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宏伟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口播新闻的写作与播报、图片组合新闻的写作与播报、综合新闻的写作与播报、简明新闻的写作与播报、新闻特写的写作与播报。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写作;播报
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写作与播报是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针对广播电视新闻的口播新闻、图片组合新闻、综合新闻、简明新闻等的写作与播报进行深入探讨。
一、口播新闻的写作与播报
口播新闻是由播音员或主持人在广播电视节目中对听众、观众以口头播报新闻的一种形式。口播新闻是电视画面新闻的重要补充。在一些方面,它的优势是画面新闻不能企及的,它的作用也是画面新闻无法替代的。与广播稿所不同的是口播新闻可以选配适当的背景资料画面和图表。口播新闻必须简明扼要。口播新闻的特点是简洁、灵活、迅速、及时,通俗易懂,通常可配图像资料、插图、题头和背景画面,用特技配加在主播人的左、右侧,以增强视觉感受上的生动性、可视性,同时又能起到点题、烘托、加深印象的作用。口播新闻是最容易写作的广播电视新闻形式。记者要注意写得简洁、易懂、口语化,但字数一定要把握好,既不能少,也不能多。口播新闻稿必须按广播新闻写作要求来撰写。
电视口播新闻的画面是播音员和主持人占据首位,因而主播人应该和观众之间产生一种交流感、权威感。口播新闻是广播电视开办新闻节目伊始就出现的报道形式。后来,口播新闻不采取集中播报形式,改为灵活穿插报道,内容大多是重要新闻和刚刚发生的新闻。今天,口播新闻以其极强的时效性和灵活性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
二、图片组合新闻的写作与播报
为固定图片撰写的新闻稿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文体。因为没有活动画面、没有同期声、没有采访片段,新闻写作就占据了主导地位。观众要通过解说来了解报道的主要内容和主题,图片则加深一定的视觉印象,不可能产生像活动图像那样逼真鲜活的感受。因此,搞好图片组合新闻,必须讲求一定方法。
图片组合是对活动图像报道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一般发生时间较长,没有留下活动图像资料的背景材料一般采用固定图片的方式加以运用。但是要注意必须有新闻由头,不然就没有新闻性。一些相互之间有必然的逻辑联系,但事实之间缺少时间、地点的统一的综合消息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将图片放大、剪辑、翻页、转动、滑动或者叠化等,使固定图片新闻大为增色。由于这种制作方式,在写作上必须要考虑结构,考虑制作后的画面对文字的要求和长度。
三、综合新闻的写作与播报
常见的综合新闻一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点面结合,归纳综合。记者把不同地区、不同单位的各有特点的事实综合起来,或把不同人士对某一事件、某一社会动向的看法和观点综合起来;也可把报道内容归纳为几个方面,把新闻材料条理化,层层深入加以表述。另一种是把国内国际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按事件重要程度进行排列,或把一个事件引起的连锁反应综合起来写作,进行集中报道。
写综合新闻必须注意体现新闻价值,避免面面俱到,主次不分。作為动态性新闻,综合新闻也必须有新闻由头,讲究报道时机。
四、简明新闻的写作与播报
在一般情况下,在前一天发生的较重大新闻已经在晚间报道后,第二天在其他节目中早间或午间再报道时,往往做简明新闻处理。一些不太重要的信息,或比较简单的信息,一般用简明方式进行报道。
五、新闻特写的写作与播报
电视新闻特写是把现实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予以“放大”和“再现”,给受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新闻特写的取材必须是真实的,必须尽可能地讲求新鲜和及时。新闻特写在表现手法上是截取事件的片段,给人以特别深刻印象。
目前,我国电视界对新闻特写的运用越来越多,但表现手法还不够完美。许多特写以大段采访问答结构全篇,缺少高潮画面。人物选择比较雷同,千人一面。采访提问比较简单,浅尝辄止。特写题材还比较局限,往往截取重大会议召开前后对代表的采访。
我国电视界对社会新闻中的奇闻轶事报道比较少。有时利用特写报道自然景观,如一场瑞雪、春天树木开花。有时也报道人物,如气功老人、绝活表演等。
许多轻松的栏目中需要大量的特写内容。例如,北京电视台曾播出的《信不信由你》节目中,有大量的内容是通过特写表现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电视精彩镜头集锦》等栏目都是运用特写体裁或借鉴特写表现手法进行报道的。
参考文献:
[1]赵淑萍.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黄匡宇.广播电视学概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7.
[3]喻继军.新闻采访与写作[M].武昌:武汉大学出版社,2016.
[4]叶子.现代电视新闻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
[5]黄匡宇.当代电视新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