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排笛分层教学的策略与研究

2019-11-11 02:44陈洁
知识文库 2019年21期
关键词:声部乐曲气息

陈洁

器乐演奏对于激发音乐学习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重要作用。经两年实践,我校音乐课引入排笛教学取得较好育人效果。但学生排笛学习呈两极分化状态。为让不同层次学生学有所得,真正实现面向全体学生,需因材施教,开展分层教学。本文阐述了开展排笛分层教学的具体做法及思考,在教学目标分层设定、教学活动分层开展和教学评价分层考核等方面作出实践与探索。共同的课堂上,给予各层次学生不同评价标准和尺度,让不同基础学生均学有所得,提高排笛教学有效性。

1 问题的提出

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根据学校自身特点, 我校引进排笛教学结合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经两年实践,排笛教学取得较好育人效果。但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学生出现较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

1.1 学习能力的差异性

每位学生在学习背景、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少数学生课外接受过较系统的器乐学习,学习能力较强,排笛学习较自信。剩下的学生则从零开始。学习能力强些的,经自身努力,慢慢赶超;但学习能力弱些,且疏于练习的,始终处在底层。长此以往,差异越来越大。

1.2 学习兴趣的差异性

由于大班教学,教师较多关注整体学习效果,较少顾及个体,容易造成部分学生滥竽充数或得过且过。过多的气息训练、乐理知识学习、反复吹奏等机械化练习,造成部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慢慢失去学习兴趣。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容易获得成功感,体会到乐趣,信心增强。

1.3 演奏水平的差异性

为达到较完美的演奏效果,排笛学习常需要经过不断反复练习。部分学生早已完成任务,时常处在“半饥不饱”的状态;而剩下学生则跟不上进度。演奏水平差距很大,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1.4 评价方式的单一性

通常排笛考试以期末学生吹奏,教师打分为主要考核方式。评价方式单一,忽视学生个体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学情变化。学生很难体会到不断进步所带来的即时愉悦感,难以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2 如何对学生进行分层

开展排笛分层技术训练,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一个大体分层:

2.1 分层组合,组内平衡

根据学生具体学情和演奏水平,教师在内心把全体学生分为A、B、C三个类别。学习能力强、音乐基础扎实、学习兴趣浓的为A类;乐感较好,基础一般为B类;基础比较薄弱,学习兴趣低下为C类。以组间平衡、流动的原则,将各个类别学生均衡分布于若干学习小组。

2.2 分工合作,优势互补

将学生分成演奏水平相近的小组分别进行教学。各组设定一位演奏规范、学习能力强的A类生为组长,组员为B类和C类生。组内分工合作,互相帮助,协作学习。在齐奏、合奏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小组合作。通过磨合,组员间逐渐形成依存关系。

3 如何在小学排笛教学中实施分层

排笛课堂分层教学包括教学目标、演奏活动、教学评价等方面。由于学生的学习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开展教学要有针对性,不搞千篇一律的统一教学。教师根据演奏技巧、作品处理、作品表现等方面开展排笛分层技术训练。

3.1 目标分层,满足个体

教学目标合理分层,科学设定,让教学设计更有层次性、针对性,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目标更明确。

(1)教学年段分层目标:

(2)我校排笛课程开设从二年级至六年级,将各年段排笛教学进行分层设定:

低段学生(1-2年级):认识排笛,学习使用方法,培养正确吹奏姿势和呼吸方法;能准确找出常用音名的的位置;能演奏简短、趣味性强的乐曲。

中段学生(3-4年级):重点学习排笛演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会吹奏简单二声部歌(乐)曲,进行合奏、轮奏表演,根据乐曲各声部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不同演奏能力,分层安排其参与相应的声部演奏;能够利用排笛配合唱歌、识谱等内容的学习。

高段学生(5-6年级):注重分层教学,开展独奏、齐奏、合奏等多种演奏形式。不同学习能力和培养目标的学生,分层安排参与与之能力相适应的作品演奏。利用排笛进行简单的旋律创作。

(3)学期阶段分层目标:

在完成课堂必学曲目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自学课外曲目。教师每学期提供4-6首排笛课外自学曲目,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自主选择,尝试多种形式的演奏展示。

3.2 活动分层,层次发展

教师要根据学生接受水平、学习能力和教学内容、目标,依据排笛曲目难易程度、作品处理和音乐表现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各种层次学生的活动方案。

(1)单音练习——“请你跟我这样吹,我就跟你这样吹”

教师用吐音或延长音的演奏方法吹奏某个单音。A类生聆听范奏,模仿吹奏该音。B类生聆听教师和A类生吹奏各吹奏一遍后,模仿吹奏。C类生聆听教师、A类和B类生各吹奏一遍后,模仿吹奏。

(2)卡农练习——“请跟我来”

在单音演奏熟练基础上,尝试围绕某一个节奏型练习吹奏旋律。教師示范吹奏旋律组合,并延长尾音。A类生聆听范奏,模仿吹奏,并延长尾音;B类生聆听范奏和A类生吹奏后,回声模仿吹奏,并延长尾音;C类生聆听范奏、A和B类生吹奏后,回声模仿,延长尾音。

(3)旋律跟奏

旋律跟奏是较常规的练习方法。教师范奏,学生跟奏,适用于初学阶段。如学习《小蜻蜓》,全班分为两个声部,A、B类生第一声部,C类生第二声部。教师分别示范两声部,学生跟奏。练熟后,开展合奏。A、B类生看谱跟奏,用平稳的气息每两小节换一次气。C类生看谱跟奏,用跳跃的气息跟奏。小组完成合作演奏,分组展示。

(4)乐曲齐奏

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要根据大部分学生的学情选择练习作品。多数班级B类生数量最多,以B类生学情为水平线,对A类生提出较高要求,对C类生适当降低难度。

如学习校本排笛教材曲目《卡普里岛》。我将教学目標设为:A类生熟练掌握整首乐曲的演奏,先用连贯的气息表现优美旋律,再用跳跃气息表现欢快情绪;B类生能运用连贯的气息完整吹奏乐曲;C类学生能用连贯气息吹奏乐曲第一部分。课堂展示部分,全班完整连续演奏乐曲三遍。第一遍C类生连贯气息平稳吹奏第一部分;第二遍A类生跳跃气息吹奏全曲;第三遍A+B类生连贯气息平稳吹奏全曲。

(5)乐曲合奏

排笛吹管并行排列,两音相隔距离越远,演奏难度越大。教师可将单声部乐曲进行简单编配,形成新的合奏曲。乐曲各声部难易分层,根据学生的不同演奏能力,分层安排其参与相应的声部演奏。

如学习《闪烁的小星》,将原曲重新编配成三声部。教学目标设定如下:A类生熟练掌握“1、3、5、6”等音位置,用平稳气息吹奏第一声部,两小节换气。B类生熟练掌握“1、2、3、4”等音位置,用平稳气息吹奏第二声部,注意换气。C类生熟练掌握“1 -、2 -、7 -”等音位置,用平稳的气息吹奏第三声部,两小节换气。

3.3 评价分层,培养兴趣

分层教学不仅包括教学目标和任务分层,还包括评价体系分层。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分层,制定相应发展性、多元化分层评价体系。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每学期进行定期、不定期抽查分类考核。

教师适当多关注学习组长(A类生),课内及时纠正组长吹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课后及时检查组长排笛练习情况。然后由组长在每周一节的排笛练习课上检查组员(B、C类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评价记录。一般情况下,C类生学习进度较慢。可以由已完成学习任务的B类生,申请当小老师,为C类学生提供帮助。C类学生经过努力,提早完成任务,也可申请承担小老师任务,给予其他同学帮助。课堂上教师及时抽查,准确掌握各组情况。

A类生每月完成课堂学习任务,自学一首课外曲目,完成组长检查职责,可获2张排笛积分卡。B类生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并充当小老师,主动帮助辅导其他同学完成学习任务,可获2张积分卡。C类生在小老师帮助下,认真完成作业,通过考核后,获得2张积分卡。每位同学集齐4张积分卡,可申请当下月组内小老师;集齐8张,可换“排笛期末免试卡”。

学习过程中,A类生为获 “免试卡”,认真完成课堂曲目,并积极准备自学曲目,学习激情高涨。B类生在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基础上,积极帮助后进同学。互助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演奏技能。当小老师的神圣感,激发了学习积极性。C类生在小老师帮助下,学习不再有无助感,学习状态稳步提升。很多学生完成任务的基础上,积极争当下月小老师。有了够得着的目标,兴趣更浓,积极性更高!

综上所述,排笛进入课堂,教师根据学情设定分层教学目标,设置分层任务,开展分层教学和评价,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符合“面向全体学生,专注个性发展”的音乐新课标理念,是符合课改精神的有效教学模式。在共同课堂上让各层次学生都学有所得,同样获得进步和积累,有利于排笛教学的有效开展。分层教学渗透于每一节课中,让排笛真正走近学生。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永兴小学)

猜你喜欢
声部乐曲气息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多声部视唱训练
蕾丝气息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春的气息”
春的气息
花朵穿上身 春日气息
悲伤的乐曲
STORIES ABOUT FAMOUS PERSONS
复调音乐的认识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