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研第二课堂的计算机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浅谈

2019-11-12 12:01刘成泳赵志俊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9年25期
关键词:科研第二课堂计算机

刘成泳 赵志俊

摘要:在信息技术越来越成熟的当今社会,计算机人才的需求也从传统的理论型逐步转变为应用创新型。这一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转变,也促使高校的计算机教育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高校在计算机教育中开展了科研第二课堂,这是对传统计算机教学模式的一种有效补充。通过运用科研第二课堂对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应用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并能够通过科研实践提升自身的计算机综合能力。

关键词:科研;第二课堂;计算机;应用创新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9)25-0182-02

未来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而高等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因此,在高校的教育过程中,要重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保证高校始终有正确的人才培养方向,并通过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从而实现对社会建设人才的有效输送。计算机教育是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由于社会建设中对信息技术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也为高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现代高校计算机教学中,要以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为主要目标,转变传统教育中只重理论不重实践和科研的缺陷,使高校的计算机人才培养能够真正实现高素质、高能力的教学目标,为国家建设和国际间竞争做好人才保障。

1 科研二课堂的开展意义

传统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对于计算机领域的知识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以及实践和科研的能力,从而影响我国计算机领域的长远发展目标。在高校中开设科研二课堂,能够帮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思维创新能力,将新颖的想法应用于计算机实践当中。通过科研二课堂的开展,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计算机综合能力,并激发学生的计算机科研兴趣,从而完善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途径,使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能够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1]。传统计算机教育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的培养意识和培养投入较为薄弱,很多高校的计算机实践都是通过上机实验课来实现的。由于课时的有限,上机实验课课节较少,实验内容单一枯燥,主要是老师给定实验题目,让学生进行编程操作方式进行,学生在整个实验阶段都是被动的在执行老师的指令,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思维能力。学生的科研过程缺乏长效性,很多学校只是偶尔举办一些计算机竞赛让学生进行计算机创新,竞赛完成后项目组就会解散,从而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科研耐心以及科研素质。

2 科研二课堂的人才培养思路

高校科研二课堂是基于国家和社会对学生创新应用能力的培养需求上开展的,是对传统计算机教育的有力补充。通过有效的科研二課堂教学,能够使学生有充分的空间和时间进行科研创新活动。由于科研二课堂的连续性,也能够避免传统教育中缺乏长效机制的缺陷[2]。学生可以在大一入学时就参与到科研二课堂的项目当中,并通过计算机教学的开展,使学生在课堂学到的理论能够有充分实践的机会。通过科研二课堂,学生的计算机兴趣能够被充分激发,同时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的发挥,从而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学习自信心,实现对高水平计算机人才的培养目标。

2.1 科研二课堂的运作模式

由于我国计算机领域的发展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世界范围内的先进计算机研究成果,丰富科研二课堂的教学素材[3]。高校计算机科研二课堂的教学,可以充分结合国内外优秀大学对学生计算机能力培养的途径,通过深入调研和数据分析,寻找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方式,从而能够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科研能力。

2.2 改进计算机教学方式

科研二课堂的计算机教育需要改进目前的教学方式,将人才培养与能力提升有效融合。计算机二课堂的老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将知识灌输式教育转变为以学生的自我创新为主,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为辅的高校计算机教学。通过丰富科研二课堂的教学方式,将学术讲座等形式的教学引入计算机课堂中,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科研二课堂的积极性[4]。二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个人计算机水平进行多层次科研团队划分,按照不同团队的学习特点布置有针对性的科研课题。科研案例的难度要符合学生的能力,并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和自我提高意识。高校计算机科研二课堂老师可以将国内外计算机大奖赛或者社会上的计算机企业的研发成果等为项目目标设计科研二课堂教学内容。老师要鼓励学生通过科研小组的合作,在提高计算机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合作意识。

2.3 根据教学效果动态调整教学

科研二课堂的计算机教学中,对于教学效果要进行动态评价,并根据学生的反映以及科研效果对计算机二课堂的教学进行调整。科研二课堂的教学效果除了学生在科研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之外,还需要综合考评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思维创新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等多方面,从而使计算机二课堂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

3 科研讲座教学模式的运用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进行解释,一个人的学习兴趣更倾向于通过个人的认识、研究和积累,进而获取知识的过程,这是一种可以培养人们对未知事物不断探索的力量。而兴趣的发展一般经过三个阶段,从有趣到乐趣,最后培养成为志趣。第一阶段有趣是较为低级的水平,过程十分短暂,属于是一个人的短暂兴趣,过程较为直接。而第二阶段的乐趣则是中级水平,在有趣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和学习,时间较长,而且具有固定的方向。志趣则是兴趣的最高水平,是通过自己的钻研将乐趣和个人理想相结合,人们会自觉地去进行发展。只有充分的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传统的计算机课堂知识传授,无法有效地拓展学生的视野,学生的思维容易被限制在教材范围之内,从而不利于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打破传统计算机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将科研讲座引入高校计算机教学当中,能够为学生近距离与计算机领域的优秀专家近距离接触提供有利环境[5]。科研讲座在计算机科研二课堂中的运用,为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搭建起一个了解外界计算机发展的平台,通过科研讲座不但能够有效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能够帮助高校计算机老师认识到自身教学中的不足,从而能够整体提高高校计算机教学水平。

在运用科研讲座教学时,对于主讲人的选择,计算机老师可以从两个角度去考虑。首先,科研讲座的主讲人需要使计算机创新型应用方面具有较高水平的专业人士,其计算机发展观点要具有新意,并且能够符合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接受水平,将专业性的计算机技术深入浅出的进行讲解,从而保证学生的听讲效果。其次,学校可以邀请往届的优秀毕业生到母校进行科研讲座[6]。学校的优秀计算机校友,可以是通过自己努力成功创业的代表,也可以是在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建树或者有自己研究成果的代表,从而能够帮助在校大学生从已毕业的校友身上学到努力拼搏,刻苦钻研的精神。

4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4.1 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提升实践能力

兴趣是一个人最好的老师,同样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但是仅仅只有兴趣还不足以让学生发展成为自身的兴趣。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激励,让学生能够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而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则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并以此来提高实践能力。计算机行业的更新速度较快,每时每刻都会有许多的新思路、新创意出现,这需要学生持之以恒的进行学习,否则便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十分重要。而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学习则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提高创新技能,而这同样需要教师们积极地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计算机行业的发展有着更新发展快的特点,因此,高校计算机科研二课堂的教学需要紧跟技术发展步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高校计算机老师可以充分运用新技术、新理念对学生进行启发与引导,鼓励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深入体会计算机技术的内涵,从而能够在计算机科研过程中受到启发,提高科研能力[7]。另外,计算机科研能力的发展离不开实践能力,只有能够充分地将掌握的知识与创新性的想法进行实践运用,才能够有效检验自身科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行有效解决。科研二课堂中的科研小组,需要在长期的项目实践中积累实践经验,从而为未来的社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4.2 通过创业项目和竞赛参与提升学生创新应用技能

为有效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老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在创业项目和技能竞赛中锻炼和培养创新应用能力。老师通过布置创业项目,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热情,并能够培养学生进行社会需求调研意识。通过创业项目的实践,能够提高學生从创业目标的制定,到研发项目的组织以及对于研究成果的总结全过程的计划和执行能力,从而实现计算机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8]。计算机老师在学生的创业项目开展中,要对学生的科研进度进行定期辅导,避免学生由于经验的缺乏等问题所导致的科研路线和方向的偏差,从而保证科研实践的效果。计算机竞赛也是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和检验的有效途径。在计算机竞赛中,学生可以同国内外的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技术切磋,从而能够从同龄人身上学到优秀的科研创新品质,有效激励自身的计算机科研精神。另外,通过计算机竞赛,能够为老师检验学生的科研二课堂学习效果提供有效的途径。在进行竞赛时,需要学生将计算机理论知识、计算机实践技能以及计算机创新思维进行综合应用,从而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评价学生的应用能力水平。

5 结束语

当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需要高校计算机教学要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使计算机人才培养能够紧跟时代步伐,满足社会需要。在计算机技术的革新中,创新型应用人才是社会建设所迫切渴望的人才类型,因此,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也要以创新型应用人才为核心,通过积极开展科研二课堂,使高校计算机教育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技能基础,同时也为社会高水平、高素质的计算机人才的输送提供保障。计算机科研课堂的开展,是现代高校计算机教育的发展方向,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完善,从而促进我国计算机高等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 朱欣娟, 李莉, 赵雪青, 等. 基于科研第二课堂的计算机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J]. 软件导刊: 教育技术, 2018, 17(10): 30-32.

[2] 王凤领, 张红军, 胡元闯, 等. 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8, 14(1): 160-162.

[3] 王秀友, 王戴木, 王诗兵, 等. 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6, 22(2): 150-154.

[4] 赵建华. 面向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4(4): 199, 201.

[5] 龚德良, 谢燕江, 王鲁达, 等. 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 计算机教育, 2013(2): 5-8.

[6] 沈张果. 浅谈计算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4): 50-51.

[7] 李燕.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探析[J]. 中国校外教育, 2011(20): 89.

[8] 李洪, 吴一琦. 计算机实验室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探讨[J]. 光谱实验室, 2010, 27(4): 1300-1303.

【通联编辑:谢媛媛】

猜你喜欢
科研第二课堂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再辨识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