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星 胡茹艳 冯小丹
摘要:蓬勃发展的互联网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挑战与契机,“互联网+”教学的实践为教学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础。“互联网+”教学借助互联网这一信息媒介基础,以一种全新的理念阐释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学思维对教学实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总结“互联网+”教学及教学思维的内涵,针对互联网环境下学习的特点探讨在“互联网+”时代教师的教学思维如何转变,从而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整合。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 ;教学思维 ;变化;有机整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25-0137-02
近年来,“互联网+”的理念渗透到了各行各业,教育当然也没有缺席。随着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各阶段教育教学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互联网元素。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及终身学习受到世界各地教育人士的持續关注。多媒体课件和多媒体教学类软件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阐释传统的课堂教学,由教师对林林总总的教学类工具加以筛选并将其与学科教学恰如其分地整合起来,如此一来知识的传授过程更加直观便捷,课堂效率亦得到大幅提升。互联网亦能令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传统的在学校、班级等某一特定区域集中学习不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课堂的可容纳人数也能不再受空间、地域的限制,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任何人都有可能加入课堂进行学习、交流、互动。学生可以获取到对同一知识但来自多方面、多角度的理解,思想的碰撞让学生的认知更加深刻。互联网上充裕的教学资源给教师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些资源令知识的讲授面面俱到、教学的过程妙趣横生。在这番“互联网+”教学的热潮下,教学思维如何转变成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 “互联网+”教学
2012年11月,于扬作为易观国际董事长兼CEO在会议发言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并做了相关解读,这可以看作国内“互联网+”理念的首次登台。2015年7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互联网+要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1]。这标志着“互联网 +”被纳入国家战略,自此以后“互联网+”就以一种常态化的发展态势不断地与经济社会相融合。
陈一明(2016)从整体描述了互联网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将“互联网+教育”定义为:“‘互联网+教学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与互联网思维,实现互联网与传统教育的融合,更新教育观念,重构教学环境,重设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进而达到创新教育的目的”[2]。他认为互联网对教育的创新及改革应当作为“互联网+”教学的目标。
陈丽(2016)认为“互联网+教育”不是简单的教育在线化,而是代表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是技术推动教育产生革命性变革的基础[3]。
颜正恕、徐济惠(2016)针对“互联网 +”教学的特点,认为“互联网 +”教学环境应当具有个性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呈现出“互联网 +”教学模式的一体化。[4]
总结以上观点,“互联网 +”教学的内涵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1)“互联网+”教学是首先要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
2)“互联网+”教学以实现教育本质追求为目的;
3)“互联网+”教学借助互联网这一信息媒介基础,以一种全新的理念阐释传统的课堂教学。
2 教学思维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往往是由教学思维所决定的,而各种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设计等本质上都是教学思维的具体化。因此,教学思维对教学实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教师的教学思维如何转变对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率有着重大意义。
王中和(1990)认为教学思维就是以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和熟练技巧的思维过程为研究对象的,教学思维活动就是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此处对教学思维的定义中将教师为教学思维活动的主题,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思维与学生的思维发生交互,教师的教学思维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起引导作用,而学生思维的变化又反馈于教师。
严建兵(2013)在《浅谈教学思维能力教学思维》一文中将教育思维定义为是教育者对教学活动(过程)的理性认识,是教育者和教学对象(教材、学生)交互作用的内在理性活动,是知识的学术形态转换为教育形态的意识与能力。这里更加强调教育者对教学活动的认识与理解并将这种理解运用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交互之中。
综合来看,教学思维中有三种要素组合而成:教学思维的主体、教学思维的中介、教学思维的客体。其中教师作为教学思维研究的主体,而思维过程是由教育者和学习者协同介入完成的,教学思维的中介则是课程、教学工具以及教学环境等等。
3 互联网环境下学习的特点
1)学习过程随时发生。互联网时代知识的获取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因此学习者从互联网获取的知识更加碎片化,也更聚焦于某个点。现如今互联网覆盖率如此之高,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海量的资源,这大大提高了对陈述性、词项类的知识学习的便捷性,学习者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其自主性更加凸显,教育者在学习者记忆和理解知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迅速降低。
2)学习过程跨空间、跨学科。传统的在学校、班级等某一特定区域集中学习不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课堂的可容纳人数也能不再受到空间、地域的限制,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任何人都有可能加入课堂进行学习、交流、互动。学习者可以学习的知识也不再仅仅止步于教师教授、课本教材等等,而是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去利用互联网中的各种教学资源辅助学习。学习平台和社交平台的使用会更加充分,学生可以获取到对同一知识但来自多方面、多角度的理解,思想的碰撞让学生的认知更加深刻,互联网带来的即时反馈功能令自我探索、自主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
3)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由于学习过程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时间、空间、学科等限制,学习者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依赖相对降低,互联网为学习者提供其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源等能更好地支持学习者展开自主探索,在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这些信息资源选择权将更多的赋予学习者,给予学习者更高的自由度。因此,无论是学习者的风格还是学习内容、学习时间等都呈现出多样化与个性化。
4)学习过程中的交互行为尤为突出。在传统课堂中,“互动式教学”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在互联网的学习环境下,教育者与学习者的关系更加亲密,有效互动成为教学的灵魂。互联网使得教学中的即时反馈更加容易实现,学习者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瓶颈等能在第一时间与教育者沟通反馈进而得以解决,教师从知识的讲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协作者,从而真正地实现从“教师为中心”到“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
4 教学思维变化
1)从预成性思维向生成性思维转变。一直以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饱受诟病,在教育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教育者虽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工具、教学软件等,但究其本质仍是“填鸭式”教学,只不过是换种方式向学习者强行灌输知识罢了。在“填鸭式”教学中,学生沦丧了独立思考的基本能力,学生占有的“材料”很多,而生产的知识却如此之少。聪明的教育者可在教学中巧妙地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培养学习者主动探索和自主学习能力,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理解、内化知识,而不是仅仅让学习者死记硬背、生搬硬套。值得注意的是,从预成性思维到生成性思维的转变并非对教师直接传授知识的完全摒弃,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更加强调学习者的主动参与。
2)利用信息技术使课堂教学更加智能化。课堂教学的智能化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一方面是教育者对于内容的呈现。例如教育者运用二维或三维的设计模拟真实场景,使受教育者观察到一些在现实生活中不容易接触到或难以想象出来的事物变化过程等,从而达到促进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的目的;亦可利用软件分析英语文章阅读难度以更好的选择与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匹配的学习资料,进而做到因材施教。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学习者行为的反馈,如教育者可以利用计算机智能批改和分析学习者的作业并有针对性提出建议等。这些信息技术既能辅助教育者进行教学,又能更好地发展受教育者的认知。正如David H.Jonassen所说:“技术更应该作为学习者学习的工具而存在,认知工具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应当发挥其促进认知进程的功能”。
3)强调学习过程中的有效互动。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中,交互性作为教育者、学习者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媒体之间的桥梁,教学信息便是通过这座桥梁相互传递、相互沟通以及相互反馈,从而不断激励学习者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高其学习效率。只有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线上互动与线下互动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际互动,才能真正发挥出互联网环境下教学的优势。倘若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失去了有效互动,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不如传统课堂的教学效果,将互联网强加于传统教学之上的做法毫无意义。
5 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为教学理论研究提供了充分基础,倘若没有大量且多样的教学实践,各种教学理论将无法得到检验和发展,最终沦为毫无意义的文字游戏。教学理论为教学实践提供了一个总体的指导原则,缺乏教学理论引领的教学实践如断线风筝,漫无目的,终将随波逐流。因而,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是一种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相互滋养的关系。
蓬勃发展的互联网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挑战与契机,“互联网+”教学的实践为教学理论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基础,二者有机结合引发的教学思维的转变将互联网教学的意识纳入教学设计中,使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整合,让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让教育的本质得以回归,以更好地促进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 -07/04/c_1115815944.htm.
[2]陈一明.2016.“互联网+”时代课程教学环境与教学模式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3):228-232.
[3]陈丽.2016.“互联网+教育”的创新本质与变革趋势[J].远程教育雜志,2016,34(4):3-8.
[4]颜正恕,徐济惠.2016.线上线下一体化“互联网 +”个性化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5):74-78.
[5]Jonassen D H, Land S M. 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Learning Environment [M].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2000.
【通联编辑: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