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需求视角下的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本科专业计算机学科范畴课程的建设与构想*

2019-11-11 11:08
图书馆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图书馆学范畴编码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1 引言

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图书馆学和计算机科学在学科发展上经历了从相互独立、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的整个过程[1]。现在,随着各个领域的数据爆炸性地增长和积累,计算机科学在图书馆学领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类专业(以下简称图情档)一直秉承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目的设置课程。教育部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的要求[2],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专业设置调整。课程设置一直是图情档教育改革的核心和重点,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毕业去向,可以说,图情档教育的成败由此决定[3]。

为了处理大数据时代井喷增长的数据,一系列信息技术科学、数据库科学因此兴起和发展。于是,大数据时代使得对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科学和数据库科学(统称为计算机范畴科学)类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计算机范畴科学类人才的培养成了教育者急需解决的问题[4]。所以,在时代的召唤下,作为高素质人才孵育的主要机构,高等院校应该把握好图情档专业与计算机范畴科学之间的交叉和应用关系,对现有学科进行融合改革,关注图情档专业计算机范围科学方面的动态和趋势,改革和创新图情档专业的课程建设,修调和完善图情档专业培养方案中计算机范畴科学的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5]。

2 文献回顾

在CNKI的全文文献数据库中,以检索式“SU=(‘图书馆学’+‘信息资源管理’+‘档案学’+‘图书情报学’+‘信息管理’)*‘本科’*‘课程’”进行检索,截至2018年11月9日,共检索到相关论文181篇,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图情档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相关论文年度数量统计表

梳理检索到的181篇论文后可以发现,当前国内对于图情档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大部分关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于图情档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研究。杨霞(2010)分析了本科图书馆学专业课程设计学科泛化严重、轻视专业传统、着重强调应用技术忽视理论知识、侧重课堂讲授较少兼顾实践培养[6];徐拥军、张斌(2011)提出了课程体系稳定性与协调性的缺乏是档案学专业发展的现存阻碍[7];张衍(2014)梳理iSchool活动背景下信息管理类专业的发展路径,来探析我国高等院校的信息管理专业设计现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8]。二是关于图情档专业课程设置的优化改革研究。秦方(2013)提出建立一套基于国际医学信息学会(IMIA)标准的,又符合中国学科特色的医学信息管理本科课程体系[9];王小云(2017)提出图书馆学、情报学与档案学三个专业应该加深交流和融通,实现课程资源的一体化[10]。三是关于图情档类专业的课程设计的对比研究。包括中美[11]、中日[12]之间的对比,iSchool联盟与国内的对比[13]、国内各高校之间的对比以及不同专业院校之间的对比研究[14]。

当前国内的图情档教育体系已经覆盖了“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继续教育和短期培训,虽然图书馆学硕士教育正茁壮成长,但在可预见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本科培养的规模仍是较大[3]。而且,对于图情档专业的课程设置大都是传统的授者视角,缺少基于受者视角的研究,而大学生的直观感受恰恰是课程建设效果和水平最重要的反馈[15],因此,能反映出实际效果的受者视角是一个关键的角度。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在所有关于图情档专业的课程设置的论文中,大都是针对整体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进行分析,计算机范畴科学的课程在整个课程结构中的实施情况和作用效果很笼统,很难进行修调和完善,但在大数据环境下,计算机范畴科学在图情档类专业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针对这方面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研究就有很紧迫的研究意义。

3 研究方法与过程

3.1 研究方法

扎根理论是斯特劳斯和格拉斯两位学者联合发展起来的,通过系统化的程序归纳和发展某一现象,从而引导得出理论的一种定性研究方法[16]。这种自下而上构建实质理论在研究伊始并不进行理论假设,而是直接从实际入手,在原始材料堆中进行归纳,概括出经验,最后形成系统的理论[17]。扎根理论源于实践又面向实践,故将扎根理论引入对图情档专业的本科生计算机范围科学方面的课程设置研究。

基于扎根理论对图情档专业的本科生计算机范畴科学课程设置进行经验收集,通过用户对这些计算机范畴科学方面的课程的兴趣、实际程度水平、评价建议等反馈来建构以经验资料为基础的计算机范畴科学方面课程理论,有利于克服课程理论和实践脱节的弊病,保证课程理论的科学严谨性和实践相关性,并推动计算机范畴科学课程设置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理论建构。研究方案选择步骤如图1所示。

图1 扎根理论分析流程

本研究采用程序化扎根理论,利用Nvivo11进行编码,通过开放编码、主轴编码、选择编码等步骤对图情档专业本科生在计算机范畴科学的学科课程结构、课堂内容、科目效果和评价建议等访谈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概念抽取、范畴提炼以及不断对比分析,搭建不同范畴之间的脉络关系,形成最终理论[18]。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扎根理论研究流程

3.2 研究对象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通过半结构化访谈,研究对象为陕西省在读和毕业的图情档专业的本科生和在读研的本科为图情档专业的学生。因时空因素,访谈方式采用面对面访谈、电话访谈、即时通信工具访谈三种形式结合,并根据实际进展情况,对调整访谈具体问题稍做调整,以确保访谈的顺利和访谈结果的有效性。研究对象基本信息和访谈问题提纲见表2和表3所示。

表2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

续表

编号文理科专业年级毕业(预)走向访谈时长(分钟)P8文科档案学研一读研37P9文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研一读研36P10文科档案学研一读研38P11文科档案学大四就业40P12理科图书馆学毕业就业42P13文科图书馆学毕业就业41P14理科图书馆学毕业就业46P15文科档案学大三读研40P16文科档案学研一读研37P17文科信息科学大二就业42P18文科图书馆学大四读研41P19文科图书馆学大四就业38P20文科图书馆学大三读研41

表3 访谈提纲

此外,本文在大量的高校网站上对图情档专业的课程信息进行收集、整合,形成了一个我国图情档专业本科生的理想课程体系基本框架(如图3所示)。从系统出发,把握计算机范畴科学知识在其中的地位、作用及实际效果。

图3 图情档专业本科学科体系模型框架

3.3 资料编码与分析

扎根理论的关键在于三级编码: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式编码。开放式编码是指对数据逐行编码将其每层概念化和抽象化,通过持续的比较把数据及抽象出的概念破坏,揉碎并重新组合[16]。本文通过切割划分、重新组合等操作,共获得306条原始语句,对这306条原始语句进行贴标签,进一步范畴化,最终得到了72个初概念(A1-A72)和16个范畴(B1-B16),详见表4。

主轴编码旨在理清各个概念及其之间的关联;通过反复斟酌和分析概念间的联系,整合出进一步抽象层次的范畴[18]。通过提炼以上资料,共得到3个主范畴,见表5。

选择式编码的目标是系统处理范畴之间的关联,明确主要范畴和次要范畴,建立在范畴关系之上的扎根理论[19]。通过逐级编码后发现,各主范畴均围绕大学生毕业走向的需求下对计算机范围科学的课程设置。故将“大学生毕业走向需求下的图情档专业计算机范围科学的课程设置”定义为核心范畴。本文架构计算机范围科学课程建设模型,如图4所示。

表4 开放编码构建

概念范畴A48课程安排惯性A49教师数量及精力有限A50上课时间地点局限B13院系客观因素A51技术性理论课程和实践结合不紧密A52理论难以应用于实践A53老师指导较少A54实践重视程度不够,安排不多A55实践掌握程度不够A56丰富实践形式A57实习训练A58图书馆实务技能A59信息搜集检索能力A60信息分析能力B14理论与实践的关系A61编程能力A62计算机操作能力A63数据挖掘能力A64追踪学术前沿能力A65逻辑思维能力A66科学研究能力A67合作能力B15专业能力A68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A69自我学习能力A70实践动手能力A71创新能力A72胜任工作的心理素质B16综合素质

图4 计算机范畴科学课程建设模型

主范畴间的关系结构如下:(1)学生基本情况——学生课程情况:学生的基本情况对学生的课程情况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学生的文科理科基础、学生文理科专业门槛,以及学生对图情档专业的兴趣、对计算机范畴科学的兴趣都会影响学生课程设置,如影响学生课程设置的起点、课程的实际效果等。(2)学生基本情况+学生课程情况——学生成长情况(大学生毕业走向的需求):学生基本情况为学生的基础水平,学生课程情况是学生在经历了本科期间的计算机范畴科学的学习后,从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各个方面实现成长,从而有实力为自己的毕业走向做出符合自己要求的选择。

表5 主轴编码

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为确保研究的信度,需要对编码结果进行理论饱和度的检验。理论饱和度是指没法得到可以进一步发展某一范畴特征的数据时,理论趋于饱和[19]。本试验随机选取5位受访者的原始访谈材料进行分析,测验理论饱和度,通过开放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式编码的系统化程序,并没有新范畴或者发现新的主范畴关系结构形成,可知本文的研究理论上达到了饱和,可以形成理论。

4 构想与启示

4.1 优化学生基本情况

图情档专业一般招文科生,有少数学校文理兼收,现在很多仅限于文科生的学校已经开始放宽条件,文理兼收,另外,一些文理兼收的院校,开始尝试仅限理科生报考。无论哪种改变,都是对图情档专业后备军的范围优化。兴趣是第一老师,所以在激发学生对图情档专业的兴趣,特别是计算机范畴学科方面的兴趣方面,这无疑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受众主体。

4.2 完善学生课程建设

拓展课程的广度和挖掘课程的深度,增强学科的衔接性,促进学科体系建设;完善课程的协助体系,促进课堂体系的全面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建设;正视院系客观基础,优化课程内容和效果[20]。依照国内外大数据环境下计算机范畴学科的发展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关于高等院校计算机范畴专业的变革的建议:一是应大数据环境对高标准的全方位人才要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需迎合大数据方向,深化硕士和博士的研究生培养;为了迎接大数据市场就业环境的挑战,相关人才要匹配与之相适应的计算机专业、统计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底子[21],并且最好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二是计算机技术是大数据领域的基石,借力计算机学院相关专业的师资、软硬件设施,加强数据科学方面的建设,变革已有的本科生课程,开设计算机科学范畴相关专业特别是大数据方向的课程,后面也要定期校调人才培养方面[22]。由于人才缺口比较大,变革本科生的专业培养方案是当务之急,搭建计算机范畴科学的课程框架体系,如表6所示。应在原有的专业课上开设计算机网络、web程序设计、数据库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等方面的课程,并可加入选修课程,开设数据仓库技术与应用、数据挖掘、多媒体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方面的课程。另外,还可以举办学术热门前沿讲座,促进本科生吸收更前沿的知识能量;成立大数据方向的计算机实验室,增加实验课程的比重和方式,给学生缔造良好的实际操作能力学习的氛围。三是学校企业联合,提供大数据背景下的实践环境,把创新新兴技术引入教学中,使学生了解企业需求,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23],正如一些高校已经与Google、IBM、阿里巴巴等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项目。

表6 计算机相关课程框架

4.3 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数据科学背景下,计算机范畴科学方面的课程建设做好了,只表明完成了工作的百分之五十,真正要使学生得到数据科学带来的专业福利,还应该从授者到受者的完美传递。所以,院系也要促进学生在计算机范畴课程学习过程中的消化吸收,从而真正提升图情档本科生在数据科学驱动下的专业能力水平,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图书馆学范畴编码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生活中的编码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子带编码在图像压缩编码中的应用
回路范畴的扩张及其应用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三对重要范畴辨正
Genome and healthcare
中国比较图书馆学发展探究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3年年会暨第31次科学讨论会在贵港举行
广西图书馆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30次科学讨论会在南宁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