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祎
义乌市前店小学
《快乐读书吧》作为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个重要模块,其要求学生在课内外结合的过程中实现大量阅读。该板块的创设严格遵循从课内到课外,拓展学生阅读空间的理念。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在第一单元的“语文园地”之后设置了“快乐读书吧”该模块内容,其要求教师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将课外与之主题相关的内容引入其中,以此在创造性地开发课外阅读资源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阅读渠道和阅读内容,以此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享受到语文阅读的乐趣,又能实现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使其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语文核心素养。
1.调动学生的课堂阅读积极性,使其在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下,自主阅读文本,解决读音、生字词等基础内容,从中掌握有价值的语言知识。
2.鼓励学生立足文本内容,在小组中反复诵读童谣和儿歌,借此体验语文阅读的乐趣。同时,在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碰撞,促进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
3.在课内外阅读结合的过程中,为学生呈现大量的阅读资源,使其在亲身阅读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养成。
1.PPT 课件和其他的儿歌、童谣。(教师)
2.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由学生和家长共同阅读书目,并自主准备一本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课外书,将其带到课堂中,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与其他同学共享。(学生)
1.“分享”导入,激发兴趣“源点”
(1)导入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听过童谣或儿歌呢?谁愿意将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分享给大家呢?
一首优美的童谣就是一首音律轻快的古诗,一首朗朗上口的儿歌就是一幅笔触优美的风景画。从大家洋溢着欢笑与喜悦的脸上我可以看出,大家都很喜欢儿歌和童谣,而且儿歌和童谣也给大家带来了不少的欢乐。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吧》,一起读一读儿歌和童谣,感受到它们带给我们的欢乐吧。
设计意图: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儿歌和童谣不是陌生的。在新课活动开展中,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互动、交流,不仅可以给予其自我表达的机会,还可以使其在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对儿歌和童谣学习产生兴趣。
2.研学儿歌,据“原点”拾级而上
(1)导入
现在先自主地读一读这首童谣的题目,看看有什么问题呢?《摇摇船》中的船是我们经常见到的那种吗?
预设:什么是摇摇船?是谁在摇船?他是如何摇船的呢?
……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引导下,为学生阅读题目探寻问题做出指导,有利于其自主思考的实现。同时,在一首古诗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其核心素养中的文化传承的发展。
(3)阅读要求
通过童谣的题目你们可以提出这么多的问题,真的太棒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这些问题来阅读文本内容,看看能不能从童谣的描述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吧。
①在阅读的过程中,勾画出不懂的字词,并根据拼音读准字音。
②和小组成员比一比,看看谁读得准确。
③带着问题再次阅读童谣,看看自己能找到几个问题的答案,与小组成员比一比,看谁解决的问题多。
④在反复阅读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还有什么新的问题可以提出呢?
设计意图:在自主阅读和小组阅读的过程中,实现反复阅读,帮助学生形成语感。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对文字语言的感知、理解积累语言知识,有利于其核心素养中的语言提升的发展。
(4)汇报交流
①学生在小组中比赛阅读文本内容,其他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注意找出该学生读错的字音,并在读后对其进行指正。
设计意图:在小组中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互帮互助,解决生字词问题,帮助其形成语感。在问题讨论的过程中,对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思考,以具有逻辑性的话语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完整的话述说的过程中实现语言的应用。
②在反复阅读和之前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你又发现了什么新问题呢?
预设:为什么小船摇到外婆桥,会有很多好吃的呢?
小结:因为外婆爱自己才会欢迎自己,才会拿出很多好吃的。趁机向学生讲述《外婆,外婆》这个小故事,使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感同身受,体会到外婆对自己浓浓的爱。以此帮助学生树立亲情意识和尊老爱幼意识,促进其核心素养中的文化传承的发展。
③再次指导学生有感情地阅读童谣。
设计意图:根据刚才的讲解,使学生在再次朗读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促进其人文素养的养成。
(5)小组表演
在小组中将这首童谣改编为小剧本,扮演孩子和外婆角色,一边做动作,一边背诵童谣。
设计意图:表演活动的开展可以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使其在动作演示的过程中,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还有利于学生表演能力的提升。
3.拓展延伸,引领走向“远点”
(1)链接课外
导学:在课前老师布置了一项小任务,大家还记不记得是什么呢?对,就是在课下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阅读一本童谣或儿歌书。那么,你们阅读了哪些内容呢?有没有将自己喜欢的书带到课堂中来呢?将自己喜欢的童谣或儿歌读出来,并说一说为什么喜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带来其喜欢的书籍,可以在共享的过程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其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形成语感。
(2)走向课外
导学:下课之后,大家可以再次和爸爸妈妈一起阅读《七色花》、《我愿做个好小孩》、《友谊地久天长》等。
设计意图:由教师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资料,进一步丰富的阅读资源,使其在与家长的互动、交流中,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受到其中美好情感的启发,促进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