核评价方式。分层考核机制实施的方式是实训团队的逐级“职务”考核评价,同时“员工”对“领导”进行评价,结合“师傅”也就是教师或企业专家进行现场评价,修正评价结果,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全面公正。应对涉及生物制药岗位群的各个方面进行考核,包括“资料搜集、方案修订、过程实施、结果检查修正”。主要考核内容包括方案内容、操作技能、执行能力、学习态度、组织能力、考勤、数据检测和数据记录、小组学习成果汇报。通过此种评价模式让学生提前熟悉企业的考核方式,拉近教学和就业之间的距离,而且可以有效调度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每次教学结束后,以表彰会的形式进行学习总结,学生对工作任务完成的过程作总结。通过“徒弟”自评、工作团队推荐和“师傅”审核,评出最佳“车间主任”、最佳“员工”,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有效增加团队凝聚力。

3 总结

从目前来看基于“现代学徒制”“生物制药设备”课程开发取得了一定的预期效果。经过近5 年的实施,职业工种鉴定的初次通过率由原来的85%提高到98%以上,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由原来的89%提高到94.6%,有效验证了“现代学徒制”课程开发的可行性,为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猜你喜欢
生物制药车间实训
广东中农联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100MW光伏车间自动化改造方案设计
生物制药的研究和发展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招工啦
“扶贫车间”拔穷根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把农业搬进车间
江苏省生物制药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