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鑫 女 临沂大学 山东临沂 276000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繁荣鼎盛的时期,政治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人民生活由此变得富足安乐,厚葬之风也开始盛行,同时陶瓷技术也日趋成熟。这种社会环境为唐三彩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唐三彩作为冥器成为了当时去世人们的随葬品。唐三彩的造型丰富多样,一般可以分为生活用具、模型、人物、动物四大类,而人物一般以宫廷侍女居多,这个主要反映的是唐朝的宫廷生活。
1、形象饱满,生动逼真
唐三彩女俑一般分为贵妇俑、侍女俑、仆俑和乐舞俑四大类。唐朝的人们崇尚丰腴圆润,所以女俑的造型也大多是体态丰满。贵妇俑仪态端庄优雅,落落大方,在举手投足之间,尽显雍容华贵。乐舞俑分为乐俑和舞俑,乐俑手拿各种乐器吹拉弹奏,舞俑翩翩起舞,她们梳着不同的发髻,面容红润,呈现了歌舞升平的画面。
2、简洁流畅
工匠们巧妙地运用线条,而且仅仅用几条线条就能简洁地处理衣服的纹路,使一些身材臃肿的女俑的形体显得更加细长轻盈,线条的表现力能够进一步衬托出人物的动感与服饰的质感。疏密错落有致、细腻的线条,将女俑的服饰与肌肉结构衬托得更加立体、饱满。这体现了创造者高超的的阴线处理技法和艺术修养。
3、表情大方自然
女俑的塑造追求形神与情思的结合,充满了张力,富有感性。每个女俑的表情神态几乎都不尽相同,有的表情大方自然,有的严肃庄重,有的谦恭温和。工匠们对女俑面部精细地刻画,表情细腻而传神,使它们做到了形神兼备。
1、釉色斑斓绚丽
唐三彩的釉色色彩艳丽,在唐朝的社会生活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外国的异域文化,使其色彩更加夺目。唐三彩女俑的色彩美首先就体现在其斑斓绚丽的釉色上,黄、褐、绿、蓝、白等色彩充分融合,为其服饰增添了大唐盛世独具的奢华感。不同的色彩相互映衬,相互融合,产生出了斑驳陆离的视觉效果,色彩虽然纷繁多样,但是釉色的搭配合理而又协调,层次分明,富有美感。贵妇俑的衣着华丽鲜艳,上面还有各种鲜艳的花卉和图案,而侍女涌的衣着颜色较为单一素雅,这也体现出了她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与等级的不同。
2、釉面丰润肥厚
唐三彩釉面的色泽较为丰润肥厚,给人们一种厚重、大气的时代感。施釉虽然浓厚,但是经过工匠们高超的技术,釉面并不会有肥腻的视觉感受。这样的丰润肥厚的釉面使得女俑的造型更加的自然、逼真。
唐三彩女俑是唐三彩中塑造最成功的代表之一。它们体态丰满,富有蓬勃的生命力,而且每一个女俑的姿态、神情都不同,它们大多扎着高高的发髻,坦胸宽衣,展现了唐朝“丰肌秀骨”的时代特色。根据古代史料记载,唐朝女子的发髻样式有很多种,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唐三彩女俑把各种发髻展现的淋漓尽致,从而向世人展现出了唐朝女子纯粹的美感。唐三彩女俑的表情细腻而又传神,它们所展现的精神风貌大多是乐观积极的,进而也向世人展示出唐朝的繁荣昌盛。
工匠们用明快洗练的手法把唐三彩女俑塑造的栩栩如生,他们为了通过女俑展示唐朝的时代特色,特意把它们脸部的体积加大,而且把脸庞塑造成上小下大的样子,进而使其脸庞变得更加圆润饱满。不仅如此,工匠们还将发髻进行了大胆的改变,显示了女俑们的面部神态。为了符合唐朝追求丰腴圆润的审美,女佣们的身材比例也被工匠们调整了,体积变成上大下小的改变,并且衣襟前面也有意放低,露出白嫩的肌肤,充分显示了女子之美。
唐三彩的釉色有蓝、黄、白、褐、深绿、浅绿等许多不同的色彩,这些色彩相互融合搭配使唐三彩的色彩变得完美夺目。釉色的合理搭配、相互映衬充分阐释了唐三彩女俑的雍容华贵与活泼动人。贵妇俑的衣着华丽鲜艳,上面还有各种鲜艳的花卉和图案,而侍女俑的衣着颜色较为单一素雅,这也体现出了她们所处的社会地位与等级的不同。
唐三彩女俑作为唐三彩的代表之一,不仅向世人展示了工艺技术的成熟,而且全面直观的反映了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风貌,从某些程度上来说,唐三彩是反映唐朝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它们作为唐朝历史的见证者、承载者,使我们可以了解认识到唐朝的时代特征与文化风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唐三彩女俑丰富的造型、绚丽的釉色,体现了唐朝的审美旨趣,多变的艺术手法体现了浪漫主义与更深层次的追求。唐三彩女俑反映了唐朝人们的审美观,表达了唐朝人们的乐观积极的精神意志,这不但是唐朝物质文化的具体反映,而且还表现出了唐朝人们精神层面上的追求。唐三彩女俑富有生命力的造型和富有浪漫主义的手法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充分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生活的无限追求与美好向往。唐三彩女俑在写实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兼容并包进行文化碰撞,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充分反映了唐朝盛世的丰富文化气息。唐三彩是中国古代艺术史上的一座意义重大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