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梁
这些天,“北大退档”一事闹得沸沸扬扬,考生、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北京大学三方均深陷舆论漩涡。在媒体聚光灯下,涉事三方(主要是地方与高校)经过几轮“拉锯战”,最终以地方与考生“胜出”:8月11日,北京大学发布情况说明,宣布对之前在河南的国家“专项计划”中被退档的两名河南考生按照程序申请补录。
此事看似有了一个“完美”结局,但其间暴露的问题必须正视。综观“退档一事”,其实能看出该事件早已埋下隐患—— 普通高校招生形成的录取界线与国家“兜底”保障政策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冲突,然后围绕这一冲突衍生出一系列问题,涉及招考程序设计、招考过程监管、国家“专项计划”政策执行等。
“退档”一事被媒体曝光后,北京大学十分被动。公众舆论很自然地倾向于弱势一方,让“高高在上”的北大被骂成了“筛子”。可是,细看北大给出的回复,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从媒体报道来看,其中一名考生高考成绩为538分,仅超出当地一本线36分,这样的成绩连省内好一点的一本院校也上不了,但该考生却在提前批国家“专项计划”中填报了北京大学。考生以这样的成绩侥幸上了北大,后续学习确实可能比较吃力。
确实,按照政策设计与录取规则,这名考生是符合条件的。根据国家“专项计划”,北京大学在河南计划招收8人,由于报考人数很少,该考生正好排在第8名,被系统自动投档了。并且,国家“专项计划”属于保障性“兜底”工程,旨在让更多“寒门学子”拥有进入名校的机会,以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北京大学由一开始的拒绝,到后来按程序补录,也算是一种积极纠偏,承担起了一所知名高等学府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但是,公众及业界的担忧随之而来:这样做是否会给“名校低分录取”撕开一个口子,给往后的招考工作带来不良示范?尤其是这种“看上去对一些特殊考生公平,却可能让其他考生觉得不公平”的案例,往后是否还会出现?这样的担忧不无道理。尽管国家“专项计划”设计的初衷很好,但确实仍有值得完善和改进的地方。
高考作为一种选拔考试,分数自然成为分配优质教育资源最重要的指标。在录取时,只有在充分参考这一指标的前提下,才能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因此,出于兼顾总体公平的原则,绝大多数政策设计,都不得过分脱离各高校围绕分数高低形成的录取界线。尤其是像北京大学这样的知名学府,选拔高质量的考生,是其保证办学质量、维护自身形象的重要方式,这一权利理应得到尊重。
对于国家“专项计划”,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實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规定,该项计划“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普通类招生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这样的“门槛”显然过低且较为宽泛,在一定程度上会让报考该计划变成“豁出去赌一把”的博弈,给日后的招考管理埋下隐患,这次事件就是一个证明。
因此,国家在制定“专项计划”这样的政策时,应该进行通盘考量,科学设置选拨标准,综合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尽可能将政策实施的各项风险与争议降至最低。而当出现问题时,相关部门应该敢于正视,好好反思,及时补上政策的制度漏洞。
建议有关部门以此次“北大退档事件”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国家“专项计划”政策,既注重关照贫困地区考生,又充分考虑高校维持生源质量的需求,从总体上维护并促进高考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