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福泉市第三小学 贵州省 福泉市 550599
引言:阅读是小学生学习汉语的主要渠道,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到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语文阅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语文教学大纲》还明确规定,课外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应立足于课堂,并拓展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完成阅读的积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阅读教学不仅是对文本的解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感染、思想的启迪、审美的愉悦、文化的积淀、语言的发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做到两件事:一是知道如何教学生阅读,即阅读的教学方法;第二,教学生如何阅读,即培养学生阅读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师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课内阅读教学可以分段进行,根据学生年龄、认知等特点,低年段以绘本阅读教学为主,每个星期开展一次绘本阅读教学课,让学生对绘本阅读感兴趣,知道怎么去阅读绘本,课后主动去阅读相关书籍。中年段可以开展群文阅读教学,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在短短的40 分钟内可以选定一个群文议题,老师教给学习的方法,学生围绕同一个议题下的几篇文本展开学习、讨论、汇报。如在教学群文议题《送别诗一组》时,可以选取统编版四年级下册古诗《芙蓉楼送辛渐》为后面的群文阅读作好方法的指导,后面三首古诗《赠汪伦》、《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则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填表的方式进行。这样的学习方式既轻松掌握了古诗的阅读方法,又增加了学生的古诗积累。高年段可以引导学生从一篇课文走向一本书,如在教学统编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课时,可利用课堂阅读作者梁晓声的小说《母亲》相关章节,继而推荐全班共同阅读这本书,再次感受慈母对子女的情深,以及孩子对母亲的敬爱之情。
课外阅读活动是以课堂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和方法为基础的阅读学习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课外与课堂阅读的衔接与整合。课外阅读活动可分为阅读活动和课外阅读。以下做简要阐述:
小学生应该阅读适合自己情绪和心理特点的儿童读物、科技书籍和一些通俗易懂的文学作品。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介绍学生读书的类型;第二是学生自己选择要读的书。对于前者,学生阅读后,教师应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对于后者,教师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并在阅读后及时签到这样可以及时查看并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情况。
要使课外阅读活动丰富多彩,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现有的知识基础,对课外活动进行选择和设计,以达到学生参与意愿和乐趣的目的。比如:
1.举办朗诵比赛。巨棒朗读比赛,就是通过组织学生朗读文章来测试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节奏效果、发音的准确性、语速等。首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由老师进行阅读指导,然后选择时间,由老师和其他同学担任评委,并举行阅读比赛。这个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积累能力、记忆能力和审美能力。
2.心得交流分享。推荐学生阅读同一本书,并规定所有学生必须在一段时间内读完,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经验交流会议,这样每个学生可以讨论他们的经验在阅读同一本书过程中,最后老师做总结发言,指出学生在阅读方面的问题,并给他们一个积极的,正确的经验。
手抄报比赛的时间跨度比较长,至少一个月。在月初,学生将被布置家庭作业来收集阅读材料,这些材料将被制成阅读小报的形式。在月底,让他们在课堂上展示阅读材料和交流。这次活动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对阅读材料的选择和再创造能力,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
这个活动需要组织一定范围的学生,比如一个班,一个年级,甚至整个学校,然后进行统一命题,举办各种形式的知识竞赛。
通过对话,讲述、背诵、表演和其他活动来展示你读过的故事和知识。可以说,课外阅读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结合班级特点和学生的个性特点,改变形式,鼓励大家取长补短,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1.在合作阅读中讨论问题。每个学生在阅读时都会遇到困难和疑问。以小组为单位解决这个困难相对容易。学生可以讨论、交流、分析、寻找共识、共同学习、从而深入研究。
2.在合作阅读中学习知识。当团队合作的时候,每个人的知识和经验会被叠加在一起,每个人的阅读视野会大大的拓宽,因为每个人的知识都是共享的。这样可以帮助组内人员扩宽眼界,获得更多的知识。
3.在合作阅读中培养合作意识。小组合作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互相提问、演讲和辩论、写作交流等。在提高学生学习知识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协作互助精神。开展小组外合作阅读不仅能解决阅读中的问题,还能相互促进。你追着我,我追着你。在小组里形成了学生对学生的阅读和交流。学生的思维在交流的碰撞中是活跃的。阅读快乐之花在相互交流中盛开,有助于促进课堂内外阅读的有效融合。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老师都可以向学生讲述古今中外喜爱读书的历史名人的故事,在学生心中树立榜样。正如高尔基所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很明显,阅读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另一个例子是颜真卿在《劝儿》这首诗中写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它表明阅读需要勤奋。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树立榜样,这往往会更有积极性,更容易激励其他学生模仿和学习,进而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教师在教学某一文本时,可以进行延伸阅读,即向学生推荐与该文本相关的文章或原创作品。例如,教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可以推荐学生再读一首李白写给孟浩然的诗,《赠孟浩然》;教授《女娲补天》可以推荐其他中国古代故事;教《鲸》可以推荐阅读其他科普知识。这不仅能使学生系统地阅读名著,扩大阅读量,增长知识,而且有助于加深对所学课文的理解。
结束语:简而言之,中国的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必须课内外阅读一体化,这样才能实现课内外阅读的融合。课堂内外的阅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就需要把握语文课堂内外阅读的融合与一体化,对我们的语文教师来说是一件大事。希望本文能对吸引越来越多的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参与到本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中来,得出更多的结论和建议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