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式课程设计原则优化探究

2019-11-11 06:04陆春桃
广西教育·C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单元设计整体设计总体设计

【摘 要】本文论述混合式课程设计原则的优化,提出以“职业导向、任务载体、学生主体”为总体原则,以信息技术手段为辅助,优化混合式课程总体设计;立足“助教”原则,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优化混合式课程的整体设计;立足“助学”原则,围绕教学活动任务,优化混合式课程教学的单元设计,使混合式课程在设计中优化,在优化中应用,在应用中改进。

【关键词】混合式课程  总体设计  整体设计  单元设计  优化原则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7C-0069-03

对于混合式学习的概念,不同的学者赋予了不同的诠释。目前,较有代表性的是Singh & Reed界定的混合式学习(B-learning),即指在适当的时间内,应用适当的学习技术、学习风格,对适当的学习者传递适当的能力,进而取得优化的学习效果。从其内涵上看,混合式课程教学是翻转课堂的延伸及升华,是当下信息技术应用在课堂教学的最佳呈现方式,已经成为引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时尚元素。高职院校老师应该顺应改革需要,设计并建设出适合现代职业教育的混合式课程,在设计中优化,在优化中应用,在应用中改进,不断推进混合式课程改革向前发展。

一、强化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混合式课程总体设计

与其他形式的课程相比,混合式课程应立足于常规总体设计基础,以“职业导向、任务载体、学生主体”为总体原则,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混合式课程总体设计。

(一)以职业导向为原则,进行混合学习活动的设计。混合式课程教学由多个教学活动共同组成,这些活动包含线上、课中教学活动。其中课堂教学活动多体现为展示汇报、问题讨论、案例分析、动手操作等,线上活动则包含在线阅读、观看、测试、讨论、反思等。但无论是线上、课中活动,作为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在进行混合式课程教学设计时,选择的教学活动应围绕着“职业”特征。广义上说职业活动是人们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普遍、最主要的实践形式,它为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舞台,也是个人全部才能自我发展的创造性表现。此处所提及的“职业活动”,指的是与学生未来职业相关的、实现自我发展的系列活动。

(二)以任务载体为原则,进行混合学习策略的设计。招生规模的扩大,给职业学校带来了生机,同时一大批生源质量较差的学生涌入校园,给职业院校的教学带来了新的问题和困惑。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经无法满足职业技术学校学生需求,也无法实现混合式课程教学的需要。目前是将单元教学的知识点与专业案例、实际问题融合起来,将单元教学内容融入一个或多个任务中,以任务作为载体,通过完成任务来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以学生主体为原则,进行混合学习内容、考核评价的设计。混合式课程设计,首先应遵循“学生主体”原则,从分析学生的生源结构、学习特征、学习基础等开始,选择课程教学内容、设计适合的考核评价方法。当下,广西高职院校生源组成相对复杂,有普通高考生、中职—高职直通生、单独招生考试生,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专业也由原来单一的只招理科生,逐渐向文理兼招模式转化。生源的变化,学习基础的差异,引发了学生学习特征的特殊性,因而在选择课程教学内容时,应紧紧抓住“学生主体”这一因素,既要选择一些基础性的、与未来职业岗位联系较大的内容,也要兼顾到影响拔尖学生专业化发展需求的“强化”内容;考核方法除了关注过程性评价、技能考核外,也应考虑通过终结性的考核方式来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

(四)以信息技术手段为辅助,优化混合学习资源的设计。混合式课程教学,学习资源的设计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混合式学习资源包括线上学习资源、课堂教学资源,其中课堂教学资除源涵盖教材、图纸、模型等教具外,还应备有相应的视频、音频、教学课件、软件、游戏等媒体素材;线上学习资源指的是在线教学平台所提供的电子教材、微课、视频、动画等资源。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混合式学习资源,制作“可视化、数字化”的媒体资源,方便学生自己掌控学习,实现混合式课程教学的目的。

二、立足“助教”原则,依托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混合式课程整体设计

要实现混合式课程总体设计原则,必须进行混合式课程教学整体设计。应立足“助教”原则,从课程性质、教学目标、课程内容、教学策略、考核评价五个方面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在此基础上通过增设“首次课简介”模块来优化混合式课程的整体设计。

(一)混合式课程教学整体设计内容。具体如下:

1.课程性質。首先,从课程归属、学时、学分等说明课程的性质;其次,分析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最后,阐述课程学习对于国家、社会发展及未来的职业中所起的作用。

2.教学目标。立足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职业岗位需求,制订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并从“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面确定课程教学的“知识目标”,从“会用什么做什么、能用什么做什么”两个维度明确课程教学的“能力目标”,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安全、经济、创新等方面制定课程教学的“素质目标”。

3.课程内容。以课程教材为基础,删减掉理论性过强的内容,增设一些典型案例、拓展资源等,对原有章节内容进行重新排序、组合、整合,将课程教学内容划分成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具备较强的职业特点的数个教学模块或项目。

4.教学策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在无线网络全覆盖的数字化校园里,依托混合式教学平台,紧紧抓住“学生主体”这一原则,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灵活采用任务驱动法、问题导向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新型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5.考核评价。在传统试卷考试的基础上,根据混合式课程教学规律和高职学生的学习特征,综合设计好线上教学任务、线下教学活动的考核评价指标,既考虑到提升学生技能的评价因素,又充分考虑学生专业发展的评价依据;既兼顾到学生“线上自主学习探究”的成效,也需要考虑“线下合作完成任务”的质量,使“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过程与实践相结合”。

(二)通过“首次课简介”优化混合式课程整体设计。与传统课程教学相比,混合式课程教学的平台化、信息化,带给学生一个全新的世界。因而在进行混合式课程的整体设计时,要通过“首次课简介”来实现优化。除了常规的“为何要学”“学什么”之外,重点在“怎样学”这一环节上进行强调与优化,即可借助“平台使用手册”“如何反馈问题”“任务提交办法”等小视频,帮助学生完成线上学习;同时,在首次课教学中,将考核评价办法、课堂纪律要求等明明白白展示给学生,明确好规矩,为接下来的课程教学做好准备。

三、立足“助学”原则,围绕教学活动任务,优化混合式课程教学的单元设计

完成了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整体设计,要实施混合式课程教学,还要精心设计好各教学单元,并将设计的方案应用到课堂教学,方可物化成果。

(一)混合式课程教学的单元设计内容。在进行混合式课程教学单元设计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情,确定好教学单元的三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选择好单元教学的教学方法、资源环境,在此基础上,将教学活动进行线上、线下划分,完整地设计教学过程。

1.三维教学目标。这里提及的三维教学目标,指的是符合职业教育教学特点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在确定单元三维教学目标时,应源于专业或者课程的要求,聚焦本次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明晰的指向性,可操作、可实现、可检验,切忌目标过大、空洞、“小头戴大帽子”。

2.教学重难点。抓住了教学重点,等同于抓住了教学单元设计的灵魂,因而要准确定位好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重点,授课教师就应该紧紧围绕教学重点,侧重说明授课教师是“应用什么教学方法、通过什么任务载体、借助什么信息手段”开展教学设计,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制定单元教学难点,对于大部分老师来说,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其实难点可以等同于重点,也可以从完成本教学任务所有步骤或环节中选定最难的作为难点。笔者认为,换位思考,静心想想当初自己做学生学习此内容时最难懂的、在动手操作时那些“看不见、摸不着、进不去,难再现”的是什么?如此可以让我们理清思路,帮助我们确定合适的难点。

3.教学方法。理解正确、运用准确是选择教学方法的基础。首先要正确理解,当下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种类繁多,除了传统的“讲授法”外,较具代表性的有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等,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只有正确理解每种方法的真正含义,才能准确运用其来开展教学。其次,在运用教学方法时,要从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素养、教学实际出发,要符合先进的教育理念、体现时代的发展特征,准确运用好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组织教学,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4.资源环境。混合式课程教学离不开实施混合式教学的资源环境。一是要有一个无线网络覆盖、畅通的数字化校园环境,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师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线上学习、交流;二是要有一个相对稳定、功能齐全的平台,既可以个性化、碎片化学习,又能满足师生、生生、人机多元化的良性互动。

5.教学过程。传统的单元教学设计中,核心元素为教学过程(也称课堂教学步骤),是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前为理清教学思路、明确教学步骤而精心设计的,是顺利实施课堂教学的基础。区别于传统单元教学设计,混合式课程的单元设计在进行“教学过程”设计时,应根据混合式课程教学的特点,将这一环节设计为“线上活动”安排与线下教学步骤。线上活动指的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平台发布一些简单易做的活动,如课前采集信息、收集图片、观看微课(视频)后进行测试等,课后拓展练习等;线下教学步骤,则需要在了解“线上活动”完成情况的基础下,设置出系列关联性的、贴近学生实际的活动,如由“导入视频”引发的讨论、检测学生“线上”学习成效的“查漏补缺”、为传授知识而设计的“闯关”“纠错”“连连看”等游戏、为完成任务安排的“接力赛”“知识竞赛”“PK”等活动。

(二)根据“自学反思”优化混合式课程教学的单元设计。依据学生线上学习问题反馈来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或活动,是混合式课程教学单元设计的特色。根据学生完成自测题情况,结合学生的讨论结果、提出的问题,归纳出线上学习反思,根据反馈及时地进行教学调整,一方面根据自测题中出错率较高的知识点,重新确定本教学单元的教学重点、难点,做到“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就与学生讨论、交流、答疑过程中的问题,重新设计系列针对性较强的线下教学活动,通过老师引导、学生合作探讨共同完成任务,帮助学生解开心中所惑、达成教学目标。

四、混合式课程教学的应用与改进

混合式课程教学的优化设计,为实施混合式课程教学打下坚实基础。但混合式课程教学应用时仍需注意以下几点并给予改进:一是课程的应用面问题。开始时不宜面向全校各专业、各课程来推行,应以点带面、有针对性地选择专业、课程来开展混合式课程教学,等时机成熟后再全面推行。二是课程的适用性問题。相对混合式课程教学的特点,应针对不同的课程性质,如实操课、一体化课、理论课,选择最适合的理论课试行,再到一体化课程,最后考虑实操课。三是开课的班制问题。混合式课程仅适用于小班教学,合班或是人数过多,不利于线下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应改进措施增加任课老师,以实施小班教学。四是活动的通适性问题。无论是线上任务还是课堂活动,一定是贴近专业、贴近学生,富有生活化、趣味性的,围绕着具体的知识点进行设计,并通过实际教学中验证后不符的及时调整。五是开课的紧密性问题。每个教学班级在一个学期中,混合式课程门数不宜超过学期班级总课时的一半,如第一学期共开设8门课,班级实施混合式教学的课程应小于等于4门,过多、过密无形中会增添学生的学习负担。六是考核评价的合理性问题。考核评价方法的设计,要通过实际应用去检验设计方法是否合理,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参考文献】

[1]阿不来提·瓦依提.基于混合式学习的课程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3)

[2]樊同科.基于混合式学习模式的课程设计与应用[J].电教科技,2016(2)

【基金项目】2017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教师应用混合式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和实践”(GXGZJG2017B073)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陆春桃(1965— ),女,广西巴马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兼教学督导室主任,教授,理学学士,研究方向:数学教学及教学管理。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单元设计整体设计总体设计
SSP15A干湿分离减量成套设备总体设计
大型简体自动化装配对接装备总体设计
地下互通立交总体设计研究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应基于对学科教学特质的把握
基于FPGA与ARM的智能合并单元设计
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与研究
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
初中物理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与细节优化的策略研究
初中数学自主教学初探
圆坯连铸机总体设计及其软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