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现实性书写”

2019-11-13 07:42:19
海外文摘·艺术 2019年22期
关键词:现实性浪漫主义隐喻

(南昌大学,江西南昌 330000)

0 引言

西方的思想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新思想的诞生和完善都离不开18世纪末期的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浪漫主义自身的延展性以及多元性,在各个领域都有渗透,并且对于其他的领域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其这些特性,很多的人们对于浪漫主义的评论和说法也有着多重视角。表面上关于浪漫主义的评说是有着不同的视角的,但是这些类型丰富的评论,有些也是比较尴尬的,对于浪漫主义的评论是无法一锤定音的。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自18世纪末诞生以来直至后期的19世纪30年代,发展的过程中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发展内涵以及侧重点,若是将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看作是统一的流派,是存在一定的误区的,早期的“现实性书写”特征就是由于浪漫主义文学的内在光芒而被忽视的,对于读者的认知也造成了一定的误导。

1 隐匿的“现实性书写”

通过对于一些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阅读来说,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也十分的关注现实因素,同时也没有建立起艺术世界的空中楼阁,知识在表达的过程中,更加倾向于对于梦幻、隐喻和重复方式的运用,去重塑一个客观的实际。所以,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从来都没有远离对于现实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其发展的末期,无论是表现内容还是手法,其现实性都更加的突出。因此,我们也把这种写作特征或是写作的方式叫做“现实性书写”。从中我们也能够看出,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现实性书写”并不是一种显性的写作书写特征,而是在文中属于一种隐性的存在,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于当时的德国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新处境;其次是由于德国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的一种新趋势。也就是说,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现实性书写”是文学内外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并不是由于当时的作家们故意而为之。具体的说,由于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初期,德国当时的社会现状也较不理想,同其他的欧洲国家相比,还比较的落后,当时的德国正处于一个过渡转型的时期,但是转型和过渡进行的并不顺利,人们的精神观念受外在因素的影响,也在发生着变化,更多的人们将自己的精神寄托到文学阅读和创作上,另外,文学自身的内在发展,也使得更多的人们热爱文学,将文学做为一种趣味。

和其他的文学形式比:启蒙主义文学还有古典主义文学相比,当时的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拒绝了运用直接的方式对于现实进行关注,并且反对将一些政治斗争、阶级分化等敏感的话题直白的植入到文本当中去,其具体的文字表达艺术是具有一定的自律性的,主要是对于个体的复杂情感进行体现,并且在形式上也不断的进行创新。综合上文所论述的,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其“现实性书写”的特征是潜在的,是在感情的包裹之下的,这种情感的包裹也并不是单个作家的刻意为之,是更多的作家在当时的一种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对于现实和文学的发展的一种本真的感受,由此所带来的一种必然的结果。

2 “现实性书写”的具体呈现

之前也有很多的作家对于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有着片面和比较局限的看法和理解,但是这些看法终究还是比较的片面的,从德国早期浪漫主义作家的一些具体的创作我们其实能够看出,其中的一些作品除了对于个体生命意志的展现之外,也没有去刻意的回避现实和理想之间的矛盾,而是采用比较隐蔽的书写技巧去对生活当中的一些不幸去进行描绘,从这一方面来说,相比以往更加倾向于从主观想象还有神秘主义等因素去分析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其中关于现实的书写特征或是方法的“现实性书写”,往往是和前者有着不一样的研究方向的,具体呈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2.1 现实碎片化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要素是其内在的情感因素,作家通过情感的表达,去超越现实的隔阂,将无限和有限统一在一起,然后用一些奇幻、怪诞的场景去进表现出精神领域的复杂性,但是结合时代背景以及创作氛围的变化,这些浪漫主义者也受到宗教因素的影响,改变了他们的写作状态,所以这一时期的一些作品,表面上看起来确实是和现实相距甚远,但是仍然蕴藏着对于现实的一种碎片化的再现。像霍夫曼的一些作品,他的作品就比较的另类,其风格就比较的怪诞,但是将他的众多小说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能够发现其中的很多的细节也体现在文章之中,虽然文章之中存在着很多的怪诞的情节,但是其外在的客观世界也确实被“现实性书写”予以碎片化重新再现了,创作出的作品还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性的。

2.2 鲜明的名族性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其文学的发展都可能会受到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外来文化的影响,德国文学的发展也不例外,长期以来,外来的文化也一直对于德国的文学有着一定的影响,德国的一些文学也是长期以来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所诞生的,所以在当时,德国自身的民族文化特色也就没有非常明显的显现出来,很多后世的作家也认为在这一时期的德国,在文学方面并没有形成独具特色的德国文学,反而受其他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渐的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和特点。所以说当时的德国文学并没有深深的扎根于自身的本土文化,而是过度的接收和消化外来的文化,失去了自身的民族特色。

在这一背景下,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作为一种诞生于本土的文学流派,同其他的一些文学流派相比,其民族性更加的鲜明,像在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发展的初期,一部分的浪漫主义者就认为德国自身就具有辉煌的民族意识和传统艺术,能够给予我们更多的创作灵感,完全比用再去从别国的文化中汲取灵感。所以当时很多的浪漫主义者虽然一方面在进行一些其他国家优秀作品的翻译,但是同样也在不遗余力的进行自身本民族民间文学的挖掘。所以,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中的“现实性书写”也是一种扎根于德国本民族文化的传统中的艺术呈现。

2.3 手法的隐喻性

我们在前文中提到,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现实性书写”具体的呈现为对于现实的碎片化书写,现实的碎片化对于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来说,不是一种直白的呈现,而是一种隐喻性的指向,在这里也涉及到一些修辞手法,比如象征、暗示还有隐喻等。手法的隐喻性也使得真实的世界有了更多的能够展现其意义的可能性,所以出于客观世界中的一些作家,也将自己的一些无奈和绝望的心情寄托到文章中的一些理想世界当中,这些理想的世界的背后,蕴含着很多的意义和憧憬。对于早期的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作家来说,当时他们的国家和民族正面临着一个落后动荡的局面,国家不统一,但是德国在中世纪时期却疆土辽阔,没有外敌入侵,很多的人都十分的怀念那一段时期,所以就采用隐喻的手段去回溯中世纪的辉煌,这也是他们非常认同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所以当时的一些作家也是运用了一些童话还有诗歌的手段去通过对于一些虚幻且不知名的地方的描写,去表现自己的内心。

由于上述的的一些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呈现方式的特点以及原因,并且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实践也具有非常强烈的主观性,所以后世也对其存在着一些偏见,认为他是消极的,但是它仍旧是具有非常强烈的民族性和本土性的,并没有完全的脱离现实,就上述的一些呈现特点而言,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作家的创作和实践也可以称作是一种对于现实的另类在线,使得其现实感体现的更加深邃,使得情感变得更加的复杂。

3 结语

综上所述,一直以来,很多的人们对于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都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实际上“现实性书写”是对浪漫主义文学而言的其存在的内在机理中的理性因素,使得更多的作家能够以否定性的立场去反思现实。在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发展过程中,虽然受其他的一些因素的影响,但是还是依靠“现实性书写”创造了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新发展和新成就,其自身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内涵和意义的。

猜你喜欢
现实性浪漫主义隐喻
漫谈诗的革命浪漫主义
中华诗词(2022年1期)2022-12-31 05:40:44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大师
艺术启蒙(2022年6期)2022-06-22 06:48:48
西班牙浪漫主义的狂想
艺术启蒙(2022年3期)2022-03-24 02:35:10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温州城市“拥江发展”的战略性和现实性思考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2:04
《活的隐喻》
民俗研究(2020年2期)2020-02-28 09:18:34
谈新闻标题的现实性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9:06
法式浪漫主义音乐会登陆杭州
杭州(2015年9期)2015-12-21 02:51:48
检察机关终结性法律文书公开的现实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