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冠宇
摘 要:血站的档案管理标准高,要求相对严格,管理特点明显。在社会形态的发展下血站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再满足于发展需要,现目前血站人事档案管理方法多种多样,同时管理工作中也出现一定的问题。通过分析血站档案管理现状和特点,针对性探讨相应措施。
关键词:档案管理;血站;人事档案;解决措施
血站主要是提供血液的采集、检验、制备、供给、储备,该工作与医疗临床患者的生命密切关联,是挽救生命的重要保障。血站人事档案也是血站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人事档案中包括血站工作人员的个人经历、社会关系、学历资质及工作状况奖罚记录等,是个人身份最真实全面的记录[1]。人事档案的有效管理有利于血站人事管理,如人员的招聘、培训、提拔等,是血站人事管理科学化标准化的前提。
1 血站人事档案管理的特点
1.1 管理的条件
人事档案多数是纸质档案,血站也不例外,在管理上首先要求有一个良好的储存环境,自然环境中的温度、空气干湿度、光照程度都会影响档案寿命。一般来说,要让档案处于一个良好的保管状态,湿度要控制在50%到60%之间,温度环境在9到18℃。严格按照档案管理准则保管,对库房的要求为“防火、防盗、防潮、放光、防虫、防污染”[2]。
1.2 管理多样化
血站人事档案具有数量大、内容多的特点,要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人事资料在后期工作中应用频繁,要求务必安排人员专人专事管理,专门负责人事档案的日常保管工作,保证档案的保密、日常更新,涉及新人的档案单独存放,医技人员的学历、职称分类存放,便于查阅。借阅档案后要做好记录以确保档案的保密度。
1.3 管理时效定期性
血站的人事档案的内容会随着医务人员学历、职称的变化而变化,需要及时进行更新。除了日常档案管理外,还要做好资料的更新、补录、续订工作,尤其是涉及人员的职务晋升、考核、个人信息的重要资料。对于刚参加工作的高校毕业生,要及时登记档案的接收,建立新的个人人事档案,确保更好的進行档案的管理[3]。
2 血站人事档案管理现状
2.1 重要性认识不足
血站承担着为生命提供安全、优质的血液重任,血站的献血业务档案受到的重视程度普遍较高。往往忽视了血站人事档案对血站工作的重要性,血站的人力资源开发、人员调配都建立在人事档案良好管理的基础上[4]。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程度仍然不高,去利用信息化编研,做人才资源信息二次开发利用的更少[5]。
2.2 缺少过硬化条件保障
过硬的软硬条件是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的基本保障,因为对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视度不高,导致对人事档案管理的资金投入少、人员配备不足,因此血站人事档案管理从档案管理设备以及配套管理场所的硬性条件不足,专业人员配备也滞后于人事档案管理的实际需求。
2.3 未落实精细化管理
人事编制的数量有限,基层血站用于专门从事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数量少。而且从实际看来,多数血站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交由离退休人员或者综合行政人员。可想而知,血站档案管理缺乏专业化,尤其是人事档案的信息化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是人事档案管理的突出短处[6]。而人事档案管理的传统化,落实力度不够使档案资料收集不全面、缺乏及时性,导致人才资源出现浪费现象。
3 血站人事档案管理应对措施
由于血站的工作性质和人事档案管理特点决定了自始至终安全是放在首位的,通常要建立与血站业务相关的办事和组织机构,做献血宣传和服务以及血液采集发放的业务。与此同时要配备一定数量的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要求具有专业的采供血知识和能力,接受专业的再培训,岗位调动人员安排等都与人事档案资料中信息的提取息息相关。可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整个血站运转的意义重大,对综合利用开发血站人力资源起着根本作用。
3.1 提高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度
血站档案管理部门负责人以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确保深刻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做好各种交接工作。首先从思想上提高对自身工作的重视度,始终保持端正严谨的工作态度,有一颗敬业之心。要求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升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强化其工作责任心。在与新人事档案工作人员交接工作时要妥善办理手续,以防档案的遗漏、损坏等。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也应该纳入血站工作考核之中,以此提升工作人员人事档案管理质量。
3.2 加大人事档案管理投入力度
血站人事档案管理的各种软硬性条件直接关系到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和效率,在工作人员方面,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可以与当地的编制人员部门加强交流,适当增加编制人员数量。招收档案管理专业人才,有专门负责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经验者。加大对在职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升专业素质尤其是人事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再教育。另外是在人事档案管理硬件设施上的投入,人事档案资料管理要求保密度和安全性高,应该设立专门的档案保管场所。需要加大对档案管理经费的投入,有必要购买先进的档案管理设备,以及相应软件,以此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这是改革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需要,也是推动血站科学化管理的途径和血站人才管理的现实要求。
3.3 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人事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都需要完善的制度作为保障,血站管理者要应该意识到人事档案管理的制度化是尤为重要的,根据血站人事档案管理的特点和具体状况提出要求,出台相应人事档案制度,如人事档案的收录、移交、借阅和应用等具体的规章制度。随着人事档案信息化的进程,提前制定好相关规章制度,其中包括电子档和纸质档案内容一致,分类相对应便于查找,电子档的权限和使用范围。对于出台的制度要严格执行,对于违反档案管理制度的人员要根据具体情况予以处罚,纳入到个人岗位考核中,尽量使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4 结语
血站事业在当今社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相关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制定出台并加以实施,如《血站管理办法》和《档案法》,随之对血站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血站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该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发挥档案对人才资源管理的优势,如今纸质档案逐渐电子化,也要求血站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顺应时代的发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朱艳清.浅谈血站从业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J].低碳世界,2018(3):347-348.
[2]刘若凌.血站人事档案管理特点、现状及对策探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7(10):29-30.
[3]张铁强,张华伟,程静梅.血站档案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3,23(12):49-50.
[4]李青.血站档案管理的现状与创新[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7,24(1):27-28.
[5]陈新歌,朱向辉.血站人事档案的管理特点与探索[J].河北医学,2012,18(6):868-869.
[6]孙忠敏.血站人员岗位继续教育原则与实施经验[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0,23(5):629-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