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效果和作用研究

2019-11-09 07:28李世林
关键词:项目式英国文学思辨能力

李世林

摘 要: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是大学学习的重要任务,也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本文尝试了在英国文学课程中引入“项目式”教学法(project-based learning),将课题任务设计成项目分配给学生,让学生形成学习小组,最终以Powerpoint形式在课堂上展示项目成果,并形成分别来自师生两方面的项目评价反馈。通过实践证明,“项目式”教学法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学生对英国文学课程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而且很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研究探索能力,最终在学习中提升了他们的思辨能力。

关键词:英国文学;project-based learning;思辨能力;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9-0154-03

一、引言

“思辨能力”源自英语“critical thinking skills”,是人的认知能力(cognitive skills)和情感特质(affective dispositions)的统一体,认知能力包括分析、推理、评价等3项技能,情感特质包括好奇、开放、自信、正直和坚毅等5种性格特征。思辨能力培养是大学学习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核心目标之一。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学生在分析、推理、评价、综合、辨析等思辨能力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思辨缺席”较严重。造成“缺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英语专业课堂教学对思辨能力关注度不足便是其中原因之一。

英语是人文性较强的学科,为落实国家提出的实施素质教育政策,英语教学不能仅停留在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训练上,而要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多思考,加强人文知识渗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英国文学课程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开设的专业必修课之一,其在培养、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语言文化素质包括跨文化交际、文学鉴赏等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传统的英国文学课的教学都是以讲座式和多媒体教学为主,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总是被动接受老师进行的知识灌输,无法积极参与课堂。一直以来,如何兼顾有限的课时和大量的文本与文学史介绍的教学任务,如何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进而培养他们分析、探究、讨论和辨析等能力,就成了英国文学课程迫切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PBL(Project-Based Learning)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突破,强调亲身体验和以“做中学”的方式来进行教育。在PBL模式中,教师只是“促进者”(罗杰斯语)的角色,主要引导学生用各种资源开展和项目任务相关的探究活动,最终以制作作品的形式来自主地完成知识的构建[3]。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则为,它通过将教学任务分解为可操作的项目,让学生形成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小组,利用课外展开资源的检索和思考等学习活动,进而寻找问题的答案,完成项目任务。这一教学模式在形式上将老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课外学习的相结合,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思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最终教学目标[4]。

二、“项目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傲慢与偏见》的“项目式”教学模式具体实施

PBL理念主要是把教学由老师“教”转为学生“做”,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项目教学模式构建的过程强调一个前提:授课教师要对教材特色、教学任务和学生能力水平有清晰明确的认识和把握。因此,在具体实施项目教学时,一般遵循以下流程,从前期准备开始,到模式构建,再到项目在教学中具体实施,以及最后对项目进行评估。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名篇之一,是简·奥斯汀最优秀的作品。奥斯汀的小说以年轻男女的婚恋为题材。小说以十八世纪的英国社会作为背景,将注意力放在当时低下的女性地位上,阐述了女性应该享有同男性相同的权利与机遇的观点,思想极具先进性。小说作者简·奥斯汀文笔流畅自然,精湛的讽刺艺术随处可见。她同时还特别擅长人物刻画,各种人物在她笔下都可以变得栩栩如生。然而,对于喜好速食和片段阅读的新一代大学生而言,很多人对于《傲慢与偏见》的感受仅仅是来源于电影或电视作品,知道大致故事情节而已。以往的教学经验通常是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大多数学生却欣赏和理解不了。因此,笔者尝试了在此章节引入“项目式”教学法,打破以往教学中教师一人“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被动学转为主动学,最大程度地調动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他们更高层级的辨析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一)项目任务选定和安排

PBL的核心是学生,而不同的学生的基础和学习的方法都是不同的。因此,在实施项目教学时,首先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他们的基础来展开学习任务的布置。结合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一章的教学目标,笔者适当地向学生指明了主要学习任务。第一,了解简·奥斯汀的写作风格和特色以及形成这种独特写作风格的可能原因。第二,在《傲慢与偏见》中找到与写作特色相对应的章节或段落,对其进行简单的解读和分析。第三,找出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主题,这些主题是如何体现的以及它们具有的积极意义。针对这三个学习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最终提交一份对简·奥斯汀和《傲慢与偏见》进行讲解的Powerpoint,并在课堂上进行汇报。

笔者所带的班级一共是35名学生,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笔者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形成学习小组。经过交流讨论,他们决定每5人一组,共形成7个小组,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负责协调分工和项目进度把握,制定学习计划。各个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在何时或者以何种方式完成项目任务的准备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证学生有充足时间去准备这些项目任务,教师通常应该在两周前进行项目任务布置。

(二)小组自主学习准备

PBL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小组合作学习和以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为任务驱动,认真开展活动探究。在项目活动探究中,强调小组全员参加,个体成员积极参与。因此,在小组自主学习环节,学生就可以充分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在这一环节,小组成员既可以选择单独就所有项目任务进行逐一学习研究,然后再一起讨论汇总。也可以将项目任务具体分配到个人,选择每个人完成一个项目任务,然后向其他小组成员汇报自己的学习所得,具体采取何种形式由各小组成员自行决定。

在经过两周的准备工作之后,教师可以对各小组的准备工作进行初步的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大部分小组都很好地完成了准备工作,这其中包括对小说文本的阅读、对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经历的了解、对小说主题和写作特色的把握。有的小组还进行了深度挖掘,例如从简·奥斯汀的个人经历看出对其在作品中所持的爱情观和婚姻观的影响,以及分析简·奥斯汀的小说主题为什么仅局限于爱情和婚姻的描写。从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小组成员都对项目任务进行了很好的调研,有了一定的思考,发挥出了自己的潜能,获得了相应的学习心得。

(三)课堂展示和汇报

这一环节重点是项目成果展示和交流。教师设定每个成员展示时间为3分钟,一组共为15分钟,教师负责记录总结和评价。各小组的Powerpoint制作以教师先前给出的三个项目任务为导向,具体介绍内容和顺序由各小组自行决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发现有的小组从简·奥斯汀生平介绍开始,然后再切入到作品和风格分析。而有的小组则以作品分析为开端,在介绍作品的时候,再引入作者生平经历介绍。每个成员负责一个内容模块,其他成员在下面负责配合和补充,其他小组负责观看和提问。

在汇报过程中,教师还惊喜地发现各小组之间并不是一味地赞同彼此的观点。例如在讲解到简·奥斯汀的爱情和婚姻观时,有的小组认为她的婚姻观就算时至今日,也还是不落伍的。也有的小组认为简·奥斯汀还是没能走出时代的局限性,没有意识到那个时代男女不平等的根本原因,还是把男性看成是女性爱情婚姻的救赎者。有一组试图将简·奥斯汀和中国的女作家张爱玲进行对比,分析她们写作和作品中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以及她们各自对爱情和婚姻的看法。还有一组将简·奥斯汀和亦舒进行比较,认为两人都主张女性在爱情和婚姻里,都应当做出理性的判断与选择,这能提高婚姻幸福的几率。类似这样的辨析讨论活跃了课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项目反思和评价

项目活动评价不同于一般单一评价模式,采取的是多元评价模式,因此要求将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具体来说,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评价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组织学生自我评价、小组互评。在设定好评价规则的基础上,教师先是让小组成员进行自我测评,然后是小组成员内部互评,最后再要求各个小组之间互相评价。教师的监督和观察始终贯彻其中,做好形成性评价。在最终整理评价结果的过程中,教师做好总结反思给出总体评价。

四、基于“项目式”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思辨能力的效果

在《英国文学及作品选读》中引用“项目式”教学一个星期之后,笔者对PBL的教学对能否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进行了调查。调查主要是采用问卷的方式,考查对采用PBL教学模式,对学生思辨能力提高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通过在文学课程中引入PBL教学模式,对培养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水平有着明显的作用。

第一,大多数学生认为在英国文学课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授课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理。而根据文秋芳提出的思辨能力层级模型,与思辨品质相关的情感特质,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好奇(好疑、好问、好学)。

第二,在课程中将学习任务以项目任务的形式分配给各个小组,充分调动了大多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了他们运用现有资源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提高了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创新能力。在准备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表示为了完成项目任务的汇报和解决问题,他们最大程度地发挥了自己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在课堂汇报环节,由于教师创建了宽松平等友好型的课堂氛围,大多数学生声称他们敢于大胆思考、自信地表达观点。而根据文秋芳思辨能力层级理论模型,作为思辨能力组成部分的认知能力就包括人的分析、推理和评价能力。学生的这些能力,都在“项目式”教学中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第三,在实施项目是教学模式时,将学生分成小組形式,大多数学生承认他们体会到了分工合作以及团队互助的重要性。在遇到困难时,小组成员在一起讨论,各抒己见,探求问题的最佳解决办法。这既激发了学生的坚毅特质,又培养了他们的灵活变通能力。而坚毅特质,也正是属于思辨能力中情感特质的组成部分。

五、结语

在英国文学课程中实施“项目式”教学模式的实践证明,引入“项目式”教学,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内化吸收与积极探索等过程获得语言知识和技能,这既能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组织和协调能力,又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思辨能力。

——————————

参考文献:

〔1〕Moore, T. J. Critical Thinking and Language: The Challenges of Generic Skills and Disciplinary Discourse[M]. London: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2011.

〔2〕刘育东.我国项目学习研究:问题与趋势[J].苏州大学学报,2010,(04):182-187.

〔3〕卢植.论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建构[J].外语界,2018,(01):36-42.

猜你喜欢
项目式英国文学思辨能力
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殷企平教授访谈录
中世纪晚期英国文学中的农民写作
如何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思辨能力
“英语教学法”课程改革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英国文学经典化的溯源研究——回顾与启示
Brief Analysis of Wordsworth’s Conception of Nature